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视轩冕,尘视金玉”
《通书》即《易通》,是周敦颐解释《周易》的著作,与其《太极图说》互相沟通,密切联系。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认为,虽然人同万物一样,也是在宇宙发展过程中由阴阳五行之气结合而产生的,但“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就是说,人同万物又有差别,那就是人是由阴阳五行之气中最精粹的部分构成的。因此,人不仅具有形体,而且还具有精神和知觉作用。这样,才有了各种善恶之分的人事活动。所以,“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即由于人们有了善恶之分,因此圣人就制定了“中正仁义而主静”这样一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所谓“主静立人极”的人生标准,教人们为善去恶。对于这个理论,周敦颐在他的《通书》中,又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补充和发挥,从而形成了他的比较系统的道德修养论。
周敦颐在《通书》中主要阐明了怎样成为圣人?即他把圣人作为道德修养完善的最高目标。
第一,他认为,“诚”是做圣人之本。把“诚”作为其道德哲学的基本观念。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作为圣人根本的“诚”,是从“乾元”、从天而来,所以它是人性所固有,是“纯粹至善”的。周敦颐还认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就是说,人的仁、义、礼、智、信所谓“五常百行”,都是“诚”的体现,都离不开“诚”,否则,就会走入邪路。那么,进一步说,到底什么是“诚”呢?在周敦颐看来,“诚”的内容包括“静虚”、“无思”、“无为”等。“静虚”,就是“寂然不动者,诚也。”做到没有欲望、念头萌动时,则正直公道而无私,这是“诚”的主体,所以称为“诚”。“无思”是“诚”的一种境界。“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无思”并不是“不思”,而是无心而思,使念头萌动,纯正无私。这是周敦颐把《易传》中“无思”的学说,解释成为成圣人的修养方法。“无为”则是“诚”的目的。“不善之动,妄也”,“无妄则诚矣。”“诚无为,几善恶。”就是说,“诚”是无为的,而“几”则有善有恶。如果念头萌动时,无思无欲,不受外物的诱惑,便有善而无恶,行为自然就符合“仁义中正”了。因此,总起来说,“静虚”、“无思”、“无为”的“诚”是做圣人的最高精神境界。
第二,“仁义中正”是做圣人的基本内容。周敦颐认为,当人活着的时候,头等重大的事情,是学做圣人。学什么?“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他认为,在“五常”之中,“仁”、“义”是关键,而“仁”又是“五常”之首。如果说“仁”是较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伦理规范的话,那么,“义”则居第二位。所以,他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无“仁义”,则“人道”不立。具备了“仁”与“义”的道德伦理规范,其他道德规范也可以包括了。此外,周敦颐还非常强调“中正”。他认为,恶就是人在行动中背离了“诚”,离开了“中道”。所谓“中”,就是“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既有中和的意思,也有“允执厥中”的意思。所谓“正”,即是“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既可以作端正讲,也可以作中正而无邪的意思。总之,所谓“中”、“正”,就是指人们的言行要端正,要完全符合仁、义、礼、智、信五常的要求,这就是合乎“中道”。否则,“匪仁、匪义、匪礼、匪智、匪信,悉邪也。邪动,辱也。甚焉,害也。故君子慎动。”当然,他所提出的这一套“圣人之道”,无疑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第三,“无欲”是做圣人的要旨。周敦颐继承古代儒家“中庸”、道家“清静”、佛教“寂静”的思想,提出了“主静”的学说,来作为封建道德的修养方法。何谓“主静”?周敦颐回答说:“无欲故静”。他还说:“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学做“圣人”的要旨是“无欲”。“无欲则静虚动直”,反之,有了“欲”,心使不能“虚”,不能“明、通”;行动便不能“直”,不能达到“公、溥”,即公正无私。周敦颐认为,人只要做到了“无欲”、“静虚”、“动直”,便进入“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的思想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