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散文 > 正文

走马琴岛

2004-02-22 11:34:07    琴之

编者按:“艺术的女人”,多高的评价,虽自小生活在所谓的海边,但工业的污染,机动车的骚扰,早已没了那份恬静,那份悠然自得。乍见此文章,就被这份恬静所吸引:

“漫步在今日的厦门鼓浪屿,这美丽的小岛上,仍无工业的污染,亦无机动车之骚扰,碧绿如玉的海水将微风送上岛来,只觉温婉可人。然而最动人的,是流淌在岛内的音乐,有声的,无声的。 音乐之乡鼓浪屿,今天继续创造着文化奇迹。”

偶尔看见一篇文章,作者把鼓浪屿比成了“艺术的女人”,并称之为奇迹。作者还这样充满诗意地写道:“漫步在今日的厦门鼓浪屿,这美丽的小岛上,仍无工业的污染,亦无机动车之骚扰,碧绿如玉的海水将微风送上岛来,只觉温婉可人。然而最动人的,是流淌在岛内的音乐,有声的,无声的。 音乐之乡鼓浪屿,今天继续创造着文化奇迹。”

于是我走进了秋天的鼓浪屿,也走进了秋韵的华彩里.在海风习习里,海浪声声中,看那宛如如浮云掩林,又似婷婷玉女般散落在海边或山坡上的大小欧陆别墅;更在一抹金色的流漓中,感受音乐的美丽,感受音乐文化那独有的底蕴。于是走进了鼓浪屿的泉州路,扔下一串笑声,也扔下了急切重游故地的心境。

一走进鼓浪屿,就想去寻鼓浪石,好感受一下天然的鼓声。一路寻到了岛的西南边,啊,好一个鼓浪石,巨大的岩石已被岁月掏出一个大洞,正任由海浪冲刷,任由波涛洗涤。问故人,故人告知以前每逢潮涨,海浪就扑打岩洞,声如擂鼓,故称鼓浪石,岛也因此更名鼓浪屿。也许我们来时正值凤和日丽,风平浪静,那浪击岩石胜鼓乐的天籁之声,遂躺在了海的那一边。

哦,那一方的红楼中,有那美的旋律在寂静中绽放,在拍岸击涛的日光岩脚下升华,且踏着这里的一阶一石,静观这里的一草一木。 这里的小巷人家,这里的幽幽曲径,似乎都缀满了蝌蚪般的音符,而时光轻轻地叩击它,一如琴岛岸边不息的浪涛在叩击着鼓浪屿这巨大的键盘。

年代在时光里走了那么远,天也老了,情也旧了,只有这不朽的音乐在这美丽的琴岛上留了下来,在贝多芬的《命运》和莫扎特的《安魂曲》中留了下来,永远地留下来,温暖着琴岛上人们心里藏得最深、最柔软的“这一生无法了结的音乐情缘。”因而出了殷承宗、许斐平等音乐人才,也有了一家全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

岁月在鼓浪屿上似乎停止了流逝, 我对自己说:傍晚时,只待暑热退去,就走进夜色里的鼓浪屿,走在惊涛击岸的海堤边,好将秋的华彩融进心的深处,感受这一份重游故地心境。

沿着海堤漫步信游,只见沿堤转弯处,堤下的岩石上,也有两位老人在望海,他们听着海浪击岸声,似乎沉浸在对住事的回忆中。我不由得信步跨到堤下的岩石上,静静地与老人们一起感悟这一份广袤,感悟这一份浩渺,好把自己融化在这激昂雄壮之中,将烦恼,将无聊,将压力,更将痛苦碰撞在这与大海相遇而产生的无可名状的颤动中。

鼓浪屿上,夺目皆画,入耳皆乐,处处皆诗,隐约处,不时有琴音袅袅丝丝地传来,颤音急吐如泣如诉。这样一种意境,是一般只是为寻求胜地、渴求解闷的人所不能领略的。因此,我是用如诗的心境在这里感受着对美的渴望,对音乐的追随的,因为我企盼着能把自己融化在海的乐曲中,花的乐曲中,建筑的乐曲中,宗教的乐曲中。啊,倘能在白昼的船鸣鸟啼与黑夜蛙声风声中,让萨蒂“身边音乐”随风飘来,以感受庄子“空谷足音”的快感;我更想让心以很随意的状态,去与美相遇与音乐碰撞,由此产生无可名状的颤动、快乐……那才是真正的精神升华呀!

漫步在这绿色中,看着那被藤草爬满了红砖青瓦的欧式房屋,不想撞散这好梦,不想告别这轻妙的音乐,只想把在鼓浪花屿上感受到的这一份美,这一份笼罩在海的乐曲中、花的乐曲中、建筑的乐曲中,宗教的乐曲中的美好情致放进记忆,带到归途。

归途再走鼓浪屿的泉州路,时有旅行团中的游人扔下一串串欢笑声,这笑声弹地化为音符,也就组成了这幽静路上的一曲别样的音乐了,而这独特的乐声,又不时地敲击在路两旁的古朴西式建筑以及庭院里白玉兰和木瓜树的绿叶上……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