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就在人们为环境危机是否被夸大而争论不休时,今年2月,一块比美国罗得岛还大的冰架从南极大陆脱离,崩塌为一块块像小型船队似的冰山群。这是全球变暖向人类发出的又一严重的警告。 |
|
就在人们为环境危机是否被夸大而争论不休时,今年2月,一块比美国罗得岛还大的冰架从南极大陆脱离,崩塌为一块块像小型船队似的冰山群。这是全球变暖向人类发出的又一严重的警告。
1962年,当人类普遍漠视环境问题时,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写出了《寂静的春天》,提出人类应当限制使用杀虫剂。这本惊世之作“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引发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001年,当环保呼声日益高涨时,丹麦学者比尤恩·隆伯格抛出一本《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认为人类普遍夸大了环境危机。这一有悖于主流思想的言论,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隆伯格要干什么 隆伯格1994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政治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任丹麦阿胡斯大学统计学副教授,还曾经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 2001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隆伯格的《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TheSkepticalEnvironmentalist)。这本书引用了大量官方数据,然后向人们广为信奉的环境危机论发起了挑战。 隆伯格说,在全球变暖、人口增长、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焦点问题上,绝大多数环境保护论者选择性地利用一些科学证据,给公众形成了许多错误印象。而他这位“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想要告诉公众的是,环境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例如,他认为依靠限制使用燃料来抑制全球变暖是得不偿失,《京都议定书》根本没有执行的必要;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率正呈下降趋势,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福利也在逐步提高,人均寿命已经从1900年的30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物种灭绝的速度并不像媒体宣传的那样危言耸听,今后50年中将减少的物种大概只有0.7%;资源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利用而日益枯竭等等。 隆伯格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这些观点呢?该书的副题给出了说法:“向读者展示世界真实的面目”。他认为,人类应当抛开党派之争,省察自己的言行。 在环境问题上,人类不能漠不关心和无所作为,但目前弥漫的夸大其辞和悲观论调,只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并且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浪费在一些臆想的问题上,或者去搞一些所谓的运动,从而忽略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非洲的饥荒。 喝彩与愤怒 该书一经出版,随即从许多媒体传来喝彩之声。 英国《经济学人》称:“这是过去10年中公共政策——不仅仅是环境政策——领域最有价值的书之一……它是一个胜利。”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更是不吝溢美之词:“它是继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962年出版以来,环境问题上最杰出的作品。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在媒体的炒作之下,《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成为了一本畅销书。到2002年2月,剑桥大学出版社已经加印了7次。 然而,对这本书的驳斥之声也不绝于耳。 许多人愤怒地表示,隆伯格对科学似懂非懂,歪曲了真实的科学研究结果,断章取义来迎合其狭隘偏倚的观点;还有人指责他利用统计学知识以及第二手资料,玩弄数字游戏来迷惑读者。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些环境保护论者,自发组织了“反比尤恩·隆伯格协会”,建立专门网站对隆伯格的观点一一进行反驳。该书刚刚出版时,在牛津大学的一家书店里,该协会一位作家甚至用馅饼“款待”隆伯格。 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著名学术杂志先后发表了针对该书的质疑文章。世界资源研究所将隆伯格干脆称为“伪学者”,并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一个指南,供新闻记者报道时参考。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2002年3/4月号上的一篇文章,还对媒体如获至宝式的跟风炒作提出了批评,并指出媒体大多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早在1998年,隆伯格就出版了一个丹麦版本,当时也引来了包括隆伯格那些阿胡斯大学同行的激烈批评,这一次不过是旧事重提。 《科学美国人》奋起反击 在对隆伯格的反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高级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2002年1月,该杂志用11个页码,刊发了一篇题为《令人误解的地球统计数据》的社论,以及四位环境专家的署名文章,声称这是“科学自身对《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的反击”。 这四位环境专家分工合作,围绕四个焦点环境问题对隆伯格进行了丝毫不留情面的批评。