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李政道从事物理研究六十年 仍老骥伏枥

2006-11-25 16:26:25    SINA

“真的很惊讶。他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有创造力。”听完周光召的介绍,24岁的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马立勇颇为感慨。

11月24日,正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80岁寿诞。24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李政道教授从事物理研究六十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上,面对现场700多位来宾,李政道好友、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在《李政道物理生涯六十年》的报告中透露的一个细节,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和感慨--耄耋之年的李政道仍然老骥伏枥,今年“已发表了五篇论文,这样年龄还能有如此科学成果,在科学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研讨会上,一本8开的黄色论文集,收录了李政道今年发表的《中微子质量矩阵和中微子转换矩阵间的一种可能的关系》等5篇论文。

让人们同样感到有些惊讶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出席研讨会。

“没想到,总理会来。”北京大学大四学生张颖心说,“这说明了党和国家对科学的重视,对科学家的重视。”

10月份,获得“秦惠(竹下加君)--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资助的张颖心刚和导师一起完成一个和神经细胞学有关的课题。“作为本科生,能从大二就开始做实验,即使在北大,也是很难得的。”

“40年前,我是经吴大猷教授的推荐赴美留学。这一难得机会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希望更多的机遇能够光顾年轻人。”李政道在60岁生日时曾如是说。正是对自己机遇的珍视,促使他一生都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祖国更多的年轻人得到类似机遇的光顾。

“政道多年来为祖国、为科学所做的一切,正是在给年轻一代不断地创造着机遇。”整个报告中,周光召亲切地称呼着李政道的名字--政道。

如今,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资助的人数已从1998年的每年60多人发展到每年200多人。

从倡议并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倡议设立并积极推动博士后制度在中国的形成,从倡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中国高等科技中心的成立,从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复旦大学李政道物理实验室的建立到促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成立,自1972年回国以来,李政道的名字就和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立20周年,已从最初的每年8000万经费增长到今年的35亿多,20年来资助了数以万计的项目,促进了中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说。

李政道不仅在物理学上取得很大成就,而且对艺术和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和艺术家一起研讨。11月11日,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夫人、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将李可染20年前为李政道所作的画作《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化为雕塑,永久安放于清华科技园,成为李政道80寿诞的生日礼物。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他为科学,为自己血脉、亲情所系的故土工作时的快乐,全都蕴涵在杜甫的这句诗里。这也是他治学为人的写照。”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和李政道交往的周光召评价说。

研讨会上,李政道谨以诗句敬赠来宾--细推物理日复日,疑难得解乐上乐……

“妙语大义之方,纵论万物之理。无心猿意马之苦,有锲而不舍之志……老当益壮,志在无垠……”中国高等科技中心全体同仁在《姑苏李政道八十寿诞颂》中这样写道。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