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散文 > 正文

孙坚华:博客论

2006-02-26 13:47:09    博客中国 孙坚华

2002年美国独立日,也就是2002年7月4日,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 在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中写道:经历了911的美丽坚,依然阳光明媚;阳光依然照耀着所有美国人,无论他是警察、消防队员还是果农或者癌症研究者,无论他是地方牧师、电视喜剧演员或是“博客”。

“博客”是谁?按照佩姬·努南的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不过,在本文中,“博客”作为名词既指此类网站,又指做此类网站的人( blogger 或 weblogger ),同时,作为动词,又指制作此类网站的行为 (to blog 或 blogging))


  追光中的博客


博客显然还是一群陌生人,无论对于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来说,基本如此。不过,在美国,博客正在追光中大步走向大众,否则无法解释佩姬·努南为什么在独立日的歌德文章中故弄玄虚,又紧接着加注。


还是华尔街日报记者,杰瑞弥·沃斯塔夫 ( Jeremy Wagstaff ) 在佩姬·努南之后一星期(7月10日)又来讨论了一次博客。这一回,杰瑞弥·沃斯塔夫更为煽情。他在《博客教程:办一个博客网站你需要拥有什么》一文导语中设问:“有一天当你的孙子坐在你的膝头,睁着迷人的大眼睛直视着你问:爷爷(或者奶奶),‘博客大革命’ ( Great Blogging Revolution)时,你在干吗?”


这问题可不好回答。也许孩子们不会这样问,杰瑞弥·沃斯塔夫自我解嘲说:但多了解一点博客不会有错。在这一点上,我们与他意见完全一致。在进一步了解博客之前,先让我们以博客的方式来了解一下美国的主流媒体是否已经注意到或者是如何注意博客一族的。


2002年5月13日,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月9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14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


在网上稍事检索,你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纽约客杂志:《假如你是博客:如何将你的生意、男友和生活上网》2000年11月13日


  纽约时报:《博客入侵》(2000年12月28日)


  华盛顿邮报:《博客:生活中的日日夜夜》(2001年5月16日);


  连线杂志:《博客革命》(2002年4月5日);


  在巴黎出版的英文国际先驱论坛报:《博客让人畅所欲言》(2002年4月15日);


  Business 2.0:《博客族》(2002年4月15日);


  西雅图时报 :《博客的多重角色》(2002年5月27日);


  连线杂志:《博客走向正统》(2002年6月6日);


  纽约时报:《博客断层》(2002年6月10日);


  美国新闻传播学评论杂志:《博客:网上起义》(2002年6月号);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传统媒体应该拥抱博客吗?》(2002年7月4日


  华尔街日报:《博客教程:办一个博客网站你需要拥有什么》(2002年7月10日);


  英国卫报 :《博客之战》(2002年7月18日);


  美国信息周刊:《你今天博客了吗?》(2002年7月19日);


  旧金山纪事报:《博客正冲击主流》(2002年7月22日);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年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Business 2.0杂志2002年第五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不用再继续举例了。人们对于博客的褒贬不一,但欧美的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热情地参与了对于博客的报道。对于博客视而不见,在这些媒体主管看来形同失责。美国最著名的独立网上杂志《沙龙》在其评论《用好博客》中指出:博客的未来并不在于是否把纽约时报拉下马来,他的未来在于使自己成为一种发掘网络无限链接能量的力量。忽略这样一种力量,也许会是一个错误。


  博客究竟是谁?


纽约时报的大卫·格拉格这样描述博客的诞生:大约五年前,一些程序员尝试在网上推出超链接形式的日记,在网上张贴他们自己的技术层面的思考心得与个人生活方面的休闲内容。这引起广泛关注后,他们为那些技术门外汉兼网络热衷者开发了现在广为使用的博客网站简易维护工具,形形色色的博客网站就此悄悄繁荣起来。

就这么简单。不过,大卫·格拉格其实选择性地忽略了,在程序员之前,博客网站已经存在了。


人们一般认为,博客起源于网上浏览者在网上发现了有趣的内容,互相用电子邮件等方式交流通报。这些信息经过有心人有意识的整合,就发展成了博客的雏形。


博客网站主题不同,形式各异。但我们可以把博客大致分为两类,即主题性博客与事件性博客。主题性博客居绝大多数,相关主题包括电视节目、计算机语言、新闻、法律、政治、特殊文化等数万种,人们干脆把博客叫作网络日记。事件性博客,就像圣荷塞水星报制作的Y2K博客,记载公元2000年以后每小时、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也有相当的市场。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


四年前,我在Chinabyte专栏中写过一个稿子《互联网上的德拉吉王朝》(1999年5月27日)。回头来看,文中的德拉吉祖孙三代正是典型的博客。而文中的一段描述正好勾勒了博客的基本轮廓:


“以崛起的新媒体为背景,麦特·德拉吉经过与克林顿的几度斗法,已经被公众熟悉。虽然最终没能将克林顿拉下台,但德拉吉这个名字已经给人太深的印象,以至在克林顿绯闻被人们淡忘后,大家仍然记着这个名字。


