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读史问道 > 文明之路 > 正文

吴祚来:儒的国:天道仁政(下)

2013-07-11 17:12:00    阅想网

 

孔孟
 

 

  如果说孔子还是一位面向君王的劝善者,而孟子则是在对话失败后,对君王们采取蔑视而带有威慑的政治哲人。孔子希望得到更多的与君王们的对话机会,而孟子与君王们的多次对话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所以开始主张人民暴力,以抗衡君王的暴政。孔子有寄望于君王的梦想,孟子呢,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更强调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强调接受苦难与磨难,以践行天意大任。

  

  天、天命、天意,在孔子与孟子话语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有一种模糊的无意识地认定,对天有一种敬畏,但没有将其纳入到自己的哲学理论范畴中,使其具备生命之上的神圣价值。这也是由于孔孟的现世主义的人本精神。尽管孔孟没有人格化天意,孔子更是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但在生命之上,孔子与孟子都有着神圣的价值追求,而这些价值追求,体现人的尊严与人的价值,如果人失去这些价值,人的生命就没有意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生命不仅仅是饮食男女,那是自然生命,人的社会生命在于社会价值,如果没有社会价值,就没有人的尊严,生命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核心,在孔子看来,是仁爱,如果能成就人世间的大爱,那么生命失去了,也实现了生命的价值,而在孟子看来,核心价值是正义,如果实现了人类正义,为人间正义而献出生命,生命的价值也得以实现。

  

  孔子、孟子奠定了儒家伦理原则与价值体系,这些价值体系一头在天(天道),一头在人的内心(良心),这些伦理原则必须人人遵守,所以,它也就成为统治者的政治伦理原则。儒家不是没有平等的意识,而是等级化之后的平等或互相尊重,君与臣是不平等的,父与子也是不平等的,但这并不意识着,君可以欺侮臣,或父可以虐待子,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为仇寇(孟子),孟子所言与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一致性,一是承认社会角色差异,但,有威权者,不能凌驾于其它人之上,做君的应该按照君王的道德要求自己,如果君王视百姓如草芥,百姓必然视君王如侵犯者。

  

  只有儒化道德一种方式可以约束。人们自下而上的力量,除了议谏讽喻这种语言的方式,就只有推翻一途。

  

  老子提前说出了儒家的问题: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了,人们不能按天道精神来生活与行动,就只有借助于德,即仁义的力量,当仁义的力量无法彰现,就只能用礼乐的方式,礼崩乐坏之后呢?就只有天下大乱,社会重新进入丛林状态。

  

  大道在哪里?大道即天道。天道上空虚的,人心也是无法实证的,儒家最终选择的政治概念,就只有礼乐或礼仪了,甚至礼器,也成为儒家的政治道具。而这一切,都被冠以“仁政”或者为了达到仁政的政治目的。

  

  仁政与宪政有什么区别呢?仁政是爱的政治,是从政治伦理出发,从君王内心出发,而宪政呢,是从政治律法出发,并落实有制度上。仁政,主体在君王,自觉性也在君王,宪政,主体或主权在民,自觉性在公民社会。仁政,德在前法在后,宪政,法在前,德在后。

  

  儒家道家都遵守天道,道家倡导的是天道无为,君无为,民有为,政治就是无为而治,而儒家的天道政治则是有为而治,孟子就提出了政府救灾的义务,甚至抚养孤寡老者的责任,如果当政权荒淫无道怎么办?那百姓就有替天行道的权利,老子在天下无道时,出函谷关不回头,孔子则天下无道而乘桴浮于海,但孟子则认为,百姓有革命权,如果把邪恶的君王杀了,那杀的不是君王,而是独夫民贼。

  

  天道政治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先承认君王政权的合法性,似乎是天意决定的,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你,你就行仁政,通过行仁政,体现你的合法性,在整个政权执政过程中,臣民们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不可能有强有力的制约,使公权力被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仁政与宪政的根本不同。

  

  宪政首先在通过制度法规来确定政权的合法性,一个执政者的合法性,不是天意的选择,也不是历史的选择,而是民意,民意不是口头上被代表的民意,而是用选票计算出来的民意,民意的授权,民意的代表,通过宪法确立的制度,使当权者在制约中,行使权力。而权力是服务性的,不是为了实现当政者自己设定的某种政治意志或政治目的。

  

  仁政的背景不是民宪,而是“天宪”,尽管儒家也讲求天意自我民意,天听自我民听,但这样政治伦理语言,只有一定的劝善作用,而无法形成真正的制约作用。天宪的宿命是“口含天宪”,朝廷的圣旨就是天宪。因为君王是天子,可以行使天的意志。

  

  在儒家的圣经里,君王只有遵天道行仁政,才是治国之正道。

  

  我不遵天道,不行仁政,你又能拿我有什么办法?只有诛杀独夫,或者推翻一个王朝,来解决君王不遵天道不行仁政的问题。儒家天道仁政,从天意到民心之间,是两个极端,几乎没有民心与天意博弈的可能,但宪政则用分权制度,来使政治过程复杂化,政治过程是博弈过程,协调过程与妥协过程,它有效避免了两个极端,仁政的价值体系是仁义礼智信、格序是天地君亲师,而宪政则更新了政治伦理价值体系,遵循的价值则是民主、自由、平等、法治、责任、博爱、宽容等概念。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