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畅销书生产的链条上,畅销书的创作者是最初最具有决定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大众文化占据主导、畅销书辈出的当下时代,畅销书作家成为引领时尚阅读、制造和传播大众文化流行符号的中间力量。在渐趋火爆的畅销书阅读时代,到底谁是顶级的文学类畅销书作家呢?海岩?郭敬明?韩寒?余华?丹·布朗?显然依靠纯粹的感觉印象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在此,我们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1999~2005年度文学类畅销书作家进行数据统计排名,最终得出这七年中位列文学类畅销书前十五名的作家,他们依次是:郭敬明、余秋雨、蔡智恒、韩寒、丹·布朗、村上春树、可爱淘、姜戎、钱钟书、刘墉、金河仁、几米、杨绛、曾炜、米奇·阿尔博姆。
分析上述榜单,可以看出有如下明显特征:
本土畅销书作家数量明显占据优势,中国(包含台湾)有10名作家跻身前15行列,占总数三分之二;国外畅销书作家只有五名,其中美国2名(丹·布朗、米奇·阿尔博姆),韩国2名(可爱淘、金河仁),日本1名(村上春树)。
这份榜单一方面证明了在畅销书市场上中国作家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打破了一些出版社和读者的“错误认识”——外国畅销书作家已经遍地开花,一统华夏。
从作家主题选择和艺术风格来看,榜单作家明显可分为两派:一是青春文学派,包括郭敬明、蔡智恒、村上春树、韩寒、可爱淘、曾炜、金河仁、几米等。
这派作者成名较早,以“青春”的姿态登上创作舞台,作品内容以书写青春期的感伤故事和情绪体验为主,其图书读者群集中在青少年。一是文化智性派,如钱钟书、姜戎、刘墉、杨绛等。该派作者注重作品的文学品质和文化精神意蕴传达,在文本内容方面体现出“文化性”和“学识性”的双项追求。而丹·布朗、米奇·阿尔博姆的作品由于兼具青春气息和文化智性特点,实现了“跨年龄”“跨文化”畅销,在世界范围引起巨大畅销风潮。
那么,近七年畅销书创作界流行何种风格?哪些畅销书作家在叱咤风云?他们依靠何种主题模式和艺术风格而一路遥遥领先,从而确立文学类畅销书创作的王者地位?这些已经成功的作家对跃跃欲试的畅销书创作“后来者”有何借鉴意义?下面以1999~2005年度畅销书作家排行榜前五名为例,进行系统分析。
No.1 郭敬明言青春文学者必谈郭敬明,这似乎已成了青春文学“迷”们的共同话题。目前就读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郭敬明荣居近七年文学类畅销书作家榜首,其迅速走红并不是偶然的。且先看一下其创作经历2002年《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幻城》;2003年《左手倒影右手年华》;2004年《梦里花落知多少》;2005年《1995-2005夏至未至》;2005年音乐小说《迷藏》;2005年《无极》;2004~2005年策划《岛》系列。凭借这些卓越成绩,郭敬明获得了2004年度风尚网络作家奖、2004年度最佳80后作家、2005上海十大时尚人士等荣誉称号,并跻身于2005年中国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第92名。郭敬明的成功看似离奇却又顺乎情理:一方面他以高度架空性的写作,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不相关的世界,像奇幻文学、虚构的故事人物和情节等;另一方面,他也经常把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压抑和情绪化的东西表达出来。他的文字饱含感情,情节起伏跌宕,感觉细腻,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产品,郭敬明恰好提供出来了。结合其近几年作品的文本主题和叙事风格,他的走红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
No.2余秋雨与郭敬明走红路线明显不同,在大众文化时代,余秋雨却将文学的表述伸向世界远古历史文化的追溯,余秋雨的研究方向定位于中国文化思想史、世界艺术理论史、城市文化学、全球华文文化史。在一个文化“群氓时代”,他的作品表达出来的文化凭吊意蕴深深吸引了读者。作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的余秋雨,亲身越野历险考察世界各大文明遗址,并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涵养为后盾,以个人生命的真体验和真性情浇铸成文字,他的文化散文从文化传统的深处切入,以冷峻的理性和充沛的人文意识关注民族文化品格的重建,上承新文学散文之余韵,并开启了一代散文新风,将当代散文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在纯文学日益贬值、青春文学兴盛的今天,余秋雨仍能在文学类畅销书作家群中稳占一席之地,其原因是值得深究的。首先,这种成功不得不归结为他的选题思想深刻,表现出一种跨越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意识,以及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层关注,极富现实意义,这极大触发了诸多学者的思考与反省。其次,余秋雨散文语言华丽精致,并杂糅小说叙事模式和议论话语模式,呈现出活泼灵动又气韵贯通的艺术风格,其散文可谓一道独具文化价值的“美味”,而余秋雨个人的品牌力量也带动了其一系列作品的“畅销”效应。
