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首字是一个“人”字,“人”在这里似只是一般用法,指“别人”,但在孔子以及整个儒家思想中,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人”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105],许慎一方面是名文字学家,另一方面亦是一名经学家,故《说文解字》对一些字的解释,可看作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孔子以及整个儒家都主张以人为本。孔子反对商周遗留下来的残酷的人殉制度,而且就连有的地方以俑(木或陶制成人形)来代替活人殉葬,也抨击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106],家里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知道了此事急问“伤人了吗?”但没有问到马:“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7]曾子[108]曾听孔子说道:“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没有比人更重大的了。”[109]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具有革命性的贡献就是凸显“人”的本位与价值,主张“不语怪、力、乱、神”[110],“未能事人,焉能侍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111],这一点,就连对孔子颇有微词的鲁迅也不得不承认:“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112]。在“人”观念的基础上,孔子建立了其思想中最核心、也是最具创新性与革命性的观念“仁”。孔子认为,“仁”者“爱人”[113],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4],在孔子思想润泽下的历代儒者,都从“人”的角度来解释“仁”,《中庸》认为:“仁者人也”[115],《说文解字》认为“仁”是“亲也。从人二。”[116]
“知”与“智”都写作“知”是中国古代一个有丰富文化信息的现象。对于知与智(写作“知”)的关系,《论语》中的一句话可以略窥一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智)。子曰:‘知人。’”[117]这里,孔子把知(zhī)人称作知(zhì,智),表明在儒家心目中对“为人处事”、人伦政治能力的看重,这也是中国文化侧重人文智慧、侧重人与人之间的知(zhī),而非侧重科学知识、侧重人与自然之间的“识”的整体文化特征的一个体现。孔子“患不知人”[118],把知人当作智,要求自己知人,但是他并不要求别人非要知道、了解自己,当别人不知己时,没有丝毫怨心,这可以说是对人对己采取了双重标准、双重口径,这种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孔子的话来说,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119],如果不揭示出这一层内涵,当代人很难深刻理解孔子“人不知而不愠”的伟大之处!
与“乐”、“说”是多音字不同,“愠”只有一个读音yu,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少,在3章中出现了3次。《说文解字》对“愠”的解释是“怨也”。[1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常被理解为“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但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清代经学家毛奇龄在《四书賸言》中认为:“《论语》‘人不知而不愠’,孔疏原有二义:一是不知学,一是不知我。今人但知后说,似于本章言学之意反未亲切。”[121]杨伯峻先生认为,“人不知”若译为“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比较牵强,此句与《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22]的精神相同,所以仍照一般的译法。[123]“知”后宾语的省略,的确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谜题。在《论语》诠释历史中,“不知我”的传统译法占据主流,本文依旧采用主流理解,对“不知学”的译法持“多闻阙疑”[124]的态度。
皇侃[125]在解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认为,“‘古之学者为己’[126],已得先王之道,含章内映,他人不见知而我不怒也”[127];尹焞[128]认为,“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129];朱熹认为,“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及人而乐者顺耳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130]皇侃、尹焞、朱熹的解释主要立足于《论语》首句,下面联系孔子的生平来进一步阐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深意。
孔子30岁创办私学,51岁在鲁国出仕,52岁升任大司寇,因政治主张无法在鲁国推行,55岁辞官,开始了历时14年的“周游列国”。期间,积极推行自己“正名”[13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132]等政治主张,但未被各国采用。而且,在晋卫边境被围困于匡地,在宋国险遭司马桓魋杀害,在陈国“绝粮,从者病,莫能兴”[133],在郑国“与弟子相失”[134],被郑国人形容为“累累若丧家之狗”[135],可以说,在政治方面,孔子是不得志的。这种不得志的背后,是一种落寞,是时人特别是统治者对他的不了解、不认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摆在了孔子及其众弟子面前,如果超脱不了这个人生困境,“乐以忘忧”[136]显然无从谈起。而孔子以“求诸己”[137]的人生态度妥善地化解了这一矛盾。当能力、品格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没有“愠”,没有抱怨命运不公,对他人、社会产生怨恨心理,在他看来,“在家无怨、在邦无怨”[138]正是“仁”的体现。孔子自勉并鼓励他的学生,当别人不了解你时,你不怨恨、生气,就是一个君子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39];不忧虑没有职位,忧虑没有任职的本领,不忧虑没有人知道自己,追求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品格):“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40],终其一生,他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41]的使命感,“自强不息”[142]、“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与广阔胸襟,“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守护着自己的激情与理想”[143]。
