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章行云流水,读来心旷神怡,是随笔中难得佳作一篇。有述有评,收放自如,意境悠然,文字十分到位——“到位”,这看似平和的评价其实十分难得。 |
|
我曾经说过,南京是一个中庸的城市。六朝古都的繁华,云烟而已,得不足以喜,失也不足以悲。两京相较,北京人极看重天子脚下、皇城根儿这个身份,言语里透着一种遗老遗少的优越,而南京人则很难把它当作一回事,虽也说六朝胜地,金陵自古繁华,然这繁华总象是烟水中的往事,淡了、远了、湮没了。只在发黄的典籍里留着声色余韵,与今日的生活、今日的世界无涉。
然而仍然有悲凉。历史的影子从秦淮烟水里投射出来,迷茫之中有些微的血色,依稀可辨挣扎过的痕迹。平静、宽容是一个城市的气度,但又有谁知道要炼就这样的厚重需要多少捶心刻骨之悲、慷慨激昂之气?如酿酒,初时辛辣刺喉,逐渐地在岁月里化作陈香。 随手翻明人诗钞,目光停留在一首诗上: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看到第一句的时候,怔了半天:要怎样的悲凉与灰懒,才可以有这般感慨?直到见了作者的名字是吴梅村,才有些恍然。 吴梅村这个人,看过金庸小说的人或许不陌生。鹿鼎记中提到韦小宝在昆明听陈圆圆唱曲,其中有“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句,那便是他所做的《圆圆曲》了。吴氏太仓人,青年入泮,以榜眼的身份任翰林院编修,本是个学者型的文人。明亡之后清廷征召天下文臣,被征者或自杀、或逃遁,而吴梅村则屈于压力,应征而去。 这一去,便是毕生的遗憾与污点。文人重气节,这样的投靠无异于变节。对于吴梅村,后世早有盖棺之论:有才无德,一软骨文人而已。但当我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心中忽然升起另一个念头:作为后世的局外人,我是否当真能懂得并理解他当时的处境?换了是我处于他的位置,我有没有勇气以生命争自己的所求、用决绝维护自己的尊严? 历史的本身是一笔整数。看明史,常惊异于当时统治的黑暗与残暴,其对百姓之虐、对外侮之弱、对异己之残酷,也只有清末那一段堪与以相较。有谁能真正了解这整数背后隐藏着的挣扎与无奈?放弃与得到,当时看来,似乎可以不这么做,然而竟终于成就了现实,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由此想起最近在网上看到范曾与黄永玉之间的恩怨,三叹不已。范黄原为好友,文革中互相攻击,终至反目成仇,至今仍然喋喋不休。而沈从文之伤心隐痛、范父之死不瞑目,究竟是谁之过?答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再高的艺术造诣、再好的朋友之情、再深的造化修为,也终于没能战胜人性的卑劣和软弱。再如郭沫若晚年所为,多有不得已之处,足为后世之讥,于当事人而言,午夜梦回,扪心自问,未必没有浮生所欠只一死之叹啊!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古时读书人修行的最高准则,应当就是君子了。然而最终却是伪君子多,真君子少,实在是儒教的无奈。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城头变换大王旗,谁能用一生去殉一个理想?何况这理想眼看即将幻灭。不以成败论英雄,说说罢了。得意者有人树碑立传,失意者众人落井下石。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对人物的褒贬品评纯是趋炎附势,读之令人腐臭之气沾污牙齿。不肯放弃理想的人是可尊敬的,如尾生抱柱,以生命成就一个诺言,令人在刹那间心弦震颤。但即使是松手,也无可厚非,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永远如一面镜子的正反两面,总是客观存在、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显现。 关于他,还有一段不能不提的故事,便是与当时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的交往。卞玉京美而且慧,原名卞赛,善画兰,时人云落笔如烟,风姿袅娜,则画与人两相益彰可知矣。卞赛与吴梅村一见之下便即倾心,她虽外表柔弱,却是极有主张,敢爱敢恨的女子。当时尚在明末,前方四面楚歌,权贵们却依旧醉生梦死。田国舅至江南选妃,圈定了卞赛、陈圆圆,欲进献给崇祯帝。卞赛得知之后,便托人寄信给吴梅村,婉转却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欲托付终身,宁作山野妇,不做帝王妃的心意。然而吴梅村却胆怯了,他既怕得罪权贵,又不愿为一女子失了前程,佯作不知,听凭田国舅将卞赛带走。卞赛离去的次夜,吴携一管箫,来到她空空的寓所之前,吹了半夜的曲子。那一晚,秦淮夜月如水。 卞赛后来终于没有入宫,而是出家做了一位女道士。她是否曾经辗转听人提起过那一夜的箫声,是否恨过、叹过、怨过他的懦弱?这些,已经无从考证了。从头到尾,爱了谁?又负了谁?挣扎也罢,沉吟也罢,统统在平淡的时光中静默成褪色的墨痕。 吴梅村的一生,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己,苟活下来的生命之中,还能有多少快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一场生死爱恨,得失悲欢,到头来只得一声长叹——怎么看、怎么算、怎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