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重拍成了时下最热门的影视话题之一。近日,改编后重拍的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在一些省市电视台刚刚播出,批评之声就铺天盖地而来。许多观众因新版《林海雪原》颠覆了英雄杨子荣的形象而愤愤不平,影视界及媒体也纷纷发言,贬多褒少,可以说是一片喝“倒彩”声!
一年前,我曾写了一篇题为《“红色经典”重拍:无人喝彩》的文章,提出重拍“红色经典”影视片可能因为“无人喝彩”造成种种负面影响,到头来只会得不偿失,呼吁慎重对待。当时虽然影视圈内有人对“红色经典”重拍持肯定态度,但专家大多数不赞成重拍。然而,“呼吁”也好,“不赞成”也罢,似乎无人理睬。今年3月里,《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一批原来的“红色经典”剧,在改编重拍后播出。而《红色娘子军》,也已有人“下手”,刚在海南的琼海开机重拍。同时,还有一系列的“红色经典”电影,正在或准备重拍,比如《闪闪的红星》、《红日》、《红岩》、《沙家浜》、《鸡毛信》、《雷锋》等等。自去年开始,一批被称为“红色经典”的中外文艺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据悉,改编自同名影片的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已制作完毕,正在审查,不久将与观众见面。新版《小兵张嘎》不仅增加了女特派员刘燕,以便引出一系列精彩故事,还增加了一个小男孩童乐,以引出本剧的看点:日本人进城后利用童乐拉拢儿童。一部《闪闪的红星》老电影不超过90分钟,而一部20集电视剧可以有900分钟。经典电影《鸡毛信》,今年下半年也将重拍为20集同名电视剧。重拍者是有优势的,除了那些经典作品本身的价值与魅力外,收放的空间也很大,可以拍得随心所欲。
其实,对“经典”(包括“红色经典”)重拍,曾经有过喝“倒彩”声。人们也许还记得,前几年曾出现过把《雷雨》、《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骆驼祥子》等名片进行重拍的那股“热潮”,当时广大观众反映平平,多有微词,专家也普遍不认同。那么如何评价正在出现的一股新的“‘红色经典’重拍热”呢?为什么重拍“红色经典”剧会引来一片喝“倒彩”声呢?从已经播出的重拍剧或透出一些拍摄信息,也可以窥到“一斑”。 一是题材重复,没有新意,甚至新片不如老片。那些当年的“红色经典”,曾在观众中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有些已经成为“经典之作”。“重拍”这种“旧瓶”装“新水”的方式,造成题材重复,难有新意,没有味道,没有必要。而且观众往往先入为主,认可当年的“风味”,不易接受重拍的片子。现在虽然科技水平、拍摄方法、制作手段等,都比以往先进多了,但有些创作人员的思想水平、艺术功力、审美标准,特别是创作态度却大不如前,尤其是目前有些演员不愿意深入体验生活,害怕吃苦,对角色体验比较肤浅,而“红色经典”大都表现的是特殊历史时期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这些都会使重拍的新片(剧)不如老片。
二是对“红色经典”本身的价值缺少正确的定位。因为“红色经典”都是特定时代里反复锤炼出的文艺作品,并在艺术形式上有了经典的格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像《林海雪原》这种小说经过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高度浓缩、升华之后,已经成为人们的阅读记忆和完美范例,想要轻易颠覆和改变是不容易的事。电视剧《林海雪原》不去张扬英雄传奇的浪漫,反而想在还原生活、表现人物的复杂性上下功夫,结果丧失了原作的风貌,也丢弃了电视剧通俗好看的特点。“红色经典”是在非常态下形成,正是它的局限性造成了它的成功,如果丢掉“红色”也就不再是经典的了。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阅读节奏和审美观念,脱离时代的演绎是很难成功的。
三是在“生活化”、“人情味”的名义下,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比如电视剧《林海雪原》增加了一些蹩脚的情节:杨子荣多了个“情人”,让人觉得别扭。一个叫“槐花”的初恋情人,由于杨家太穷,被父母卖到东北,与一个叫“老北风”的土匪生下了一个儿子。槐花对眼前的杨子荣一往情深,杨子荣旧情未了——不幸落入了“婚外情”的俗套;“座山雕”多了个儿子,令人难以接受。“座山雕”将“老北风”与槐花的孩子抢走并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当他知道这个孩子是杨子荣初恋情人的儿子后,不惜将孩子当成人质威胁杨子荣,最后“座山雕”竟意外死在了这个孩子的手上——露出了生编硬造的痕迹。这两大的改动使得原著中精彩的敌我斗争转向恶俗的个人恩怨,人物的动机搀入了不够纯洁的因素,这样刻意“编”出的戏剧性反而很虚假。另外有报道说,刚开机的电视剧《红色娘子军》宣称要拍摄成一部偶像剧,洪常青和吴琼花的爱情纠葛成了主线,将有“现代”的感情冲突,在新版剧照上赫然出现的是两个人激情拥吻的照片。还宣称要大动手术,以现代“成功男士”的标准来塑造洪常青,其家境是富商,本人是儒商,参加革命后成为革命美媚追逐的对象……如此随意而无节制的改编,如此乱加儿女情长的恶俗行为,怎么能不招来一片“倒彩”声?
四是严重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大打折扣。有专家认为,历史氛围破坏了,经典就没了依托。有人称,“重拍电视剧不是塑造英雄而是教化人,创作者们纷纷改编‘红色经典’,意在通过对传统英雄进行个性化诠释,强加给英雄晶莹轻浮的小资情调。”如果改编者按照当今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习惯做故事化改造,过于兼顾欣赏与娱乐的需求,而难以尽释英雄情怀,重拍的“红色经典”告诉青年一代的,不再是那种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赴汤蹈火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了,而现在的年轻人现实利益感又比较强,那如此这般,“红色经典”重拍“用真实生动的艺术去感化他们”的目的何以实现?
五是很容易拍成“注水剧”。以往的“红色经典”大都是影片,长度不过一个多小时,浓缩了大量精华内容,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现在的导演们对“红色经典”操刀重拍,都是将电影拍成长篇电视连续剧,动辄十几集、二十几集甚至三十多集,把原来的内容越抻越长,由90分钟抻到900分钟,由100分钟抻到1500分钟——这么硕大的“创作空间”怎么添充?只能是一味地编故事、加“调料”,“戏不够,情(有的是“滥情”)来凑”、“戏不够,‘私生子’来凑”、“戏不够,‘身世’‘背景’来凑”……这就难免要成为“注水剧”,难免不“走味”“变调”,还谈得上什么经典呢?
六是造成宝贵的影视资源的浪费。作家王跃对目前改编热的看法是:“浪费”。诚如斯言,拍一部戏要动用大量的创作人员,而且动辄耗资数百万元、上千万元,实在是不小的人才和资财的浪费。与其用大量经费和创作人员去重拍“红色经典”,还不如多投入到现实题材的创作上。
对这些正在或准备重拍的“红色经典”剧究竟如何,目前不好妄加评论。我认为,对“红色经典”重拍不可一概否定。对个别拍的时间比较早,当时受各种条件限制,改编不够理想,艺术上比较粗糙,不被观众认可;或在当时“左”的思潮影响下,带有明显“左”的痕迹的“红色经典”片,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也可以重拍。但重拍的“红色经典”一定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都比老片远胜一筹,能称得上或基本称得上是“经典之作”。但既然已经重拍的“红色经典”招来一片“倒彩”声,就需要特别慎重,权衡利弊得失,避免在“倒彩”声中前行,以免重蹈失败的覆辙。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