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我孤陋寡闻,这本《语文素养高级读本》的体例堪称“首创”。它汇集了一百多篇精彩表述文章,全是关于语文现象和语文问题的。此前我还没有见过如此丰富的语文讨论和语文批评的成果汇集。而此书的特别还在于它所收纳的这些语文批评文本,均不是高头讲章式的论文。其文体,涉及随笔、杂感、小品、札记、演讲稿、书评、专论、新诗……所收入文章的作者,从德高望重的语文前辈,到风头正健的年轻写家,既有语文大家,也有杂文高手、媒体新秀……所收文章或现实感强、或理念新颖、或叙述生动、或议论活泼、或文笔清通、或趣味十足、或纵笔而谈、或娓娓道来……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这些长文短章,集合起来,可以说构成了有别于以往专业课程的全新的语文描写-阐释体系,一个新鲜的、别开生面的语文世界。
这本《语文素养高级读本》还在每篇选文后附有编者的“编读札记”,对文章内容作了评介、导读,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且风格各异,或理性,或幽默,或清雅,或流利,或老辣,或狡黠,亦庄亦谐,与选文相映成趣。全书分为十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附列了“拓展阅读指引”,将相关题目的文章篇目、作者、出处一一详列:如果按照这个拓展篇目再寻找下去,这场语文的小酌将会发展为饕餮盛筵。这些自成体系的篇目,除了给予读者阅读的兴趣和进入问题的便捷之外,更能激活我们对更广大的语文世界的探求欲、语文创造的激情和活力。如今资讯发达,按图索骥,每个读者都能自己动手构筑一座宏伟的语文殿堂——由此可见编者也是个“贪心”的人:将读者引入门庭还不够,还要让他们登堂入室,乃至参观后花园——当然,对读者来说,这也是语文本来意义的回归:大而充实的快乐,无处不在。
启功先生曾经称他开设的课程为“猪跑学”,其意来自于民间的说法:没吃过猪肉,总应见过猪跑。这虽是自谦之词,却揭示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即重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语文境界的提升,依赖于喜之乐之的熏陶,甚于训练和灌输。这本书的编撰者深得个中三昧,所选篇目理趣兼备,文字风格活泼有趣又不乏真知灼见,与四平八稳、逻辑谨严、正襟危坐的学术论文相比,似乎更能吸引读者,有的一看题目就想赶快翻开来读,如废名的《三竿两竿》,郜元宝的《指尖上的汉语》,陈仓的《“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董桥的《给自己的笔进补》……
我想,一本真正的、好的语文“书”或者“教材”,应该让读者感到进入的随意和接受中的快意,毕竟语文学习不同于谨严的科学训练。我看书一惯不从第一章第一节开始看起,而是喜欢随意打开一页,像是在深秋的山坡,斜阳远照,自己的脚步随意而轻盈,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语文素养高级读本》正好就是这样一本书,它给你展示了很多语文问题和语文现象,却少有论证或思索的艰深苦涩,倒像是三五良朋在一起高谈阔论,让人乐而忘倦,然精神的收获很多。比如其中收废名的《三竿两竿》,谈六朝文章,并评价说现代散文作家梁遇春是“六朝才也”,赞他“词藻玲珑透澈、纷至沓来”,并举例梁曾写过“泼地草绿”这样的句子。简洁明快,要言不烦,而点评恰到好处,编读札记的语言风格与所选文章风格相得益彰,如“花面交相映”。品这样的文章,读这样的编写手札,有齿颊生香的快感。
当然,有趣、活泼并不就意味着放弃深度。应该说由浅入深、小叩大鸣才是编者的用意所在。该书分为三编:觉悟与省思:深度转换的语文观念;一元与万象:五光十色的语文景观;修炼与表现:融于生命的语文力量——单是这些标目就体现了编撰者构筑别样语文世界的意图;而所选文本更是涉及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缺陷、母语的境遇、汉语的承传、乃至称谓规范、标点符号之用……所有这些,无不显露着细腻而深刻的问题意识,以及构筑全新语文素养体系的良苦用心和学术视野。这本《语文素养高级读本》成功地引诱我们去享受语文,领略语文的美妙: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推敲、一种语言,如一粒珍珠,如一束光。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思维和语言不只是我们身外的工具,而是我们的存在本身。如此,品味语文,又不止是“语文”——诗意的语文将是诗意的栖居本身。
《语文素养高级读本》李瑞山编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38.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