网上名人鲍勃·德拉吉,经营着一个名为 refdesk.com 的高访问量站点。这位谦恭长者恰好是那个更为知名的麦特·德拉吉的父亲。有一个叫格兰黛·德拉吉的老太太经营着一个名为"德拉吉家谱"、致力于记叙德拉吉家族的历史的站点,这位老太太恰好是麦特·德拉吉的老祖母。而鲍勃·德拉吉的哥哥大卫·德拉吉,麦特的伯伯,也是网上的名人,他是巴斯托沙漠快报的记者(Barstow Desert Dispatch)。


麦特·德拉吉在网上以一个饶舌的、讨某些人喜欢、惹另外一些人厌烦的闲话专栏作家而闻名;而他的父亲,以一个“网络图书馆长”而著称。作为一个生活在马里兰州的医生,鲍勃在1995年创办了 refdesk.com 站点作为消遣,时间大约与麦特创办他的新闻邮件差不多。他以在混乱的网络中"创造并维持秩序"来描述自己的工作。


refdesk.com 象一个实用信息的虚拟超市,类似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的卡片盒。这个站点主要向人们展示各种网络资源。需要知道曼谷当地时间?需要法朗与美元的汇率?需要某种股票的行情?这个站点可以指引你去寻找你所需要的东西。这个站点仔细地罗列了400多页的各种链接,从每一个美国报纸专栏到各种值得一读的散布奇谈怪论的站点。


鲍勃·德拉吉解释说:我不是雅虎,我也不想成为雅虎。雅虎罗列任何东西,我只罗列有用的东西,我只给那些人们要用的站点做索引。我不知道有什么站点象我的站点。我做的是要在网上建立一个实用的索引系统,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与不切实际。实际上,我做的不过是:实用、方便。


他的站点的确是实用而方便的,站点每天吸引大约1万5千的用户来访。鲍勃相信其中许多人来自中学、大学,他们把他的站点当作了某种形式的网络门户。”


德拉吉老爸的refdesk.com 与德拉吉小子的drudgereport.com(德拉吉报道)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refdesk.com 每天访问者只有几万人,而德拉吉报道每天则有四、五百万人。但两者有不少共同点:他们都是个人网站,都是博客,都以自己的个性赢得了尊敬,并且历经互联网上的腥风血雨,健康地,活着。


圣荷塞水星报科技专栏作家丹·吉尔默也有一个著名的博客,eJourna ( http://www.siliconvalley.com/mld/siliconvalley/business/columnists/dan_gillmor/ejournal )。他的博客内容为自己工作的幕后情况。他简述一些未能写入自己专栏的事情,告诉读者他正在做什么、下一个专栏的主题,同时响应读者的问题,并推销他在网站SilconValley.com的另一个专栏。

丹·吉尔默告诉记者:eJournal只是个实验,他想看看网络究竟能做些什么。他说:我们至今仍在猜测包括博客在内的互联网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是互联网相当有趣的部份。在他看来,博客(作者)是博客网站的核心,而围绕着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多重对话的管道自然形成。


另一位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博客金·罗曼斯科(Jim Romensesko)认为:博客使得新闻工作者脱掉外套,更轻便地展现新闻机构轻松的一面。他认为,在博客网站中,博客作者的个性,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为这决定着读者与他互动的紧密程度。一次他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中发出消息说要从明尼阿波里斯搬到芝加哥去,半小时内他就接到几个读者来信,向他介绍几个他可能喜欢居住的社区。他的读者对他很了解,因为他的博客在展示自己的个性。


美国著名的新媒体评论家斯蒂夫·奥汀断言:博客这种形式肯定会成为新闻机构的主流,被广泛采用,虽然目前新闻媒体还只是口头博客革命家。以身试法而尝到了甜头的丹·吉尔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质疑新闻界为什么还不跳进这一领域。他说:新闻界没有投入地来经营博客网站,让人倍感困惑。


我习惯性地将博客视为准媒体。事实上,人们基本上也将其定义为媒体。新闻周刊一篇重头报道的标题就是《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但是,我并不如斯蒂夫·奥汀那样乐观。传媒是一种大生产、大协作,博客只能是相应的补充。个人英雄不可能承担起大众传播的重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博客无足轻重。事实上,有先见之明的不少媒体已经开始尝试了种种试错实验。


MSNBC.com 最近推出了五个专栏作家的博客;微软出资兴办的网上杂志 Slate也加入了一个政治类的博客。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也有几个博客。


美国的一些研究者,甚至建议给编辑部每个记者、专栏作者、摄影师一个博客。强制每个人维护一个博客,未必可行,但给每人一个机会,则是好做法。每个记者都有把采访所得但没有见报的内容存放到博客的习惯,会是什么情景?


