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在中国发展4年下来,成为一种新兴的交互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博客让交互的模式发生质的变化:从单一的线性,发展成网状交流;从过去的单向度交流,发展为真正的双向互动;交流的主体也从过去的实体发展出虚拟角色的参与。这种综合性的深度互动交流让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舒畅,这为互联网的繁荣提供新的动力,成就了博客盛世。
然而繁荣背后,隐藏危机。博客类网站属于用户体验程度极强的网站,用户体验决定了网站的生命。目前,大多数博客网站都面临这样三个问题:
(1)博客如孤岛,网站少互动
博客上的互动不如IM。IM类似电话,IM交流如同打电话一样,大都属于实时交流,极其容易触发。但作为一个单独的博客站点,目前实时交互性相对较弱,多为非实时交互,其实时交互性往往不如一个活跃程度很高的论坛。博客与博客之间,往往靠手工添加的超级链接,发生弱关联,触发交互的行为的便捷性太低。博客之间还有一种强关联,即RSS阅读,但这种关联方式由于专业化程度较高,还没有在博客大众得到普及中。因此,博客存在,如同孤岛。而作为BSP存在的博客类网站,需要为博客之间打通交流的壁垒。
从整个BSP网站来看,有社区和成员发布消息的场所,并提供论坛等互动场所,大大弥补了博客之间交流的不足。但目前这样的情形,除方便性和即时性较高以外,与传统门户网站的作用差异不太明显,互动的主控权仍在网站一方。在交互活动中,用户始终处于弱势一方,仅能就网站所提供的主题发表意见,而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因而,可以说这种互动是建立在一种自上而下关系的基础之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互动。
博客网站互动程度和层次急需提高,应该体现在对用户的尊重和用户需求的满足上。应该通过“sn、group”等机制,把交互的主动权放给用户,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以自组织的形式完成交互过程。 (2)服务多雷同,网站无个性
目前,大部分博客网站都提供了一些较为典型的互动功能,比如博客托管、RSS、留言板及搜索服务等。这些互动功能完成一些互动交流的任务,但其效果能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却不得而知。 在当今崇尚个性的互联网2.0浪潮中,个性化的服务已经成为网站赢得用户的必备条件。可以不夸张的说,很多网站的博客就是一个自言自语的小空间。网站服务商忘记了这个空间是建设在互联网上的,也忘记了这个空间应该具有流动的、开放的、共享的等特点。因而,网站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完成这些个个性化服务。博客的所有者,也并没有意识到流动、开放、共享,会对自己带来多少好处。所以更多的是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中,孤芳自赏,这是不利于自身在博客世界发展的。
此外,因为现有的这些网站,借鉴模仿性很强而创新力不足,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式。有人说,web2.0的网站,存活率不足1%,不无道理。因为互联网上只认第一,快的吃慢的。你在千篇一律的格局中没有体现自己的特色,早晚就是死路一条。
(3)效仿门户,网站设计格式化
BSP网站设计缺乏新意,首页布局重点不明显,信息密密麻麻,犹如蚂蚁大军。信息多不是问题,问题是网页结构化程度不高。网页相关栏目设置和内容布置上,要么非常单一,要么什么都有,缺乏鲜明的特色。
现在,大部分BSP网站的页面设计都为上,左,右横幅加中间主要内容的架构。这样的架构借鉴了现有门户网站的格局。这种格式化的架构可以令网站设计师及广告客户感到方便,但却影响了网站自有风格的建立,让所有的网站看起来都差不多,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使其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正是一部分网站设计师及经营者对于博客网站的设计与使用,形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麻痹,才导致了以上所谓“格式化”网站的产生。表面上看这些问题似乎对网站的影响并不大,实际上它却严重束缚了网站的发展。在没有新技术,新功能补充的情况下,网站的发展只能裹足不前,始终难以达到信息充沛,交流顺畅,客户数量稳定增长以及持续盈利的良性发展状态。
而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上不进则退,如何“以人为本”,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个性化,风格化的网站,来吸引用户并与之达到完全互动,这是博客网站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