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散文 > 正文

商战小说重掀畅销热潮

2006-11-16 00:32:23    任志茜

商战热潮在图书市场烽烟再起

当以《圈子圈套》系列、《输赢》为大旗的商战小说在今年的图书市场风头正劲时,去年,《圈子圈套》的责编张立红却在为这本书的出版承受压力。当她拿到王强的《圈子圈套》书稿时,做过信息化类图书编辑工作的第一直觉告诉自己,这本书会红。再加上朋友高小凡——《歪批IT漫画管理故事》一书作者的力荐,也让她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在看好之外,她却有着隐隐的担心,这部书稿同时送到其他出版社却几遭退稿。由于编辑并不了解信息化领域或IT领域的情况,均质疑作者无法比肩职业作家文笔而称不看好。

但在她看来,这种专业性、真实性、揭露性、实用性,让王强有着与同专业作家不同的畅销模式和潜力。王强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情节生动;故事选择在时下热门的IT业发生,讲述三家国际软件巨头的中国代理怎样在中国相互斗智斗勇,抢夺大客户。紧凑的叙事、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让她对其成为畅销书更加坚定信心。虽然是非职业写作,但和其他大多以消遣为主要目的而编写出来的商战小说相比,王强的经历,使得他对商战题材游刃有余。七年间,从联想的一名销售员到担任外企在华机构的最高层,这位职场精英,在商界打拼,有着丰富经验和写作素材。用看过书的业内人的话说,王强对商战的揭露太真实了,简直是亲眼目睹般。职场,虽然不是硝烟滚滚的战场,但斗争比战场更残酷;书中讲述的职场技巧更可作为商战孙子兵法而实行。

王强在网络上的连载也证实了她的判断,网民一路追捧,甚至在出书的当天,就有读者追到了社里买走了还来不及上架的新书。

出版后至今,印刷9次,销售10万多册目前还在重印,一切让她舒了口气。也因《圈子圈套》的热卖,开启了商战小说重掀畅销热潮的大幕。

今年,《输赢》《圈子圈套2》,以及曾经拒掉王强书稿的出版社也开始出手,纷纷出版商战小说。以刚上市的《输赢》为例,在全国上市不到4个月就发出超过15万册。一个个如付遥等职场精英也开始了诉说的欲望,试图还原真实的商战职场现场。出版社在图书宣传上更是大打“实战培训”牌,用其实用性吸引阅读。

再度火爆之时代原因

商战小说凭借这几部作品再掀大众阅读的热潮,不由得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梁凤仪现象”。以描写商界女性著称的梁凤仪曾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华文圈,为何商战小说会在沉寂十余年后再度火爆?

1949年生于香港的梁凤仪,凭借自己的出版社将作品大规模推广到华文市场,并形成“梁凤仪现象”。她曾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1979年开始在商界奋斗,创办了香港首间菲佣介绍所,并获取第一桶金,后到证券交易所任高级管理,属香港商界女强人。1989年起开始写作小说,推出第一部小说《尽在不言中》,并创办“勤+缘”出版社,走上了“财经小说”的创作路。她是快枪手,三星期可完成一部小说,1988年至今,共出版了一百多部作品,并被评定是香港三大畅销作家之一。

199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梁凤仪的《醉红尘》《花魁劫》《豪门惊梦》三部长篇小说。其作品是琼瑶的浪漫加都市里的商界背景,演绎自立的职业女性的生活,并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集财经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于一体。与现在的商战小说相比,她的小说更多地有其传奇性。上世纪90年代末,梁凤仪本人在写作方面的淡出和现时代多元写作的发展,使得此热潮逐渐退却。当然,也有人提到“大陆当时还没有财商小说的土壤,中国大规模的销售团队及西化的营销理念输入是近几年来的事”。

梁凤仪的时代过去了,但财商小说的时代还在继续。在当代中国,经济已经成为现时代最重要的话题,商业和资本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财商小说,是中国经济生活发展的客观反映。当几乎所有人自觉不自觉参与到经济生活之中时,每一个人必然关心对自己影响最深的生活。对此,写作了20多年财商小说的丁力颇有感慨。他从1991年商海沉浮十载,幡然后“上岸”写小说。最初是工程师的他,做过生意,做过高层管理者,至今则成为职业作家,并出版了20多部财商小说。他一直在自己熟悉的场地跑马圈地,也笑称自己赶上了这个经济时代。他介绍说,自己预计年末将出版《高位出局》《职业经理人手记》。

