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读史问道 > 历史中国 > 正文

冤家懂你

2015-05-11 09:39:00    凤凰文化

 

    冤家路窄,可是懂你的往往是冤家。

 

汉瓦换秦砖后的第46年,一个叫刘彘的孩子在秦始皇的冤家刘家降生。此时大汉王朝的黄老政治似乎早已取代了严苛的秦律。殊不知,死去的法家又将迎来重生之日。土包子出身的刘家即使做了皇帝,也仍旧脱不掉乡间的泥腿子气,按照“贱名贵命”的老说法给这个大孙子起了小名彘(猪)。此后的人生证明,这孩子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一头特立独行的猪。他的赫赫武功让中国的疆域再一次空前广大,他的铁骑雄兵将困扰秦始皇多年的匈奴追得远遁欧洲;他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外儒内法的巧妙转换,将秦始皇推崇的法家牢牢固定在了历代皇帝的龙书案头;他推行推恩令、察举制、五铢钱法······一桩桩一件件成就了他“功越百王”的伟业,促成他“为二十四朝之皇帝者”。套用郭德刚的话说,面对汉武帝的所作所为,九泉之下的羸政是羡慕呢?还是羡慕呢?

这个叫彘的孩子长到七岁,父亲给他改名刘彻,彻头彻尾的彻。或许这个字更符合他的性格。他在位54年,穷兵黩武彻底耗尽了爷爷、父亲苦心经营的“文景之治”创下的累累果实;他的冷面寒心让他的皇后、太子以及一干热血忠臣悉数先他而去,用血的代价践行了“伴君如伴虎”的千古铁律;刘彻晚年更有“巫蛊之祸”这样的万人冤案……触目惊心中,羸政是该摇头呢?还是该点赞呢?

想来,秦始皇和汉武帝还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两人如同穿越时空的同一个我,在两个不同的年代,自觉完成着中华历史第一帝国的煌煌伟业。《资治通鉴》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显然是在替他庆幸,他所处的时代比秦始皇优越,他的父祖替他积累的王朝实力远胜秦朝。所以,他成就了当年秦始皇的中国梦。设想一下,如果把刘彻和羸政做一次穿越时空的游戏交换位置,或许“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的,就该是刘彻了。

如果说秦始皇与汉武帝是阴阳相隔的惺惺相惜,那么隋炀帝和唐太宗则像是爱恨交织、没处说理的一对冤大头。杨广和李世民的关系本来就有点让人头晕。杨广的外祖父叫独孤信,李世民的曾外祖父也是独狐信,这样论起来,李世民得叫杨广表叔。可是后来杨广在位时把女儿嫁给了李世民,他又变成了李世民的岳父。

杨广人长得帅,文武全才,人生信条:活着就是折腾。20岁即率军扫灭南陈,统一全国。身为次子,他不甘心做个王爷,杀父弑兄,夺了皇位。面对父亲隋文帝“开皇之治”的累累基业,杨广雄心勃勃,他为自己定的年号叫大业,开科举、修运河、征吐谷浑、征高句丽······一切都朝着文治武功的大业全力冲刺。可惜他时运不济,三征高句丽的巨额军费让他的帝国资金链轰然断裂。看似弹丸之地的辽东城却成了百万隋军死磕不下的铜豌豆,最终变成这个王朝的滑铁卢。杨广的大业在全国性农民起义和诸多臣子的反叛下划上了休止符。杨广折腾的一生没有赢来一个点赞,反倒被亲戚唐高祖李渊给了个“炀”字的谥号。要知道,这可是中国古代谥号中最差的评价:好内怠政曰炀,好外从乱曰炀。杨广死不瞑目了。

“唐剑斩隋公”,李世民是踏着杨广的尸体继续赶杨广的路程。他同样在20岁上下追随父亲起兵反隋,之后东征西讨统一全国。他也是次子,他也不甘心人下,玄武门之变夺了皇位。更有甚者,他篡改史籍,丑化父兄——这一点上李世民比杨广无耻。李世民同样喜欢赫赫武功,他屡屡用兵征突厥、征高句丽,但是他胜利了,尽管胜得伤痕累累。于是他成了四夷臣服的天可汗。民间野史评书里,把杨广说成十恶不赦的昏君,把李世民说成难得的明君。杨广冤哪。凭心而论,他是一个功过相抵的暴君,而非昏君。而李世民,我们认为他的功绩也是基于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三代打下的雄厚国力促成的。而在充分肯定其政治功业的同时,我们对他的人品不耻,李世民算不得正人君子,他只是杨广的2.0版。

历史就是这样无常。你的心思往往只有你的敌人、你的冤家才能读懂。当他砸碎了你的世界后,口口声声说要重建的美丽新世界,恰恰还是你脑海里那个世界的框架。只不过成王败寇,他比你更幸运罢了。再放到大历史的空间里,我们瞬间明白了: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冤家和你都是历史密码的破译者。谁先解开了密码,谁就是那个幸运儿。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