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李连杰本想以霍元甲划上圆满的武侠电影句号,但事与愿违。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层次的分析了华丽画面背后的苍白与贫乏,值得一读。 |
|
一个王斌,误了张艺谋(《英雄》),误了胡安(《美人依旧》导演),现在又来误李连杰了。
但张艺谋就没有责任吗?张艺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吃了王斌的两次亏之后,张艺谋找当年抨击《十面埋伏》幼稚的编剧邹静之出山了,于是编出一个《千里走单骑》。同样,这些倒在王斌手上的导演自己就没有责任吗?至少这些导演没有识人的能力吧。 看看李连杰寄予厚望的《霍元甲》,他的表演不能不卖力,导演的风格不能说不具备强烈的港片的视觉优势,但整个电影都被一条筋制约着,这就是编剧的简陋与幼稚可笑。
考究电影中人物的故事真实性,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但最不能容忍的是,最反感香港戏说电影的大陆电影,怎么会连基本的历史史实都不去过问的呢?如果说刘恒凭着想象与对张大民市井生活的了解,编造出了一个《张思德》的话,那么,王斌在编《霍元甲》的时候,甚至连基本的历史事实都视而不见。
在当年的香港电视剧中,我们还知道霍元甲至少有一个叫霍东阁的儿子,而到了电影版《霍元甲》中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王斌毫不犹豫地为霍元甲安排了一个女儿,而且很缺德地把这个女儿很早就设计成残遭敌手夭折了,这样《霍元甲》中的霍大侠,可谓是家破人亡,孤苦伶仃。他的所有光荣业绩,就是像一个打斗机器一样,在电影中一次次地与人交手。电影的情节功能,已经减弱到一无所有的地步。
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下,《霍元甲》从头到尾都生硬地打,前半部分的霍元甲,是一介武夫地打,后面的霍元甲是中国义士地打。王斌为了让这两个打,能有一个转折,就胡搅蛮缠地设定霍元甲肯定遭遇到了什么精神伤害了,不然人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转变啊。因为按照王斌的理解,一个英雄的成长,肯定是外因在起作用,我们无产阶级的文化传统,向来是重视环境对英雄成长的影响的。现在霍元甲要成长为一个英雄,肯定有一个外在的刺激。在这样的创作思想的诱导下,王斌自然而然地要为霍元甲的成长寻找生活中的理由了。有什么力量能让霍元甲真正进步成长呢?王斌找到了,这就是过去的霍元甲恃勇斗恨,梦想成为天下第一,最后导致霍元甲家破人亡,自己沦为杀人凶手,流落他乡。这样的经历,真正的霍元甲遭遇过吗?王斌是无暇顾及的,反正他需要的是想当然的自圆其说。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霍元甲遇到了一个党代表式的月慈姑娘,她的循循善诱,世外高人般的指点,使霍元甲脱胎换骨。可以看出,影片的主题,是《红色娘子军》这种红色经典的变种,王斌不过按照他的旧有的思维模式,套在了《霍元甲》这部电影中而已。他过去编创的一些电影,如《英雄》、《十面埋伏》为什么都带着强烈的概念化的毛病,都可以看出,他对大陆几十年来文学概念化模式上的潜移默化的继承与传绪。在他的所谓新潮的构思中,隐含着概念化的俗套模式,这就是王斌电影总是理念大于形象的原因。
我们可以说,王斌对《霍元甲》的编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戏说,与真实的霍元甲毫无关系。这种肆意地对霍元甲家庭关系的改写,使人感到无法容忍。仅仅因为自己编写一个弱智故事的顺畅,不惜更改角色的真实情境,这种手法,实在很霸道,也很残忍。
影片的最大的情节转折就是霍元甲与月慈姑娘那一节,这使得整个电影,人为地分成前后两个互不相关的部分。除此之外,影片没有其他一以贯之的人物主线,没有什么交织的矛盾,就像电玩游戏一样,霍元甲只要一轮一轮地过关斩将就成了,所有的社会背景,都被影片置之不理。甚至给霍元甲的人生观以深刻影响的月慈姑娘,在完成了她的使命之后,也被电影扔到了一边。整个电影交待出的都是一些最外化、最一目了然的情节,几乎看不到在什么地方,打了一个弯,设计出一点曲折,暗含着一个什么矛盾,没有,人物都在银幕上,直言直语,溢于言表,背后看不到一点有什么思想与情感交锋的地方。甚至像日本人害死霍元甲的情节,影片也给了一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毒死霍元甲,就能操纵赌局。这使得影片中的霍元甲之死,似乎只是黑社会出于利益的一种陷害,成为了一个刑事案件。在这一点上,如果我们对照一下香港电视剧《霍元甲》,我们就会发现,电视剧中的霍元甲面临的更有着日本觊觎中国野心这一大背景,这使得霍元甲的行为更与社会的景深丝丝入扣地吻合在一起。再看看李连杰过去演出的“黄飞鸿”系列,在徐克导演的设计下,黄飞鸿几乎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革命人物,以武侠人物映射历史风云,在徐克与李连杰合作阶段,几乎达到了一个天作之合。但是奇怪的是,李连杰始终说他不知道徐克在想什么,对那段与徐克合作阶段颇有微辞,但现在看来,恰恰是李连杰看不懂的徐克把李连杰的潜力发挥了出来,也是李连杰塑造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一个阶段。也许李连杰在《霍元甲》一片中,懂得了他将演什么,但是,我们不由得要问一问,李连杰认同《霍元甲》的主题,难道就是因为这个主题的简单浅薄,甚至无聊透顶吗?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起王晶对李连杰的评价:他不过是一个武术演员。这也许就是李连杰的本质上的悲哀吧。
在影片中,李连杰的表情,是他在中国题材影片中最为丰富的一部,可以看出他对表演的卖力。比如,开始的部分,为了表现出霍元甲那种夸张式的武夫性质,李连杰的表情可谓是外在而轻浮,努力表现出那种志得意满的神态,但是这种绔纨子弟的表情,李连杰做起来,总有一点稚拙。到了后半部分,李连杰变得深沉起来,对表情的收敛与隐含,方才使李连杰找到感觉,而实际上,过去徐克等导演对李连杰的形象设计都是把他定位在不苟言笑的层次上的,这有效地规避了李连杰表演的缺陷。而在本片中,李连杰的表演缺陷,再次被电影的简单化与漫画式设计,暴露无遗。
由于人物没有太多的心理冲突,所有的人物,都是外在的皮毛,所以电影中不仅李连杰的表演没有什么深度,就是另一主角农劲荪在影片中也是概念化地滔滔不绝,说几句表面化的慷慨陈辞,都像在演戏一样,导致这一个人物也十分令人讨厌。整部电影中的所有角色,都给人一种拿腔作势的感觉,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必然会使电影给人这样的结果。所有的人物都呈现在那儿,只看到他们的外表,而没有内心,这就是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差距所在吧,在这当中,编剧的低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王斌编剧毒药为什么会出现?这是否是中国电影低劣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弄潮儿,这实在是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这样的编剧,再去责怪李连杰,显然已经没有价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