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国人偶像观的变迁

2006-12-18 17:47:24    溢满风采/白帆文学社

编者按:对于偶像,一千个人便有一千种定义。也许偶像便是这样一种精神崇拜,它可以成为人们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成为一种信念的载体。每个人有选择偶像的自由,但相比暂时的崇拜而言,那些永恒的敬畏则更有味道得多……

近几年,我们中国发展很快,中国人在世界这个舞台上也显得日益活跃,也显得更加自信了。但中国人除了少数傻子外,都有“他信”的一面。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中国人习惯并善于从优秀人物身上汲取精神营养,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盛产偶像,从中国人的偶像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活生生的社会变化图,以及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更迭。

中国人喜欢谈论和效仿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比如关公的忠义、岳飞的正直,国人希望以此为动力,激励人生。很多人更渴望将这种可贵的风气代代相传,并催生出新一代偶像。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时代偶像大多与政治结合相关,社会建设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中国人的榜样:

比如上个世纪60年代的雷锋、焦裕禄;80年代初的张海迪、陈景润;90年代的孔繁森……一半源于他们个人的事迹,另一半源于人们对偶像精神的追求。

毋庸置疑,优秀人物和普通人一样,也会面临各种人生境遇,所不同的是他们做出的反应和抉择,参考他们的做法,我们能悟出很多人生哲理,并且少走弯路。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偶像的态度也有所变化。一般来说,老年人喜欢回忆年轻时候的偶像,急于致富的年轻人崇拜的是知识英雄,中小学生大多崇拜体育和演艺界明星。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数学家吴文俊、汉字排版系统发明人王选等科学家在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大众偶像”。

在当今的中国校园,中小学生心中的偶像三五天就会换一个,今天崇拜格林斯潘,明天喜欢盖茨,一会儿疯狂地看F4,一会儿又对罗纳尔多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崇拜情结大有从崇拜一生到崇拜一天之势。看吧,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是从儿子的卧室中拍到了。从初中到高中,他先贴的是樱桃小丸子(另外这一张我不知道是谁);然后是哈里?波特;后来又喜欢上了周杰伦(对周董他可以说是顶礼膜拜,画相有五张之多。网名也以周董的歌名为主,什么“发如雪”、“一路向北”、“龙卷风”,甚至有一次还取了一个“色即是空”,被我骂了个狗血喷头才改。);看着爱跳街舞、手握篮球、会唱会跳的潘玮柏,他又喜欢上了,还好上了打篮球。

我有一天突然问儿子:“怎么今天崇拜这个,明天又信奉那个呀?”我儿子邱爽说:“时代不同了,20年前你做学生时只能听到张明敏、蒋大为、罗大佑、邓丽君等一些人的歌。你们的选择太少了,所以对一位英雄或一个明星能有着一种多年不变的感情。今天我们面对瞬息万变、丰富多彩的世界,要是不多点儿选择,是不是有点太孤陋寡闻了。”

对于儿子的这种崇拜,我虽然并不欣赏,但表示理解。现在真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媒体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给学生们提供了太多的选择。

过去人们把偶像当作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导师,甚至被人为地神化了;而现在,社会更开放更多元化,偶像也趋于多样而且新旧更替很快。虽然现在崇拜的内涵和方式不一样,但相同的是,人们都把偶像当作成功的榜样或者感情的依托。

有些偶像是永恒的。媒体所做的各种社会调查显示:革命家周恩来、思想家鲁迅等都是令人难忘的偶像,谈到他们,很多中国人会充满感情地说“他们影响了我的一辈子”。而孔子、孙武等古代名人更是历经时间检验,成为中国人的“千年偶像”。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