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叶匡政在“梨花体事件”还没有淡出公共视野的时候,说:“文学死了”。死,意味着消亡、结束和组织哀悼,说“文学死了”,自然是诗人的主观判断。让我感到微妙的是,这一判断却比文学到底是不是死了更有“时代性、公众性和严肃性”。
文学死了没有,这个问题似乎对很多人来说,没有判断的余地。我们可以说,文学正在衰弱,也可以说,文学正在繁荣。但说文学死了,至少很多读者是不相信的。放眼当代文坛,大师可能没有,但大家还是不少的嘛。就是没有大家,文学创作者还是为数不少的吧。
我以为诗人也好,作家也好,在一个市场化的社会,以平民的角色而非大众偶像进入市场,是很正常的。但不得不说,诗人也好,作家也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风头很健。而今天当代文学创作者不得不面对历史带来的失落感。这样承受是一种心态,往往是安静的、坚定的、平和的反抗也是一种心态常常是焦虑的、愤青的、激烈的。两种不同的心态,对创作者来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很多人介入到“文学死了”这一事件进行讨论,估计还是受“文学死了”这一惊人判断的刺激。和八十年代相比,诗人也好,作家也好,都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尤其是经历“梨花体事件”之后,诗人和诗歌的地位在公众中更岌岌可危,或许这才是“文学死了”背后的话语背景。
“梨花体事件”使诗歌和诗人都跃上了公共平台,这对诗人来说是很被动的。但有人说文学死了,却是有意为之。这种有意为之是对公共空间的占有欲,让人颇有强弩之末的感觉。文学既然死了,诗人和作家自然也要同生共死,但介入到这个事件当中的人,却因此获得了公众的关注。这或许说明,有些诗人和作家正在丧失对自身价值认同的勇气,有意要制造并介入公共事件,以获得自身存在的安全感和话语权。而这种缺失的勇气,恰恰是在一个市场化的社会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前提。
尼采曾经借助自己的作品宣布过上帝死了,福柯也很快宣布人死了。这也是惊人之语,但联系到他们所置身的历史现场,不得不说,他们的惊人之语触动了现代社会的精神内核。现在,我们国人说,“诗歌死了”,“文学死了”,这或许有我看不到的,有意义的社会性触动。但是,我觉得,最少说“文学死了”,应该和文学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