“君子”是孔子以及整个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在孔子之前,“君子”与本章开头讨论的“子”类似,指的是一种社会地位、阶层,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萧公权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写道:“君子一名,见于《诗》、《书》,[144]故非孔子所创。其见于《周书》[145]者五六次,见于《国风》、《二雅》者百五十余次,[146]足证其为周代流行之名称。惟《诗》《书》”君子“殆悉指社会之地位而不指个人之品性。即或兼指品性,亦兼地位言之。离地位而专指品性者绝未之见。孔子言君子,就《论语》所记观之,则有纯指地位者,有纯指品性者,有兼指地位与品性者。”[147]孔子虽没有做到完全依据道德品性来使用君子这个称谓,但他赋予了君子极强的道德内涵,“旧义倾向于就位以修德,孔子则侧重修德以取位”[148],侧重修德以取位的君子“是个质的概念,是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政治领导而不断地专注于自我成长的人”[149]。在道德、品行意义上的“君子”、“小人”之辨是孔子非常看重的,他教育弟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5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51]。“君子”不但与小人有明显的区分,而且,是“仁”的追求者,“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52],“仁”和“君子”相互交叉,构成了“成圣”过程的两个方面[153]。而“圣”则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最高的人生境界,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正因为难达到,所以孔子才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154]“君子”则既具有脱离“小人”的高尚性,又具有比“圣”人低一个层次的易实现性,因此,它成为了儒家理想的大众人格代名词。孔子的“君子”观念在仍具有强烈的贵族世袭传统的东周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孟子顺着孔子的新方向,进一步提出了“人爵”、“天爵”的区分,他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称为“天爵”,把“公卿大夫”成为“人爵”。[155]到如今,“君子”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与社会身份、地位无涉的道德概念,成了“人格高尚的人”[156]的代名词,观念的转换总是一步一步进行的,而转折意义上的关键一步,得归功于孔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君子”显然是指品行、修养意义上的,“人不知而不愠”即可被称呼为“君子”这一过去只有贵族才享有的尊贵称号,这不是思想革命又是什么呢?如果说《论语》首句是个小故事的话,情节主要是这样的:主人公以“志于学”始,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所“学”,与朋友切磋共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他并没有灰心、抱怨,而是以坚韧的毅力继续坚持,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名“君子”。这显然是一个励志故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给我们诸多启示。第一,作为一个人,应该懂得“人”在天地之间的尊贵与尊严,所谓“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157],尊重自己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8]给他人以同样的尊重。无论是整个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还是单个人的做人、做事,都应有以“人”为本、人本身即是目的与价值的理念,不应该以任何借口把任何人当作工具,正如康德[159]所言:“你要如此行动,即无论是你的人格中的人性,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你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当作目的,绝不仅仅当作手段来使用。”[160]在此基础上,还应追求“仁”,因为“仁”与“人”结合的“君子”是比普通人更高的一个层次。“人不知而愠”依旧是人,但却不是一个“君子”。“仁”“从人从二”的字源表明,“仁”的实现必须落实于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有两个人才有可能“仁”,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也就谈不上什么“仁”了。所以,追求“仁”,还应像儒家一再倡导的那样,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不是把自己看作一个完全独立、自足的原子个体,而是把自己看作与他人的一种“共在”,不是把社会性当作一种枷锁,而是当作成“仁”之路。其实,不是乐于,而是我们无法不过群体性生活。第二,从“学”来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61]真正的“学”是为提高自己,而非追求名声、炫耀于人,所以,别人的知与不知都不应成为自己好“学”不好“学”的理由,更不应该因此而心理不平衡或生怨气。第三,一些人总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但却从不“患不知人”[162],更不会把“知人”[163]称作智,因为他们只把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当作“智”。在某个技术岗位上他们可以干得很好,但是在个人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中,他们却“偷懒”,既不“患不知人”,也不努力去“知人”,对于他们,花一个月的时间去解决一个工作难题与花一个月的时间去用心了解自己的亲人相比,前者往往是“不知不觉”就做出的选择,发生的次数与可能性远多于后者,虽然亲人通常比工作中的问题要重要的多!第四,“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64]的千年叹息依然穿梭于现代的车水马龙间,大变革时代出现的激烈竞争,价值观多元,造就了大量的怨男怨女。如何能“远怨”呢?儒家认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65]这是“人不知而不愠”背后的伟大胸怀,也是儒家立身处世的一个原则。
四
前文已经得出,“说”、“不愠”都可以归结为广义的“乐”。因此,“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可以说是儒者的“三乐”。“学而时习”前面省略了主语“吾”(我),“自远方来”的主语是“朋”(志同道合的人),“不知”的主语是“人”(别人),而“说”、“乐”、“不愠”的主语则都是“吾”(我),这表明,儒者与自身,与特殊意义上的他人--“朋”,与一般意义上的他人--“人”共处时是和谐的。《论语》首句可以说都是在言生活之“乐”,是在说君子是一个乐观的、快乐的、幸福的人,是儒家生活之“乐”的“宣言”。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人生经历,可谓生活“小事”,《论语》从此讲起,且采用反问的语气,叫人自己去体会,此种讲法,表现了儒家思想的亲和性与立足日常生活的生活性。
正如前文所讨论的那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至少包含了以下儒家重要观念:“学”、“时”、“习”、“说”、“朋”、“远”、“乐”、“人”、“知”、“愠”、“君子”,对这些观念予以深入剖析,进而引出、辐射出了“思”、“教”、“行”、“绎”、“友”、“群”、“文德”、“仁”、“智”、“怨”、“小人”、“圣”等重要观念。如下表所示:
生活之“乐”
生活情境具体的“乐”体现观念引出观念
学而时习之说(悦)学、时、习、说思、教、行、绎
有朋自远方来乐朋、远、乐友、群、文德
人不知而不愠不愠人、知、愠、君子仁、智、怨、小人、圣
