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电影百科 > 正文

谁在冷落艺术片

2008-05-13 20:29:41    周黎明/新京报

编者按:商业片的欣欣向荣,艺术片的走势低靡,不得不说,我们还不够会“赏”电影。

王小帅的《左右》和顾长卫的《立春》相继遭遇票房滑铁卢。把这一现象跟前几年贾樟柯作品的命运联系起来,再比较一下中国电影长势喜人的总票房,不难得出结论:中国观众有意冷落艺术片。

为艺术片呐喊的声音,从媒体到各种论坛,可以说声势浩大。为什么会有这种叶公好龙的现象?首先找内因,看影片本身的质量。艺术片跟商业片一样,有上乘之作,也有粗制滥造,但不论好坏全军覆没(相对于商业片),至少说明了影片质量对于上座率几乎没有影响,影片质量能影响的大概是媒体评论以及口碑。

第二个可以排除的因素是得奖。欧洲三大电影奖眷顾的影片,凯旋归来丝毫不能转化成票房收入。我并不认同三大电影奖乃票房毒药的观点。得奖与否,对于观众根本不起任何根本作用,只不过在宣传上多了一个点而已,而这个点严格说不是卖点,只是说头。

跟上述两者相关的,是口碑,包括媒体宣传。多数艺术片自然不能跟商业大片比声势,但像《三峡好人》那样的作品,在观众群当中的知名度并不低,好评更堪称如潮,但依然不能转化成观众进影院的动力。

还有一个因素,属于假设。如果中国有艺术院线,这些作品便能找到自己的广阔市场。我不能证明这个假设一定不成立,但我推断,跟前述三个因素一样,艺术院线只能带来量变,不能带来质变,因为艺术片面临的困境多半不在本身,而是由于受众的漠然。

艺术片最大的敌人,是浮躁的社会心理。这话似乎笼统到不痛不痒,但若仔细分析社会心理的演变,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社会必须经历的成长阵痛。上世纪80年代,人们普遍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严肃的文学书哲学书很畅销,在电影领域,受打压的居然是武打片。记得当时要拍《神秘的大佛》之类影片,会遭到专家群起而攻之。那时的商业活动不发达,国家又刚经历了一场文化浩劫,人们处于集体反思中。现在刚好反过来,时代的痛楚已经淡漠,改善生活跟商业活动早已紧密相连。在日益挤压的闲暇时间中,人们需要更多休息娱乐,而不是苦思冥想或启迪心智。你若观察影院门口的人群,一眼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的心态是寻找轻松和娱乐。

第二个不利因素是,跟商业大片相比,艺术片更难以抵挡盗版的冲击。商业大片炫耀大场面、大特效,影碟较难复制,而艺术片的效果在家庭影院甚至小屏幕上损失不会太大。你甚至可以说,艺术片更适合看碟,因为耐人寻味,需要琢磨,需要倒回去捕捉遗漏的细节。如果没有盗版,影碟的发行完全可以成为艺术片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理应有商业片和艺术片互为补充,商业片的市场份额会远高于艺术片,但艺术片有它自己的生存空间。当商业片蒸蒸日上而艺术片一片惨淡时,出路可能是商业片拉小兄弟一把。比如,演惯商业大片的人员不妨以友情价客串一下艺术片,跟好莱坞明星用商业片赚钱、用艺术片得奖是同一个思路。同时,艺术片的制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学会成本控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除此之外,根据主创人员的艺术取向,艺术片也可以吸收某些商业片的元素,比如喜剧。像好莱坞的黑色侦探剧或罪案剧,拍摄时定位成商业片,几十年后,专家当作艺术片来看待。可见,艺术片未必都是沉闷的。但艺术片要彻底走出困境,必须等到整个社会培养出庞大的中产阶级,有相当一批人不再为生活而奔波,而愿意关注人生中更本质的话题。经济必须发展到一定水平,逛精品店才会成为时尚;同理,观赏艺术片也需要物质和精神基础,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