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史蒂文·施耐德称,该书通篇除了“我本人不是环境问题的专家”这句话,再也找不到更加真实的语句了。例如,隆伯格只注意到人类为了治理全球变暖而投入的成本,却忽略了任由这种状况恶化而造成的损失。 纽约市人口委员会政策研究部约翰·伯恩格阿茨认为,虽然现在全球的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很大,人口的绝对增长数还是很大的,再加上人均寿命的增加,人口的大量流动,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是不能忽视,千万不要以为人口问题已经离我们远去。 世界银行生物多样性问题首席顾问托马斯·拉伍乔依指出,隆伯格把判定物种灭绝的过程与灭绝率混为一谈。例如,如果一个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复存在,那么这个物种也就可以看作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因为它的生存期已经为时不长了。 哈佛大学环境学教授约翰·侯德伦说,隆伯格对环境学家所关注的“枯竭”问题的理解大错特错,环境学家所指的枯竭并非“能源”的枯竭,而是“环境”的枯竭,即空气、水、土壤生成和容纳这些能源的能力正在枯竭。
争论再度升温 《科学美国人》专题文章发表后,这场争论再度升温。一开始就支持隆伯格的《经济学人》发表社论,讽刺《科学美国人》所谓“科学自身对《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的反击”的说法,因为隆伯格并没有对科学提出质疑,质疑的只是那些贩卖环境危机论并从中获利的人,以及被这些人利用的媒体。 而当初发表文章批评隆伯格的《自然》杂志,在以后发表的读者来信和评论文章中,也出现了为隆伯格辩护的声音。 隆伯格本人更是针对《科学美国人》的专题文章,进行了详尽的辩护,并连同专题文章放在了自己的网站上。《科学美国人》随即表示,隆伯格侵犯了杂志社的版权。隆伯格屈于压力,从网站中删除了专题文章的内容。 就在这时,绿色和平组织创建人之一、现为绿色精神组织主席的帕特里克·穆尔博士站了出来,为隆伯格鸣不平。穆尔称,隆伯格为自己辩护,当然要引用《科学美国人》的原文。他虽然不完全赞同隆伯格的观点,但隆伯格为环境问题的公开争论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于是,穆尔在绿色精神的网站上放上了隆伯格的辩护词和《科学美国人》的原文,以示支持。 2002年3月6日,《科学美国人》致函绿色精神组织,称绿色精神组织侵犯版权,要求在2天内在网站上删掉该杂志的原文。绿色精神组织没有理睬,反而在4月7日得意地向新闻界表示《科学美国人》后来并没有追究。 后来,《科学美国人》又作出了让步,在2002年5月用1个页码刊登了隆伯格的辩护,并将更为详尽的辩护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但同时用多个页码配发了主编约翰·伦尼撰写的评论。 在辩护词中,隆伯格引用《经济学家》的评论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署名文章的四位环境专家“有的只是蔑视和嘲笑,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并称《科学美国人》从根本上误读了他写的那本书。例如,他并没有否认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认为《京都议定书》并不是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最好办法,因为执行议定书在2100年前只能使全球变暖时间减缓6年,而每年需花费1500亿到3500亿美元。 伦尼则回应说,如果说《科学美国人》的文章缺乏实质性的内容,那么,这些文章在《自然》、《科学》等杂志也产生了共鸣,而《自然》和《科学》并不是一个产生空洞批评的地方。说到《京都议定书》,并不是靠它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建立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全球合作框架,隆伯格的投入产出分析也不合理。 到底应该相信谁 2002年2月26日,丹麦政府宣布成立环境评估研究所,专门评估各种环保费用的有效性。并由隆伯格担任所长。这又引来一场风波。《科学》杂志称,许多人担心,丹麦任命了一个不懂科学的人,将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隆伯格则认为,“如果政治家们愿意倾听,这个研究所将发挥强大的作用”。 关于隆伯格,关于《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争论还在继续。 在2002年3月28日《自然》杂志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的罗杰·皮尔克发表评论说,隆伯格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各种猛烈的批评,而是它有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应当如何影响决策和政治的分水岭。科学问题常常与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有人会寻找对他们有利的所谓“科学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利益。因此,科学家必须分清楚,哪些是分析,哪些是鼓吹,同时在各种事务中发挥积极影响,而不是让科学成为利益妥协的牺牲品。 2002年4月22日,又一个世界地球日,这天美国总统布什手持利斧,以一个环保卫士的形象出现在冰天雪地中,立誓要推动“清洁蓝天”提案的通过。他的老对手、前副总统戈尔却写道,“布什政府一贯都是为了短期政治利益而出卖美国的未来”,“布什政府不惜损害自然环境和公共健康,每天都在采取行动,回报掏钱资助他们竞选的利益集团”。 《寂静的春天》刚出版的时候,蕾切尔·卡逊面临的攻击丝毫不逊于《物种起源》刚出版时达尔文受到的攻击,《时代》周刊甚至指责她“煽情”。蕾切尔·卡逊受到攻击的一个原因是,她的观点侵犯了那些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的人。那么,《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是不是侵犯了那些贩卖环境危机论并从中获利的人?是不是继《寂静的春天》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呢?但是,隆伯格的批评者中,有很多严肃的学者和学术杂志。那么,《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会不会干扰原本正确的环境政策?会不会是一个“伪学者”活色生香的表演呢?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