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一本名为《门》的恐怖小说突然走红,不仅在网上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而且还以15万册的起印数字,成为历年恐怖文学图书首印册数最高的作品。
在图书宣传无所不用其极的今天,高印数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噱头,但一本恐怖小说的印数能达到15万且如果是真实数字的话,还是值得关注一下的。恐怖文学在国内火热了大概有六七年,这段时间里,涌现出了几位优秀的作家,也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但在大型书店的恐怖文学专柜边上走一圈,说不清楚现在的恐怖文学是真火还是虚热,是繁荣还是泡沫,总之给人一种泥沙俱下的感觉。
在国外,恐怖文化已经形成一项产业,那是因为他们不仅拥有斯蒂芬.金、本特利·利特这样大师级的作家,也有着利于创作的环境和土壤,动就几百万册的图书发行量和上亿美元票房的电影屡屡出现。坦率地说,目前市面上充满神神鬼鬼的恐怖小说有不少,至今还没听说过有哪一本被查封过,这说明出版管理部门对恐怖文学创作的尺度已经放得够开,就看作家们如何表现了。
好作品是好作家创作出来的,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一些从事恐怖文学图书出版和评论的业内人士曾指出,缺乏领军人物是本土恐怖文学迟迟打不开局面的主要原因。去年网络上有一项评选,叫做“寻找中国的斯蒂芬·金”,网民的参与热情很高,这说明读者迫切需要一位标志性的人物站出来,扛起本土恐怖文学创作的大旗,打破目前恐怖文学作家群龙无首的局面。
恐怖文学图书出版的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唯有单册印数难以突破一个点,书出得多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隐含着一种危机——市场过度开发会导致读者集体失去兴趣。只有书卖得多了,才能激发作家的创作动力,带动相关产业的运转,吸引读者的关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门》的高印数便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寄希望于《门》的畅销,能够带动恐怖文学图书整体上提高一个档次,大浪淘沙,让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脱颖而出,为本土恐怖文学创作争一口气。
《门》的面世带有一系列商业操作的痕迹,比如书未出版便已经卖出电影改编权,比如落入俗套的演员选秀等等,这意味着国内的出版商,已经不再单纯地指望图书能带来多大的利益,而是开始学会把书当作一种商品,来开发它的潜在价值。率先拿恐怖文学图书作为实验品,是因为这个品种的图书,其读者定位准确,宣传目标性强,容易见到效果。现在电影圈将以拍摄国产大片来抵抗进口大片的侵袭,图书圈也应该学会打造超级畅销书来抵抗《达·芬奇密码》这样的翻译书的侵袭了。
当然,《门》究竟如何还有待读者的检验,但它的面世,对其他创作者和出版者来说,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恐怖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更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如同现代诗再也不能重复唐诗的辉煌那样,当代本土恐怖文学恐怖短时间内也无法达到《聊斋志异》那样的高度,但恐怖小说在未来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典恐怖小说的诞生需要作家、读者和出版者的共同努力,而《门》作为本土恐怖文学真正繁荣起来的一个迹象,不过是打开一扇“门”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