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随笔 > 正文

沈继光:透过镜头,观看变成了生活

2006-11-16 00:27:18    任志茜

一个人,借助身边的一个照相机,经三十余年的践行,由不自觉而渐渐踏出一条较为自觉较为充实的人生之路,甚或那一点点收拾起的残片,有了一点点“觉他”的意味。11月12日,油画家、摄影家沈继光摄影观片会在北京涵芬楼书店举行,他用古朴的画面和浸润生活哲理的点评讲述了古城和老物件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摄影生活之路。

沈继光,1945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主要摄影/文字作品有《老物件:复活平民的历史》《老舍的北京》《城南旧事》《旧京残片——沈继光摄影作品集》等。他曾为台湾学者傅佩荣的“解读经典系列”配以《相知》为题的封面和插图,图中的灰陶、红陶二俑,体态端宁庄穆,面容温厚虔静,呈相见、相视、相拱手、相恳谈之状,有“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之妙。这位藏匿于北京老城的摄影师还为作家史铁生的三本书《过去的事》《活着的事》《写作的事》配图。

他从1984年拍摄《古城残片》,1997年拍摄《老舍笔下的北京》开始,对残存的建筑中所遗留的人的痕迹给予了关注,文化古城在现代化的建设开发中,几乎被肆意破坏瓦解成碎片。并渐渐对经几代人所使用的基本生活用具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以局部来记录,使这些隐藏在平民历史深处的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以原生态的形式显影。

他十几年摄取的对象,山野草坡、乱石枯木、荒潭败叶、农舍荆门、土巷颓墙、甚或墓地坟冢。他喜欢默默有趣地做自己能做之事,同时,更获得了人自身微小有限的自知,有了“永远走不上天边地平线”的真实感觉,在感觉中又能不断欣然前往。“在这些地旷人稀的空间,我流连,凝视,除了内心的惊奇和兴奋,更有恐慌。也许,撞入的是险地,连返回的路,都难以找寻了。拍摄,不只留下片子重要的在于经历事情发生的过程以至于最后变化了你自己”。他喜欢过程的全部细节,比如没有任何人为肆意修饰的柳木草叶,小径泥沼,自由丰茂,富于生命的节律;石块堆垒的老屋,古旧的磨碾,让人着实感到劳作之后的踏实;荒漠上的墓门废墟,将人过去、现在、将来的事件纠缠在一起,让人得以真的慰藉。这样“近些、近些、再近些”地透过镜头感受世界,渐渐成为独有的体验,留在身上,也刻在了片子上。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