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随笔 > 正文

非洲文学能否成为出版界的蓝海

2006-11-12 01:58:38    李红强

这个月初“中非论坛”的举办,使得48个国家的非洲元首同时出现在东方的国度。政治上的战略非我辈能够洞见,但出于职业的敏感,想起那本《蓝海战略》。这部引进的图书,在国内刮起了一股“蓝海风暴”:不与对手同走独木桥,而是转身侧首,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别人忽视的地方开辟新的基础。我们的文学和出版,是否能在中非论坛的影响下,发现“蓝海”呢?

在高校的文学史课程中,一到讲授非洲文学,老师和学生都显得轻松。偌大的非洲,最多不过是埃及的几个作家,众多的非洲国家在教科书的字里行间看不到踪影,更别提那些国家里的文学和作家。而仅有的几个作家,在教授们嘴角蹦出的语言里,似乎只有一句话:反抗殖民主义的战斗文学。多少年了,我对这一“战斗文学”的界定都深信不疑,直到后来看陈思和的论文,才知道所谓的“战斗文学”之说,不过是1950年代以来我们的思维和逻辑判定。

这种误解不仅让我们疏忽了真正的非洲,连书写非洲的文学,如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也没能例外。其实,海明威的描述,本可以使其成为我们认识非洲的启蒙,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简约叙述中所体现的冰山理论,以及在生死游离间对个人在自然、宗教之下的心灵纠缠,几乎传达了非洲真正的内涵。可是,在战斗文学的概念下,我们准确无误地错过了。迎来的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及电影《走出非洲》等好莱坞大片。这些通俗的讯息告诉我们非洲的神秘,以及神秘对落后、战争等元素的融涵。其实,这些是对我们认识非洲的又一次误导,一次市场经济下的误导:在这些作品中,非洲只不过是奇异的背景和鬼魅的色彩,主角则是三毛的爱恋,美国人的肤色——我们找不到非洲的主体性。

中非论坛召开期间,西单北京图书大厦举办了非洲图书展。规模不大,但体现出东道国出版界的文化热情。不过,遗憾还是无法避免,展销的图书集中在“经济”和“旅游”的主题上。还好葛剑雄的一部《走非洲》让人看到出版界也在关注非洲的心灵。事实上,坦率地说,我们的文学创作对非洲相当冷漠,“非洲”作为一种情感和心灵存在,尚未进入到作家们的视野;而对这方面尚属空白的出版界来说,以非洲为主题的图书领域,恐怕是一眼可见的“蓝海”。

其实,非洲在文化上的成就有目共睹,非洲有一颗历史和文化、战争与苦难、自然与宗教共同冶炼过的伟大心灵。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长名单中,尼日利亚的沃尔·索因卡、埃及的纳吉布·马哈福兹、南非的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等等都榜上有名。这些名字,如果仅仅让我们汗颜,其实算不了什么。我想说的是,在这些名字的光芒照耀之下,在全球化即美国化重压之文化的悲哀之外,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反思:我们的现代文学从反抗传统、以西方为师那里起步,一个学科乃至一个民族都将“与西方比肩”作为目标。于是,面对着同样饱受苦难的非洲,我们暗存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文化骄傲”。有关非洲的出版,也时常从“旅游”和“神秘”那里寻找选题。诺贝尔文学奖在评价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时,说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而这一语言艺术的建立基础,在于对小职员、小官僚、杂货商、民工、毛贼、妓女等普通人甚至底层人的精妙刻画。可是,谁能告诉我,你对非洲的想象,是原始的神秘感,还是那些普通人的命运?非洲不应成为我们的奇怪想象,而是具体的现实。

希望,中非论坛的召开,就是一个开始,一个触摸心灵和发现的“蓝海”。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