No.3 蔡智恒位居该排行榜季军位置的是从网络走红的蔡智恒。在网络刚刚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上世纪末,蔡智恒巧妙地抓住了这一天时地利的绝佳时机,以《第一次亲密接触》开网恋作品之先河,撇开这本书中的文字内容,其传播形式就是促使其成功的一大重要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言,他的读者很多,但买他书的人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许多人都是通过网络阅读他的作品。而先从网络走红,然后走向纸介质出版几乎成为后来许多网络作家争相效仿的模式。而大众传媒时代知识获取方式和阅读消费方式的改变为这种出版模式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一方面对知识的渴求大大上升,时刻需要接受新东西以补充“大脑营养”;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很难抽出时间去书店淘书。网络阅读不仅便捷,还省去了购书的花费,部分解决了上述矛盾,自然为很多人喜爱。蔡智恒利用这一优势,并趁着《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良好开端,七本书一路下来,网络出版和纸介质出版双管齐下,其成功自然不在话下。
No.4 韩寒他是“少年作家”的典型代表,一度是青春文学的领军人物。现已出版青春文学类图书有: 2000年5月《三重门》;2000年8月《零下一度》;2002年1月《像少年啦飞驰》;2002年10月《毒》;2003年9月《通稿2003》;2004年9月《长安乱》;2005年2月文集《韩寒五年》作品有法国、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版本。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韩寒于1999年因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得一等奖和七门功课不及格留级而名噪一时,而小说《三重门》的出炉以及后来《零下一度》的出版确立了其在文坛上的一席之地,令一些文坛老将都刮目相看。与此同时,韩寒敢为人先,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比较失败的教育;他门门功课亮起红灯却怡然自若、不屑一顾的“潇洒”举止,韩寒的这些“叛逆言行”应和了处在“学习高压”之下青少年学子对学习和教育的看法,为自己赢得了一大群顶礼膜拜的“忠实”信徒。韩寒一系列青春文学读本引发的群体共鸣亦不足为奇。
No.5 丹·布朗在21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上,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作家丹·布朗一下子成为神话。他是当下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被摆放在美国各大书店最醒目位置,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尤其是他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自2003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量达2500万册,一直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曾有人这样评价他的《达·芬奇密码》,这本书的阅读必须在一个完全空闲的时间内完成,否则读者的神经就会被这书中的内容吸引着,悬在半空中,没办法做任何事。也有人夸张地说,看了《达·芬奇密码》,就会发现世界上任何名著都不值一提。该部小说熔通俗、悬念、思想于一炉,环环相扣,厚积薄发,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丹·布朗的父亲是知名数学教授,母亲则是宗教音乐家,科学和宗教这两种信仰在人类历史上水火不容但又密切相关,成长于这样的特殊环境中,耳濡目染,科学与宗教成为丹·布朗的创作主题,也使丹·布朗的文学创作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一切成就了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中的不凡表现。他的另外三部作品(《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和《骗局》)也多次进入畅销书前10名。可以说,丹·布朗的新型文化悬疑小说正以其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