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现代性”
明朝是在蒙古势力衰落时建起的一个王朝,它本质上是汉族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结果。当中国从已经四分五裂的元朝帝国独立出去时,它就取得了和莫斯科俄国(Muscovite Russia)和什叶派波斯(Shi’ ite Persia)等其他继承国一样的地位了。无疑,现代国家是在19世纪才开始出现的。但是,因为“现代”一词本身是个相对的概念。今天的中国、俄国和伊朗并不是纯西方发展模式下的产物,而是在蒙古统治结束后重新出现的传统“身份”基础上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1271—1368 年)结束了中华大地皇族统治所造成的长期混乱局面,并借此再度统一中国,建立起强大的中华帝国。中华帝国的帝国霸业建立之初要从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算起,隋唐时期(581—907年)中国的帝国霸业得以二度复兴。当唐代帝国于775 年解体后(正式结束是在907年),中国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过渡期,直到960年宋朝建立后方才重新统一。然而,宋朝未能建立起一个完全统一而强大的帝国。相反,它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与周边那些实力强大的汉化契丹人、西夏人和金人的政权共生共存。宋朝被金人灭亡后,宋室皇族又重新在南方建立了一个新政权。新政权变成了一个以商业为主体的政权,它过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垄断和税收,仅向海洋贸易征税一项就为政府贡献了多达百分之二十的现金流。此外,由于宋朝与外来种族进行着不间断的冲突和战争,一种类似于现代民族主义的情绪开始在宋朝民众中间逐渐形成。宋朝还发明了印刷术,新的印刷文化逐渐兴盛起来。有些理论家认为,这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最后,有些学者也发现宋朝时中国就出现了“工业革命”的萌芽。
《元世祖出猎图》中骑黑马、穿白裘的忽必烈
元朝:真正的“中华第三大帝国”
从我们的视角看,所有这一切“现代性”看上去都是那么具有诱惑力。无论怎么看待宋朝,说它是在初尝现代性也好,说它是一个失败的帝国也好,归根到底它毕竟还不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三大帝国。中华第三大帝国应该是元朝,因为它恢复了天朝对东亚和亚洲腹地的控制权。
虽然表面上看,元朝对中国产生了反常的影响,但事实上,它还是遵循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其中的表现之一便是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这一特征即使在疲弱的宋朝也非常明显。宋朝重新调整了职官制度,地方官员成了京都官员,但他们也“熟知”地方事务。元朝更进一步,把省和区变成了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即“行省”。正是在元朝这段“外族人”统治时期,北京方言成了全国的官方语言,为中华民族语言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同时,蒙古人的统治也是世界性的。成吉思汗打下的江山在忽必烈治下四分五裂,虽然忽必烈仍然在名义上保留着大汗的称号,但事实上,他对蒙古所占领土的控制力已经大大减弱了,甚至连亚洲腹地都不能很好地控制了。但是,蒙古人在他们治下的中华大地上不仅起用汉人做官,而且也任用中亚或欧洲人来统治汉人。正是元朝与波斯的联系才使得宋朝与西亚地区一直以来的频繁的国际贸易得以持续活跃。
事实上,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从唐代到明初都未曾间断。唐朝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那里不仅有聂斯脱利派(景教)基督教堂(Nestorian chapels)、索罗亚斯德(袄教)庙宇(Zoroastrian temples)和犹太会堂(Jewish synagogues),还有为数不少的日本留学生。甚至在当时南部的港口城市广州还有一块规模不小的阿拉伯殖民地。
宋朝末年,安抚沿海制置使蒲寿庚就是阿拉伯人。蒲寿庚所辖舰队和锚地在福建泉州。南宋首都临安陷落后,这支海军就成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海上力量。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郑和祖上原为中亚人,早年移居到中国后在蒙古人新征服的云南政府里为元朝统治者服务。明朝军队攻占云南时(1381—1382 年),郑和还是个孩子,他被明朝士兵抓住后处以宫刑。虽然郑和是穆斯林,但这并未妨碍他的仕途升迁之路,最终他被永乐皇帝任命为三宝殿内官监太监,并代表朝廷掌管明朝著名的远洋船队。由于种种原因,明初的这种开放态度并未持续下去。当蒙古外族统治结束时,元朝对中亚及其他外域地区的统治也随之结束。蒙古人的后裔变成了中国人,有些人成功地当上了政府官员。但是,元朝实行的三驾马车政治制度,即一个蒙古人加一个中亚人,再搭配一个中国人组成执政的制度,也自然随着汉族人入主朝政而宣告结束。元朝的统治策略与蒙古人口的数量有关。当成吉思汗刚刚开启他的帝国梦时,蒙古人只有区区约百万。
《皇极侍班图》中的明代皇极殿
明朝的排外行为及其悖论
不同学者间对明朝排外行为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些学者认为,明朝并不想像蒙古人和满人那样建立一个庞大的天朝帝国,他们一开始就只是想建立一个较小的汉族王朝。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明朝初年,元朝还没有被视为一个外来的独裁政权。他们指出,忽必烈汗仍然受到明朝统治者的尊敬,被看作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有一件事情确凿无疑,明朝虽然把蒙古人赶回了北部大草原,但并没有把他们从那片地区上消灭,也没有剔除这一潜在威胁。明中期后,这些游牧民族和边疆少数民族又把明朝帝国放在了防御位置上,他们的恐华心理又开始盛行。
事实上,明朝所遭遇到的悖论与下面的问题有关。明朝从蒙古人手里继承了一个复兴的中华帝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汉人以狭隘的“汉家天下”的名义把中华帝国变成了一个汉人王朝。这样,到明朝中期时,汉人把宋朝时汉人具有的“民粹主义”排外情绪重新唤起。宋、明两朝均可见各种抗元、抗金和“抗倭”的故事。终于,在20世纪,满人让满怀汉家天下观念的汉民族知道了民族共和的新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