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电影百科 > 正文

红色经典翻拍为何热情不减?

2007-10-22 23:42:05    人民日报

编者按:许多红色电影是人们记忆中不可磨灭,也是不能磨灭的经典。人们屡次翻拍经典,热情不减,试问为何?

近几年来,红色经典老剧“翻拍热”热情不减,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剧目如《虎胆英雄》、《51号兵站》、《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等等,以新的面貌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阵阵红色浪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这些红色经典大多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人和事,它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虽然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却以独到的视角和巧妙的手法,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描绘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时代图景。红色经典长盛不衰,魅力长在,首先在于它们大多成功塑造了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人们谈起红色经典,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作品中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是大写的人,他们的机智、勇敢、沉着、忠诚、舍生取义等品质令人赞赏和敬佩。红色经典中多半是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来铺排故事,刻画集体英雄主义不忘突出个性英雄。像李向阳、杨子荣、小老大、王成兄妹、潘冬子、江姐等等很多典型英雄,形象鲜明,性格独特、饱满,浓缩了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的精神和品格。不仅如此,红色经典中的一些反派角色也很容易被观众记得,如《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大家对他恨之入骨,一个虚构的人物,却让观众如此深刻地“记恨”他,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红色经典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

这些红色经典的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富有情趣,设计巧妙,构思独具风格,没有曲折离奇和三角四角的混乱恋爱,简洁明了。像《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等等故事简单但是充满趣味,情节引人入胜,所以深入人心。红色经典中表现出来的军人情操,军民鱼水情以及家人之间的亲情都质朴动人,没有太多的渲染和拔高,而真挚是最能打动人的。同时,这些红色经典的人物和故事都传递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其核心是对民族的热爱和对信仰的执著。这样的精神不仅是他们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启示和示范作用。弘扬这些革命传统对抑制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现在社会中诚信在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当然,某些人一切向“钱”看,道德沦丧,为谋求一己私利而破坏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甚至不择手段,黑心棉、黑砖窑、制假造假等等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可以说,红色经典弘扬的主旋律,使其在今天用精神方式参与到中国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从未经历过残酷的战争的年轻一辈,可以通过红色经典了解那些战火纷飞、艰苦奋斗的年代,从革命先辈的乐观、奉献精神中有所收获。

红色经典所具有的魅力因素是经典剧翻拍的原动力,并且使红色经典形成了稳定而牢固的观众群和市场。与之相对的是红色经典的原创剧,虽然近几年来也涌现出来以《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红色原创剧,在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上面做了大胆的创新,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总体来说,原创剧的总体数量不是很多。所以红色经典的“翻拍热”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红色原创力的薄弱。

大多数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有着最真实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面貌,所以作者能够亲身经历,切身体会那个时代的英雄和他们的事迹。历史给他们的作品提供了最好的土壤。而如今和平年代,战争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那段历史已经无法再现,作家们只能凭借以前的各种影像资料和书籍去创作,这种生活的局限直接影响着革命历史题材原创力的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作者不能克服当下的浮躁之气,不少作品更多地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和市场的需要,缺乏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和独特发掘。真正好的作品不仅需要时间的考验,也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作者本身的体验。如果能有一批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问世,那么靠翻拍经典老剧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当然,我们相信红色经典的魅力是恒久的,因为它关乎人性,关乎英雄,关乎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热切希望优秀的红色原创剧,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丰富我们的电视屏幕。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