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一篇习作.从论文的角度上来讲应该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只是对于没有读过卡夫卡文章的人来说,或者说没怎么想过卡夫卡的人来说,这文章似乎是有一点文. |
|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用这句话来形容卡夫卡再恰当不过:一个生前被病痛与孤寂所折磨,痛苦不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竟能在死后获得崇高的文学地位。他死后所引发的“卡夫卡热潮”固然是因为那著名的“被背叛了的遗嘱”(其按卡夫卡的遗嘱,是要将所有生前所创作的作品都付之一炬的,好友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嘱,将作品整理发表,引起了研读卡夫卡的热潮,甚至形成了一门学问——卡夫卡学),但其“卡夫卡式”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及文字本身所透露出的对人生的思考必然让他在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在文学史上,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美国作家奥登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由此足见其文学地位。而在思想史上卡夫卡对我们亦至关重要,因为他在文字中所表述的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点
一、整体的荒谬性与细节的高度写实的结合。
卡夫卡的作品在淡化情节的基础上,将整个小说荒谬化。典型的如《变形记》,一开始便叙述小业务员格里高尔一大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一荒谬的事件,小说从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开始到格里高尔死去小说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变成甲虫这个荒诞的情节始终贯穿其中,并成为小说的主题。这种“卡夫卡式”的荒谬成为了卡夫卡小说的最大特色。但从细节上看,小说又有高度的写实性。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其家人的反应、格里高尔内心的恐惧以及他和家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的描写都基于日常生活的逻辑展开的,一些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甚至完全是旧有的白描手法。这种整体的荒谬和细节的真实之间的强烈反差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震撼,促使读者不断思考荒谬和现实的关系。实际上通过这种荒谬和真实纠缠交错的叙述手法,卡夫卡所要带给读者的是一个透过荒诞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真实的世界。
二、滑动反论的运用。
所谓的反论,有悖论、自相矛盾和荒谬等意思,悖论是在自相矛盾中形成的,它总是同脱离正常轨道或倒转相联系,犹如一条墨比乌斯带,通过一个面不断向前推移到达的却是反面,而就整条带子而言正面即是反面,也就是说反论是“通过一种思维的倒转而得出一种与原有命题相反的结论,这种倒转乃是对原有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颠倒而实现的。”2 卡夫卡没有直接从正面倒转到反面,而是运用独特的“滑动反论”思维,在一种缓慢的叙述过程中巧妙地从本该导向正面结论的逻辑推理中推出了反面结论。
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和寓言式故事中最能体现这种“滑动反论”效应。以他的寓言故事《日常困惑》为例子,故事中的甲前往H地和乙达成一笔交易,根据前一天甲前往H地,来回各用了十分钟的情况看,“因为预计这次得要好几个小时,所以他清晨早早地就出了门”。并且看起来这回能和前一天的情况一模一样,也应该是一件轻松顺利的事情,但一开始甲就已经在路上花了十个小时。当到达H地时,人们告诉他乙已于半小时前赶往甲的村子。于是甲立即返回,回到家后甲才得知乙来得同样早,甲刚走他就来了。另外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在大门口碰到了甲,还提醒甲别忘了那笔生意,可甲却说,他现在没有时间,他现在有急事得出去。”当甲得知乙还在楼上等他时,他马上上楼和他“谈谈一切并进行解释”。就在上楼这个当口上“他(甲)给绊了个踉跄,腱被拉裂,疼得他几乎昏厥过去,几乎连叫喊的力气都没有了”,最终甲“只能在暗处悲伤地听着乙——说不清楚在远处还是从他身旁——怒气冲冲地踏着重重的步子走下楼梯,终于走掉了”。一件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到头来却成了一件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转变的中,作者在前提和结论之间设置了一系列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将结论一步步缓慢地从正面“滑动”到了反面。运用这种手法,作者在这篇不足六百字短文中道明了结论“平平常常的一件事:它总是忍受一种日常的困惑”(亦即短文第一句话)。在卡夫卡其他地作品,诸如著名的寓言小说《在法的门前》、《钦差》等中,也运用这种“滑动反论”的手法。 三、冷叙事的叙述风格。
初读卡夫卡的作品,除了一种莫名的压抑和荒诞之外,最能体味到的便是卡夫卡在叙述这些荒诞时客观、冷静的态度,似乎这是一件自然平常的事,即便是对待《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悲惨命运时,卡夫卡所设置的叙述者也是用一种冷冷的笔调来叙述的,丝毫没有流露出一丝的同情和怜悯,仿佛在说:“世界本身就是这样。”契诃夫在《论文学致阿维洛娃》中曾提到:“描写苦命人和可怜虫,而又希望引起读者怜悯时,自己要极力冷心肠才行,这会给别人的痛苦一种近似于背景的东西,那种痛苦就会在这背景上更鲜明地显露出来。”3正是这种冷淡地描述故事中情节的荒诞和人物命运的悲惨,将读者带到了情感防御的底线,使读者更加深刻感受到了故事中深刻的悲剧性。此特点和“整体的荒谬性与细节的高度写实”形成了卡夫卡小说中的两大对比。
以上的三个特点构成了卡夫卡小说艺术的基本特色,正是这三个特点使卡夫卡成了“我们时代特有的精神”,并且想“选出本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单独一位作家”时,我们会在“绝望地徘徊在失去希望的人群” 后选择了卡夫卡。
小说背后的孤独
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德语犹太家庭的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通过身后留下的主题荒谬、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之象征意义很强大量作品的成品、半成品赢得了现代小说大师的美誉。但从这些作品的内容晦涩、写作手法奇特,从卡夫卡生前未发表的大量日记,从卡夫卡在那份著名的遗嘱中说道:“请烧毁我的一切能找到的文稿”等等迹象来看,卡夫卡的写作带有更多的个人目的,他把写作视为了一种个人存在的形式,正如叶廷芳所说:“卡夫卡诚然不是哲学家,但他的创作观与上诉哲学家(尼采、叔本华等)是一致的,即把创作视为生命存在的形式和体验的过程。”