新闻机构的记者与专栏作家,可以政经、证券、体育、娱乐等主题制作博客。记者收集采访新闻,总会多过印到报纸上或刊载在网页上的资料,博客正是多余数据的好出路。与此同时,媒体也可以推出“集体博客”,与其每位足球记者有自己的博客,不如全部负责报导足球的记者,联手共建一个博客网站。这可能对读者更有吸引力。


新闻机构为大众提供博客存放服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沙龙杂志已经推出了这项服务。现在有很多的软件与现成的网上服务系统,用来免费或收费存放博客,Blogger 就是最大一家,据报道现在有五十万以上的登记使用人。Blogger 虽然免费,但最近推出“专业”服务,每年收取 35 美元(试办期后就涨到 50 美元)。从目前美国博客人数,以及成长的快速,存放博客网站的服务的确是个不小的生意。


另一个有趣的尝试是为企业做博客服务,并收取比个人与非营利团体较高的费用,这可视为另一种广告收入,可以在报纸与网站上促销推广。


博客会催生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型吗?天晓得。但作为一种非商业模式,博客看起来已经相当成功。


  中国博客


按美国沙龙杂志的记叙,博客大约出现在8年前;也有人认为博客出现在五年前。这些考证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因为,无论是在8年前,还是5年前,都没有什么标致性的博客事件出现,可以拿来作为分水岭。事实上,也没有必要非得给博客验明正身,作DNA解析。业内基本一致的意见是,博客在2000年兴起,成为一个热门概念,从2001年开始变成主流。


作为一个网络从业者,回顾网络业的发展,我真正感觉到博客力量出现,在1998年,不过,那时还没有博客概念,甚至还没有blog或者web blog概念。我所知道的第一个博客是麦特·德拉吉以及他的德拉吉报道。德拉吉以及德拉吉报道率先揭露克林顿总统的性丑闻,并在大约整整半年时间内,引领美国的“舆论导向”,在新闻史上创下了一个个人网站长时间设定社会焦点话题并使传统主流媒体蒙羞的先例。

博客,其实已经有一把年纪了。奇怪的是,博客堂而皇之地进入中文网络世界,并被上纲上线为“博客文化”(itsway.com),只是方兴东、王俊秀近日的把戏。


从信达角度讲,两年前,一位台北的新媒体评论家将其翻译为“型录”,比博客要贴切得多。此公也尝试着预言这种在英文世界里十分吃香的网络自娱方式,在中文世界里也必然蔚为大观。但他显然说早了。在台北网站“雅虎奇摩”中输入型录二字,搜得的竟然没有一条与BLOG有关。博客的命运是否会比较好一些呢?


用我的标准评测,我一直认为中国早就有了自己的博客 BLOG。只不过,他们当时不叫博客。甚至他们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博客(BLOG 或者 BLOGGER)。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根本不为人所注意。与方兴东有“一剑之仇”的经济学人薛兆丰有一个名为“制度主义时代”(stevenxue.com)的个人网站,就是典型的例证。那个网站不仅收罗了薛本人新近发表的所有文章,而且还收罗了一些他所推崇的人的文章,比如张五常。在张五常火遍内地之前很久很久,薛就在他的博客中向人们引荐张五常了。


我不知道薛在推出自己的“制度主义时代”时,是否受到了BLOG的影响。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自发的选择。因为,博客及博客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自主的选择,只不过英雄所见略同,他们在互联网上几乎同时选择了大致相同的方式来自我表现。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张扬个性的方式了。


至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cjr.sina.com.cn)上草创于1999年的大洪视点、老魏说法、新媒体观察等也都是典型的博客概念网站。中国证券分析师们的工作室或其个人网站,都具有明显的博客倾向。


在中国,博客与一般个人网站站长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几乎都是专业的,几乎都是深沉的,几乎都是自以为是地肩负使命的。但是,一个本质的特征是,他们都是个人的。个人创意,个人视角,个人维护,个人欣赏的个人交响音乐会。


我们不必夸张博客。博客是否将杀死传统媒体的夸张设问,只不过是一些记者(新闻周刊的资深记者与编辑也不能免俗)提升自己稿件的影响力、搏捉更多眼球的并不高明的招数。


但是,你决不能因此而小看博客。博客不可能成为杀死大众媒体的大众媒体,但是它显然是大众的媒体,是大众自己的媒体,是自产自销自己意见的媒体。没有或者没有显性商业动机的博客们赋予了博客强大的人文力量。


顺便说一下,在互联网上,许多融资数亿美金的网站蒸发了,但是,一批博客及准博客们仍然活着。四年前,我在Chinabyte专栏中着力介绍的几位博客(以今天的标准来观照)仍然活得很好。他们包括航天工程师伦第·卡辛汉姆(thisistrue.com),牧师拉夫·威尔森博士(wilsonweb.com),礼品店售货员麦特·德拉吉(drudgereport.com),“图书馆管理员”鲍勃·德拉吉(refdesk.com)等等。


希望他们走好。中国的博客,同样。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