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个别字词出现差错,仍可理解;现在我们面临的,却是基于专业知识的匮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的电脑编辑硬是想当然地为文章作者改字。
近日,我收到某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有些奇怪,翻看目录,知道了该刊设有“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专栏,我的一篇小文《执着地表达我们时代有根的生活》收录此中。此栏文章已在报纸上刊载过,收录于该刊可以理解。
当我翻开正文,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却是《执着地表达我们时代有限的生活》,根和限,一字之差。有根和有限,意思不一样。我当即与该刊编辑联系,经他核对真是错了,他向我道歉并解释说:我们送稿去就是这个题目呀,怎么又错了?以前多次发生这类差错,是电子排版给弄错了。
看来,电脑编辑出错,不是个别、偶然的。
我们进入娱乐和电子时代。利用电脑技术,在图书版式、图像及装帧和速度上引人入胜,内页如照片和文字安排强过前些年按部就班的传统印刷,印刷精美的活页广告上面尽是一些诸如“节日放价(假)”“妆模作样(装模作样)”一类调侃词语。这是电子——现代技术之功。现在的印刷大多是民间化的电脑公司。青年人头脑灵敏,不需要很高的文化,能很快掌握最新的电子技术。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他们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把握商机,在竞争中胜出。但他们可能忽视了,同是民间作坊,同样有着专业和敬业的职业要求。像编印人文学科的书籍,仅有高超的电子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我也参与过某些诗词作品的编辑,有的我还写了序,把诗稿和序送到电脑公司,可印刷出来硬是有着显目的差错。据我了解,校订只是其中小部分的原因,而大多是公司的电脑编辑“自以为是”,他们以当今娱乐时代,新词(如把东西写作东东,把商业广告用语替代汉语语汇)层出不穷导致的随心所欲代替严肃的文字工作,顺手拈来把文稿中正确的字改成错误的字,如迁徙改作迁徒,如火如荼改为如火如茶,还认为无伤大雅。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
如果个别字词出现差错,仍可理解;现在我们面临的,却是基于专业知识的匮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的电脑编辑硬是想当然地为文章作者改字。像开头说的那件事,据我的揣测,原稿和杂志编辑都都确认是“有根”,可电脑编辑硬是改为“有限”。一个作家能够表达的只是“有限”的生活,这编辑大概为我“自谦”着想,而不知道或不愿了解“有根的生活”在文学中的内涵,当然也不理解一个中国作家对语言(汉语)把握和运用的严谨态度。一个真正的作家对祖国语言是敬畏的,他吸纳时代精神气息的同时也保持着文字的根性特征。
当然在我这篇短文所表达的“有根”,是对当下社会处于“无根”而浑然不觉状态的反拨和呼吁。相映成趣的倒是,我所批评的“无根”竟在这次电脑编辑的差错里得到了印证,就是说,包括电脑编辑——许多在电脑中讨生活的文字编辑,他们以一种“无根”的姿态来应对自己的职业,倒把自己的草率从业机敏做事认为自己专业和敬业,这是在文字编辑上表现出来的时代错愕。以假代真、以错为对、以虚无代事实,也就是“失根”,正是我们时代必须正视的错愕。
电脑编辑取代传统编辑不可逆转,但传统编辑对文字(汉语)的敬畏和对专业的恪守,应该延续下来。这就意味着,市场化电子时代的编辑出版应该建立在专业和敬业上,才能在延续汉语生机中健行走远。这又涉及电子出版印刷专业化这一社会化话题了,这对大大小小的电脑公司是一个所必须正视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