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散文 > 正文

冯骥才访谈:文化菜单与文化家底

2003-05-12 16:39:56    徐怀谦/人民日报

编者按:“我们的传统,是通过非常民间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种传承有两个精神,一个是历史精神,一个是文化精神。我觉得中国现在非常缺的就是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法国人。”


冯骥才,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长期从事城市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近日,记者就流行文化、民间文化与民族精神等问题采访了他。

记者:有人说,现在不少孩子是吃肯德基、麦当劳,看NBA、好莱坞长大的一代,对他们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表示担忧。你怎么评价这种现状?

冯骥才:一百多年来,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共有两次。五四时期,大多数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是陌生的,但知识分子站在时代前沿,选择介绍的都是世界文化的精华。像鲁迅译果戈理《死魂灵》、茅盾写《西洋文学》、巴金译屠格涅夫、刘海粟介绍西洋美术史,都是很系统的。

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文化进入中国,与五四相比有两个不同:一、接受文化的主体不同。五四时期,面对外来文化,首当其冲的是知识分子,这次则是普通民众,而且他们对外来文化有一种期待心理,甚至认为外来文化新鲜、新奇。这个甜头我们尝过,那就是盛唐,当时经济强势,借着劲,我们的文化沿丝绸之路也传到了西方。二、外来文化的内容有变化。这次传入的外来文化,其中坚力量是西方流行的商业文化,这种娱乐性的、粗鄙化的、沙尘暴式的流行商业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冲击力,使得国人来不及挑选,它们就一股脑儿地进入了中国。这种商业文化在西方已经非常成熟了,加之它知道接受者的心理,擅长市场运作(包括媒体炒作),所以从超市到肯德基、麦当劳,从NBA到好莱坞,迅速占领了我们的文化市场。

这种商业文化,有两种主菜。一是名人。因为名人是最好推销的商品,比如名人轶事、绯闻都变成可以炒作的由头。二是时尚。市场制造的商机,为时尚带来无限可能性。

这种商业文化包含西方的价值观,对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现在普通中国人的菜单就是外来的商业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因其特殊的历史的原因,是通过港台进来的,在港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它跟整个年轻人的喜好、审美融为一体,中断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文明受到伤害。我们要的是商品经济,也就不可能拒绝商业文化,但对它的负作用要有充分认识。流行的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豪感、光荣感,不珍爱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为操守,甚至糊涂地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是旧的。

记者:这种认知,和您眼下正在进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冯骥才:我关心我们传统文化载体的命运。传统文化的载体分两部分,即典籍的精英的文化和民间文化。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基本是在精英文化里面,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民族的特征、民族的凝聚力则是在民间文化里面。目前看来,精英的典籍的文化没什么大问题,比如我们的二十四史,我们的全唐诗,这些都是有文字记录的。但民间文化受到很大冲击。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文明转型期,农耕文明逐渐消解,转入现代工业文明,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类创造的文明却不能同时瓦解。实际上,随着农村的乡镇化、乡镇城市化和城市工业化,原来的文明架构松散了,大量的民间传承丢失了。所以对于我们的民间文化,抢救是很紧迫的。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我们对庞大、灿烂的民间文化缺乏整理,家底不清。我们有责任对迅速消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把它整理出来,建立起民间的《四库全书》。

记者:具体工作将如何开展,要用多长时间?

冯骥才:这个工程是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跟文化部的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链接起来。首先是普查工作,即对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普查,这次普查是文字、摄影、摄像三位一体的普查,这样我们给后人留下的东西不仅是文字记录,而且是可视的、可听的,是动态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其中有价值的、经过专家鉴定的民间文化遗产报给文化部,由文化部提出保护的方式。比如建立生态保护区、建立博物馆、出版书籍、挂牌民间文化之乡、给民间的艺术家授衔、申请人类文化遗产等。最后,搞一个民间文化的分布地图集,这样对一个省、一个县的文化资源,我们就能一目了然。这个工程差不多要用十年。前五年主要是普查,后五年是整理。

记者:这会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

冯骥才:前些年,我一直在做城市文化保护的工作,我把天津的历史遗存调查了一遍,那是一条街、一条胡同地调查,的确很苦。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范围更广,像民间戏曲、民歌、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皮影等等,都需要抢救,所以会是一件更艰苦的事情。令人欣慰的是,它已被列入中宣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项目,同时中国民协网上有不少大学生希望到最偏远的地方去调查,所以我一点也不悲观。这个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经过我们不断地呼吁,不断地做,加上大家不断地投入,最后是会成功的。

记者:除了查清家底之外,这项工程的意义还有哪些?

冯骥才:我们的传统,是通过非常民间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种传承有两个精神,一个是历史精神,一个是文化精神。我觉得中国现在非常缺的就是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法国人。1980年马尔罗任文化部部长的时候,法国搞过一次文化大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悉数登记。之后,法国人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设为遗产日。这个行动在欧洲被广泛借鉴,很多国家也设立了遗产日,以表达每一个城市、城镇居民对先人创造的虔敬之情。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文化遗产顶礼膜拜,对自己的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有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但也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文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强化我们的文化主体,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我想,这才是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意义所在。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