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随笔 > 正文

特写:巴金精神永驻人间

2005-12-02 15:00:12    新华网

一代文坛巨匠巴金先生与世长辞,在上海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自发地以各种形式表达对这位一个时代伟大代表的文学家深深的怀念。

“历经百年‘雾雨电’,至今仍忆‘家春秋’”,这是上海书城18日早晨在一层大厅悬挂出的一幅高2米、宽1米5的读者留言板。书城一开门,人们就聚集在这里,把心中的追思之情倾泻在这上面:“巴金千古,德范永垂”、“最好的怀念是继承”、“让我们永远怀念巴老,发展我们时代的新文化”。

书城企划部部长江利告诉记者,17日晚当听到巴老先生逝世的消息后,心情非常沉痛,书城的员工们立即与配送仓库联系,紧急调配巴金作品等方面的书籍。18日在书城摆放出巴金全集、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其他代表作,同时还有巴金生平介绍、传记、画册等共计近百种。

一本精装本的《百年巴金》画册,今天在书城热销。书城的一位老读者赵键先生,专门到这里选购了这本画册,他将这部记录了巴金一生创作经历、人生历程的画册作为珍藏资料。他说,巴金是以他卓越的人品、文品,屹立在中国文坛,存活于人们心中的,他给我们留下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位老读者动情地在留言板上写下:“文馨史乘,德重千秋”。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周生女士最后一次见到巴老大约在4年前,她认为,对巴老最好的纪念就是说真话,而且不要只在没有危险的时候才说真话。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她告诉记者,4年前在华东医院的病房里,我陪家人探视巴老。我的公公周而复和他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和从前几次他们在巴老家客厅里愉快交谈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只能一个站着,一个躺着;一个大声地问候,一个仔细地听。他们的眼睛久久对视。巴老虽然不能说话,但他儿子李晓说,父亲能听清。告别时,两双手相握。巴老的手竟然紧紧抓住不放。

从上世纪30年代一路走来,他们有太多的回忆从脑海涌出,他们真是依依不舍。当周而复终于抽出手,走到病房门口,巴老的手还在轻轻地挥。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此情此景,在我脑海永远定格。那是两位老人人生路途上的最后一次会面。

作为一位女作家,王周生今天的心情特别沉重,她说看到报上纪念巴老的文章,最引起共鸣的就是王安忆说的“在他身后,我们不再是孩子”。她重复着王安忆的话说,“巴老像五四时期压阵的文坛巨匠,以前有他这样的前辈在,好像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可以任性、可以不讲理、可以不负责任,而现在前辈走了,我们被推到了前沿,我们应该怎么样。”王周生说,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怎样挑起这份重任?

复旦大学中文系2003级学生翟庆瑞用悲痛和悲叹来描述他的心情,他说,读巴金的作品最激励他的就是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他的作品中闪耀着精神和信仰的力量。爱情三部曲中展示的青年一代的风采,他们有理想、有个性,而我们当代青年也崇尚个性张扬,但是缺乏理想和信仰,这正是巴金作品带给我们的思考。翟庆瑞认为,巴金的精神就是一个世纪以来以爱国主义为基础,坚持不懈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以人道主义为基础,激烈持久地反对封建专制礼教的;以自我灵魂为基础,毫不留情的忏悔和剖析。

“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10年前,曹禺先生这样称赞巴金。今天在怀念巴老的人群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是巴金精神永驻人间。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