由上表可知,《论语》首句不但是儒家生活之“乐”的“宣言”,而且,其直接包括的观念与引出、辐射出的观念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观念群,这个观念群涵盖了《论语》以及整个儒家的三大核心精神--仁、学、乐(lè),以及“时”、“君子”、“思”、“行”、“群”、“智”、“圣”等基本精神。《论语》首句既具有乐曲前奏般的引导性与亲和性,又具有启示话语般的主题性与纲领性。朱熹认为,“今读《论语》,且熟读《学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余自易晓”[166],其实,何需《学而》一篇,只需深入理解《论语》首句就能把握《论语》思想的主旨与“真精神”。《论语》首句就是一部“微《论语》”。
注释:
[1]通“悦”。
[2]《论语·学而篇》。
[3](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234页。
[4]马融(79-166),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
[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页。
[6]《白虎通》,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由皇帝亲自主持,在洛阳白虎观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经学讨论会,会议成果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一书。《白虎通》是当时官方对经学的标准答案,影响深远。
[7](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8页。
[8]《古代汉语词典》“子”字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068页。
[9]“子曰”乃《论语》通用的句首词,简单地翻译成白话就是“夫子说”、“先生说”、“老师说”,故未把“子”与“曰”当作《论语》有实际意义的首字。
[10]数据来源于《论语译注·论语词典》,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8页。
[11]《论语o阳货篇》。
[12]《论语o卫灵公篇》。
[13]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
[14]《论语o公冶长篇》。
[15]《论语o述而篇》。
[16]《论语o为政篇》。
[17]《论语o述而篇》。
[18]《论语o述而篇》。
[19]《论语o为政篇》。
[20]鲍鹏山:《孔子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1]《论语o子罕篇》。这句话是孔子的自述。此处的“贱”指社会地位低下,没有道德贬义。《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贫且贱”,与此处用法相同。--笔者注。
[22]鲍鹏山:《孔子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3]《论语o公冶长篇》。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478-1480页。
[25]梅萌主编:《汉语成语大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699-1701页。
[2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27]《论语o卫灵公篇》。
[2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
[29]“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论语·先进篇》)。
[30]《论语o卫灵公篇》--笔者注。
[31]《论语o为政篇》中,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笔者注。
[32]出自《大学》。--笔者注。
[33]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页。
[34]“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韩非子o显学》)。
[35]“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佣俗。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荀子o非相》)。
[36]“弟陀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荀子o非十二子》)。
[37]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笔者注。
[38]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页。
[39]北宋大儒程颢、程颐门下四名学有成就的弟子的合称。
[40]“齐”通“斋”,指类似斋戒时庄敬、肃敬的样子。--笔者注。
[41](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42]如《论语·阳货篇》中的“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43]《论语o述而篇》--笔者注。
[44]《论语o雍也篇》--笔者注。
[45]《论语o先进篇》--笔者注。
[46]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页。
[47]《论语o学而篇》。
[48]《论语o乡党篇》。
[49]《孟子o万章下》。
[50]《孟子o万章下》。
[51](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52](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5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o宪问篇》)
[54]《大学》。
[55]《论语o述而篇》。
[56]《论语o雍也篇》。
[57]《论语o述而篇》。
[58]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页。
[59]《论语》有20“篇”,每“篇”又有若干“章”。
[60]《论语o阳货篇》。
[61]《论语o子罕篇》。
[62]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8页。
[63]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页。
[64]鲍鹏山:《论语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4页。
[6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8页。
[66](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5页。
[67]《论语o阳货篇》。
[6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5页。
[69]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70]鲍鹏山:《论语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页。
[71]张燕婴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1页。
[72](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7页。
[73]“阮元《论语校勘记》:郑氏康成注此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是旧本皆作‘友’字。”(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页。)
[74]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页。
[7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页。
[76](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77]《论语o颜渊篇》。