今天的商战小说成为新的阅读畅销读物,和上世纪90年代的“财经小说”风行相比,也是一个很好的对照。许多人步入职场,却缺乏类似经验,便从这些由实战而改编的小说中汲取营养。这些商战小说比梁凤仪的财经小说更真实、实用地切入到商业领域的“咽喉”。《暴富时代》展示了杰出的领袖式人物在行业创造财富过程中的奋斗;《圈子圈套》被称作第一部为白领阶层量身定做的职场必读指南;《输赢》则被定位为“可以用来培训的销售生态小说”。

“在商言商以我手写我历练”

尽管也有专业作家参与写作,但从最近以来热闹的几部作品看,作者都是打拼多年的资深职场人士。《输赢》作者付遥是实战派销售专家,《圈子圈套》作者王强先后担任过两家跨国软件巨头的中国区总经理。险恶的江湖之中,商战也惊心动魄。商场的亲身经历,使得这些作者的商战小说散发与传统文学小说不同的魅力。

如果说《圈子圈套》描述的是外企生存的办公室政治,那么《输赢》就是在反商业贿赂下无所不在的销售培训。这都和作者的相关经历有关,而付遥则在《输赢》之前就写过数部专业的销售管理方面的书。《输赢》一书的项目负责人方希认为,商战的种种悬念和争端就足以支撑小说的框架,作为非专业写作者,作者付遥凭借丰富的自身经历和对行业的深刻了解,帮助作者把大公司顶级销售人员的生活和充满戏剧性的抢单过程写得相当生动,也相当深刻,这恰恰是专业作家所未涉及也不见得擅长的领域。作者有着丰沛的倾诉欲望,将销售理念和技巧描述得鲜活动人,与跌宕起伏的故事实现了无缝嫁接。

因此,从阅读角度来说,商战小说究竟应该是纯粹的文学作品,还只是职场指南和销售法宝,似乎已经不作为其争论的主要命题。如果从文学层面来审视商战小说,当然属于苛求;人们更看重的,是其实用性和参考性,以及对社会环境深切的感知和反省。

方希同时强调说,从《输赢》出版以来的大量反馈看,很多读者的职场焦虑在阅读这部和当代完全同步的精彩小说中获得了释放,也让人找到了一些新的答案。这实际上是小说本身的张力,小说涵盖了公司白领的生存状态给读者带来的多重启示。比如职场新鲜人看到了成功,有些读者看到了办公室政治,有些人看到了职场倦怠和感情困惑。

1980年代末开始写作“大上海人”长篇系列的作家俞天白曾说,所谓财经小说,是以小说为形式,让读者获得商业知识和经商的种种决窍的文学作品。“财经”或“金融”这些定语,无非是让小说的社会功能,将“生活的教科书”这个主位,让给“从商或从事金融的教科书”而已。中国需要有通过商业经营,其中包括金融活动的揭示时代本质、人性旨归的像《子夜》那样真正能传之后世的文学巨著,同时也需要有更浅显易懂、便于了解当代这个世界的经济结构,甚至具体操作和具有何种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财经小说。

和商战类小说所描述的销售技巧相似,商战小说营销模式也讲究技巧。此类小说一般首发网上连载,通过年轻的职场人士口耳相传,产生圈子效益。《输赢》出版后出版方和天涯网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除了专访,在图书出版前的一个星期到出版后二十天之间,在天涯网相关板块挂上了大量旗帜广告。而相关的书评,找到了经济学家梁小民,并通过他做出的“有滋有味的营销课”的推荐,使得“培训界的新鲜读本”直指6000万销售人员目标群。在公司团购上,跨国公司IBM、惠普等公司都团购给销售部的员工。书中的销售技巧,随学随用。而后,立体的营销模式也带动影视参与,这本书引来了超过四十家影视公司的追捧,后期也将在选角、拍摄过程中从娱乐角度铺开宣传,更期望高质量的电视剧播出时能带动更多的图书销售。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选其成为今年全国十几家电台同步推出的贺岁剧,届时图书将出版贺岁版进行配合。据悉,被誉为“职场圣经”的小说《圈子圈套》,也已签约改编电视剧,将由执导过《中国式离婚》的导演沈严操刀。

像人们所说,商战小说在文学含量上的低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商战小说在图书市场还有待开掘。小说的热销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作者加入商战小说写作。当然,商战小说也需要一种历史的眼光,要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不仅需要有实力的写作者的加入,还需要一个沉积、学习的过程。

茅盾的《子夜》在1933年初版印行之时即引起轰动,书中描述了吴荪甫同赵伯韬在益中信托公司和公债投机市场上的矛盾和斗争,人们当年的关注点落在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上。事实上,《子夜》可算是实实在在的商战小说。今人何时能够超越《子夜》呢?

《圈子圈套》王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26.00元

《圈子圈套2》王强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28.00元

《输赢》付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36.00元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