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剽窃: 置之不理是不行的,必须公开承认错误,自己尽快改正。 关于诺贝尔奖: 这个目标不是为了科学,不是为了科学而工作,是为了奖而工作。碰到一个坎的时候,你也许就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过这个坎。这样你不但不能得奖,而且搞不好会身败名裂。 关于院士选举: 院士选举最大的毛病一是不够透明化,二是单位的参与实在太多了。 关于学术打假: 我们作为科学家应该有责任向大家说明一些事情的真相。这是为了科学的声誉和自己的良心。 关于出风头: 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第二职业”的,过多的兼职,过多的抛头露面,只会毁了一个有前途的青年科学家。 关于核酸风波: 珍奥公司是在借教授之名,借大学和科学院之名进行商业炒作。近年来,各单位教授评得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商业炒作的风气。‘水变油’不是曾经有哈工大那么多位教授支持吗?不是也说有实验数据吗?问题是,这些实验数据得到同行的验证了吗?以科学的名义欺骗世人,还要走多远? 关于院士评选“十大科学新闻”: 我想每一个院士都有自己的专业范围,对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外的并不一定熟悉,因此我想评选就不必用院士名义了吧。我想即使我根据自己的“感觉”划出十道来又有多少分量呢?和一般读者的“感觉”又有多少差别呢? 关于科学研究成果的质与量: 最近几年尚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譬如单纯追求SCI论文数目,有些人可能只做一些小的容易发表的文章,而不敢或避免去攻克有重要意义但非常艰难的科学问题,表现为浮躁、急功近利。这样发展下去只会导致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导致我国最终不能进入世界科学强国。因此,现在是从对量的重视转而对质的提高提出明确要求的时候了! 关于科技规划: 我们不是完全否定规划的重要性,而只是指出科学和部分含有原始性创新的技术都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预见性。比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科学家们提出、并经过争论后向政府提出,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时候而提出的,不是政府说有科技经费、科学界就马上有大课题。 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务必充分认识这一特征,规划可以一方面指出方向,而在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时鼓励自由探索,不要在科学上设立禁区,并且在规划中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在形势发展时可以随时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