[78]《礼记o学记》。
[79]子夏姓卜名商。
[80]卫灵公夫人。
[81](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页。
[82]“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篇》)。
[83]《论语o学而篇》。
[84]《孟子o告子下》:“亲亲,仁也。”
[85]《论语o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6]《论语o子路篇》。
[87]《论语o季氏篇》。
[8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1页。
[89](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90]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页。
[91]《论语o里仁篇》。
[92]《周易o系辞上》。
[93]《礼记o檀弓上》。
[94]《礼记o学记》。
[95]“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经·阳货篇》)。
[96]鲍鹏山:《论语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9页。
[97](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页。
[98](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99]康有为著;楼宇烈点校:《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
[100]鲍鹏山:《论语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01]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o读书o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页。
[102]《论语·公冶长篇》。
[103]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o读书o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页。
[104]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页。
[10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65页。
[106]《孟子o梁惠王上》。
[107]《论语o乡党篇》。
[108]孔子的学生曾参。
[109]《礼记o祭义》:“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
[110]《论语o述而篇》。
[111]《论语o雍也篇》。
[112]鲁迅著;来凤仪选编:《鲁迅杂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113]《论语o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14]《论语o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15]《中庸》。
[11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65页。
[117]《论语o颜渊篇》。
[118]《论语o学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9]《论语o卫灵公篇》。
[120](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11页。
[121]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页。
[122]杨伯峻此处出现了错误,此句应在《卫灵公篇》。
[12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页。
[124]此成语出自《论语·为政篇》:“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论语·子路篇》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与它的精神类似。
[125]皇侃(488-545),南朝梁儒家学者,经学家。
[126]《论语o宪问篇》。--笔者注。
[127]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页。
[128]尹焞,宋代著名学者,程颐的学生。
[129](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130](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页。
[131]《论语o子路篇》。
[132]《论语o为政篇》。
[133]《论语o卫灵公篇》。
[134]《史记o孔子世家》。
[135]《史记o孔子世家》。
[136]《论语o述而篇》。
[137]《论语o卫灵公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138]《论语o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39]《论语o学而篇》。
[140]《论语o里仁篇》。《宪问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与此处意思相近。
[141]《论语o泰伯篇》。
[142]语出《周易o象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43]鲍鹏山:《孔子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44]《诗》指《诗经》,《书》指《尚书》。--笔者注。
[145]《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笔者注。
[146]《诗经》分为《风》(《国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包括《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即萧先生所说的《二雅》。--笔者注。
[147]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148]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149](美)安乐哲(Ames,R.T.)等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
[150]《论语o里仁篇》。
[151]《论语o卫灵公篇》。
[152]《论语o里仁篇》。
[153](美)安乐哲(Ames,R.T.)等著;蒋弋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
[154]《论语o述而篇》。
[155]《孟子o告子上》。
[15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14页。
[157]《礼记o祭义》。
[158]《论语o颜渊篇》、《论语o卫灵公篇》。
[159]康德(1724-1804),德国著名哲学家。
[160]康德著;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161]《论语o宪问篇》。
[162]《论语o学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3]《论语o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164](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
[165]《论语·卫灵公篇》。
[166](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