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读史问道 > 文明之路 > 正文

“思想”是什么?

2013-11-04 13:44:00    爱思想

  平素人们谈及诸如哲学家、艺术家、政治家、文学家等人类那些“智慧的头脑”时,总要涉及其“思想”如何如何。不过,当人们谈论其思想时,却往往忘却“思想”本身,甚至缺乏对思想自身的思索和深层追问,如:何谓思想,它究竟如何发生?

  

     如何界定思想

  

  关于思想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诸种解释,总体而言,偏重于思想的外延解释,而对于其内涵,尤其作为支撑起思想家存在的思想之内涵的解释,则未免显得单薄。即使有所涉及,也仅仅停留于“引用性”的解释。如所谓“思想即理性认识”的解释——无论《现代汉语词典》还是《辞海》皆引用“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来进行解释,并将其表述为“正确的思想来自于社会实践,是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而形成的”。

  

  稍加揣摩,当知这种解释存在着某种“错位”,因为它试图用对比的方式(与感性认识对比)说明“正确思想”的来源,但没有指向思想本身,没有阐明思想的本质属性。更何况,把思想仅仅解释为“理性认识”,亦未必契合思想本义。

  

  我们姑且回到“思想即理性认识”这一涉及思想内涵的解释上来,“理性认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思想?答案是否定的。毋庸置疑,科学知识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然而知识本身却未必属于思想。倘若如此,凡是学过自然科学的人都“有”思想了。又则,上述解释中的“理性认识”,固然是针对感性认识而言,但就哲学角度而言,与理性认识相对的除了感性认识这一“认识范畴”外,还有理性与非理性这一对“思维范畴”。

  

  若按照上述标准,那么“非理性”似乎就不能属于思想的范畴了。而事实却未必如此。我们知道宗教思想大多属于“非理性”的范畴,然而宗教无疑属于思想,甚至称得上伟大的思想。上述将“思想”仅仅定位于理性认识的解释,似乎有排除“非理性”思想的嫌疑。至于《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上关于思想的其他解释,如将“思想”解释为思念、想念或想法等,则纯属词汇意义上的用法,这里不做过多讨论。

  

  那么,思想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以肯定的方式给思想直接下定义,本身就是很麻烦的事。我们可尝试将与思想有关的主要元素,如逻辑、理性思维、主体、实践、体验、创新、体系等要件作一扼要分析,试图用“肯定—否定”的方式去“切近”思想。

  

  思想无疑需要逻辑,但逻辑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并非意味着思想;思想需要理性思维,然而理性思维的对象及成果未必都能达到思想的高度;思想需要从主体(人)中流出,需要主体创造,但从主体中“流出”和创造的并非都是思想——如高楼是由工程师和建筑工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然而建筑工人乃至建筑师并不是思想家;思想要讲究体系的自洽性,但谎言也能自圆其说;思想最终需要能付诸实践,至少能付诸体验(即便是神秘的体验,如宗教体验等),否则就沦为痴想、梦想,然而能付诸实践的经验乃至本能未必等同于思想;思想需要灵感,但不着边际的空想、梦想不过是痴人说梦,距离思想仍有距离……

  

  通过上述粗浅探讨和“肯定—否定”的分析,我们大致描述出思想应具备的要素并大致形成思想的“轮廓”。笔者曾尝试着将思想表述为“理性主体在客观事物(知识)的刺激下,借助逻辑所形成的,能导致实践意向,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产物”。但偶然一次机会,读到马一浮先生对思想所下的定义,不由拍案击掌,服膺于心,遂放弃自己所下的定义。

  

  思想是具有创造性的体系

  

  《泰和宜山会语》中,马先生明确指出:“……文化根本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不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体系,名为思想。”笔者以为,此定义有下列精当之处。

  

  其一,理清了思想与知识的界限,避免将外在知识误读为思想。外在的知识(闻见之知)不是思想,倘如此,凡能学习、有知识之人皆有思想。

  

  其二,强调思想的内在性。思想必须是自己体认出来的,思想可以包含知识,但这种知识必须是“入心”的,须经过“涵泳”体认(察)出来,而非外在的言说。

  

  其三,强调了思想的“实践”的可能性。思想从内心流出,其实意味着思想自身的“实践性”、体验性(宗教中的神秘体验,亦类此)——至少思想必须能影响人,假若一种思想永远无实践、体验的可能性,思想则为空想、幻想而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四,强调思想的体系性。思想必须是一个体系,而非“火花式”的感悟。无疑,体系的构成凭借的乃是理性的思维逻辑能力。表面看来,中国先哲的思想多为格言式的“火花”,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先哲的“火花”实则笼罩于一种隐秘的体系之下——“生命的有机哲学”体系,只有在此背景下,才能理解其思想的丰富内涵。

  

  其五,强调思想的圆融性。思想是一个体系,且这个体系是圆融贯通、圆满自足的,倘若知识不能贯通,矛盾重重,则非思想。此外,此定义实质上亦涉及思想的创造性,既然强调了“内在性”,而内在的融会贯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创造。由此可见,马一浮对思想的定义基本囊括了产生思想的最重要的元素,且内涵深邃,非学养深厚、独具慧眼者不能为之。

  

  行文至此,我们对思想的含义乃至思想的发生基本有一个了解。尚须声明的是,马一浮乃站在文化立场,以传统的认知方式在思想的内涵上给出一个精辟的定义。事实上,我们还可从哲学的角度对“思想的发生”进行深入探讨,德国现代大哲海德格尔可谓对“思想如何发生”(“思”)进行哲学追问的第一人。虽然他一反传统,但其对“思想”的探讨、挖掘却极其深刻且极具启发性和趣味性。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