他在写作过程中所要追求的不是大师的美誉而是对自身内心的真实反映。从卡夫卡的所留下的日记、随笔以及他的一些生平资料中不难看出卡夫卡所反映的内心真实即是人之个体存世的孤独性。卡夫卡所体验到的孤独首先来自自身的身世。作为一个出生在布拉格的犹太人,卡夫卡既不会说犹太语又不会说捷克语而说的是德语,而卡夫卡的家庭又具有强烈的德语文化倾向,这必然导致卡夫卡对自身身份认同产生的一种困惑:为什么作为一个犹太人却生活在捷克,却说的是德语?这种“我是谁”的困惑或许每个人都有,但由于卡夫卡身世的独特性使这种困惑更加强烈。而这种从小便伴随着卡夫卡的困惑使他觉得相对这个生活环境自己始终是一个外来者、孤独者。即便在逝世前的几年里,卡夫卡也一直在试图学习犹太语,这种强烈的犹太情节不能不说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追求。
其次是家庭和工作中所带来的孤独。卡夫卡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其父亲具有商人的趋利性和德国式父亲的专横和粗暴使这个家庭成为一个专制式的家庭。而他父亲原本想将卡夫卡培养成一个性格坚强而又能干的人,但在这种专制气氛成长下的卡夫卡,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形成了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
他试图从写作中找到摆脱父亲的专横,令他窒息的家庭的庸俗气氛,以及在平凡生活中所充满了的烦恼和痛苦的道路。但在大学时却又不得不屈从父亲的意志学习法律。卡夫卡在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法院实习一年,以后一直在布拉格工人事故保险公司供职。毫无创造性的工人事故鉴定工作既让卡夫卡感到人生的无意义,又使他体验到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在写作、工作和家庭几个方面,卡夫卡一直不能协调好:要想生活就必须工作,而工作的无聊又迫使他不断地在写作中寻求真实的自身,另一方面自己与父亲的隔阂又使他无法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以及在婚姻上的种种问题。生活中的不如意导致卡夫卡强烈的孤独感,换句话说,他在“面包和理想”之间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关于这一点德国评论家龚德尔安德尔曾有如下精辟的评价:“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使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在此种生活背景下,卡夫卡体味到了生存的荒诞和个体存在的孤独。而在对尼采等哲学家的阅读中,他进一步发现作为一个个体的人面对世界时是多么地无助和无奈,一切身不由己但却毫无办法,而更加令人恐惧和战栗的是这种孤独不是外面强加的而是个体存在本身决的。在这一点上他与存在主义之滥觞的克尔凯郭尔则是相通的。克尔凯郭尔认为个体存在的本质是孤独,而且这种孤独来自人本身。“因为,虽然每一个个体存在是历史的、现世的,并且被给予了种种现成的行为模式,但是每一个个体都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不能由另一个格体越俎代庖。选择什么是可以参照的、相对的;但是选择本身是没有参照的、绝对的。所以选择就是孤独,就是孤独地选。”
克尔凯郭尔把个人的孤独设定成了观察世界的基准点,而在卡夫卡的小说大部分亦是通过个人的视线、独白和存在展开对世界的叙述。甚至在小说中能找到卡夫卡自己的身影。比如《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卡夫卡自己。在与古斯塔夫亚诺赫10的谈话(1920—1923年)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小说(指《变形记》)的主人公叫萨姆沙,”我(古斯塔夫亚诺赫)说,“听上去像是卡夫卡的密码。两者都是五个字母。萨姆沙一字中的字母S同卡夫卡中的字母K位置相同。字母A——”卡夫卡打断我“那不是密码。萨姆沙并非完全等于卡夫卡。《变形记》不是自由,虽然它—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慎泄密之作。”
此外从文本中对主人公格里高尔背景、心理以及和家庭成员关系的分析中也能看出“他与卡夫卡自己的关系”。应该说,卡夫卡和克尔凯郭尔描写的都是自己的存在,并通过对自己存在的描写,来展开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卡夫卡的孤独不是其独有的,而是一个时代的普遍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卡夫卡恰恰不孤独。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雄心勃勃,以为通过自己的理性、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世界能为人类带来普遍永恒的幸福。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整个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个人的自由也越来越受到肯定和保护,人类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似乎人类社会真的朝着那理想的方向发展。但人类理性的过渡膨胀使人类变得无知狂妄进而虚化了先前的精神信仰,并由此直接导致精神家园的丧失。随之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人类社会的机器化、物质化,个人在面对世界异化时,开始变得无能为,要么人被物质化(异化)要么就在整个社会机器的运作下被压得粉碎!整个西方社会的精神世界陷入一片迷茫中,一个个个体在精神的虚空下不断被世界所异化,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重了这种精神危机,并彻底破灭了人类的幸福之梦。而卡夫卡通过其作品所要反映的正是现代人类的这种生存困境。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目光和感受认识着这个异化的世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批判着这个充满罪恶和丑陋的世界。这种认识和批判是从其对自身的认识而始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则是惶恐、不安、迷惘的创作基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历史、人的本质、人的命运、人的处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前途的忧虑和不安,可以看到他对小人物的关注和同情,可以看到他对这世界的丑陋表示了无比的愤怒。” 阅读卡夫卡对现代人而言不啻为一种心灵的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