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科技界的浮躁现象,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只有把科学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才能有产生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这样规劝后人。今天下午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将这句诗转赠给在场听众。“只有把科学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才能有产生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如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气度,没有超凡脱俗的冷静,就只能永远与科学无缘。”在科技界和社科界的朋友面前,他将浮躁的问题郑重提起。
从创新文化谈到浮躁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他这样解释人们常说的“浮躁”。“浮躁”并不是他今天报告的主题,但他将其作为“再造中国创新文化辉煌”必须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
“我们鼓励科技人员要有成就感,但要避免单纯追求名利;我们鼓励和支持有管理才能的科学家担任领导干部,但要避免‘学而优则仕’的倾向。”
“我国科学界比较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徐冠华说,中国学者面对自己的导师、同行、学术前辈和学术权威,往往总是碍于情面,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批判或学术批判意识。也正是这种意识的缺失,我们的科研项目几乎无一失败,并且往往总是“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等等。
不要再造浮躁的温床
事实上,这“违背了科学探索的客观规律”,徐冠华说,要解决这一倾向,必须切实解决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使科技评价更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
他说,我国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为减少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不重视新人的原始性创新,而导致创新思想受到遏制,使得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脱颖而出。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逐步形成为社会和科技界公认的科学评价体系。”徐冠华说,要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要以获得发明专利为主;注重对于科技人员个人或团体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注重研究人员对创新实际贡献的评价;建立国际同行评议专家库,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评审,重要项目聘请国外专家参加评估,以便选准具有国际科学前沿和创新性的课题。扩大评估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当人们都变得理性
不仅如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徐冠华说,只有加快建立开放的科研机制和宽松的科研环境,确立公平竞争的机制,这才能成为现实。
“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小人物和青年人的创新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一些具有很强学术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小项目,常常能够对科学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徐冠华说,“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大都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徐冠华说,“在更大层面上科学普及的内在价值远远超出科技应用的范畴,它所蕴藏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将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