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适逢中国两院院士增选。一场科技界的盛事,却意外引发媒体与大众的诸多争议:高官参选、18位院士被投诉、40亿错误的投资建议......系列事件将中国院士推上了舆论浪头,以至于老院士痛心列陈院士“七宗罪”。
争议的背后,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正急转直下。是院士制存在缺陷?还是我们的科学精神正在浮躁中渐行渐远?
美、英、德等国的院士只是荣誉称号而不享有特权,但在我国院士除了“最高学术称号”等“终生荣誉”外,在住房、医疗、配车、津贴等方面受到极高的优待,更有数目可观的各类经费。当选院士意味着位高权重,意味着声誉和利益,看来正是这些好处,使一些“无关”的人削尖脑袋往里挤。
总之,院士就意味着功成名就,就意味着身价倍增--如此了得的“入场券”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呢?所以,一味地指责那些当选院士或候选的人,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从院士评选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中,我们倒不妨重新审视一下院士制度本身。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痛斥了科学腐败“七宗罪”。当整个社会都弥漫着转型期的浮躁时,科技界绝非世外桃源。迅速致富、出名,似乎已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以何种手段达到目的,反倒不那么重要了。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浮躁在所难免。
目前中国科技界存在的种种问题,媒体和大众的关注与批评体现了公民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但在认识上,还需我们理性对待:一方面不能给院士群体打上“危机”的烙印,另一方面对于存在的问题也必须严肃面对。杨振宁等外籍院士曾为中国科学把脉:创造公平、公正的研究环境,更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院士,应该回归到学术意义的本位上,科学不讲国情,也不存在绝对权威和神话,要“百家争鸣”,而不是唯院士独尊。
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日前何祚庥等科学家关于“克隆人”的论战,或者日前高官在“院士大战”中的落败,还是此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不以论文以贡献论“英雄”,我们都看见了社会的进步。但愿对院士增选的关注与争议,会成为全民科学精神回归的开始,推动未来中国科学的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