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影视评论 > 正文

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电影

2007-07-10 16:27:14    张煌/浙江大学

为庆祝2007年戛纳电影节60周年,组委会邀35位与戛纳有联系的世界知名导演,各拍一支约3分钟的电影短片,表达他们心中对于电影院的感受与感情,其中包括肯洛区、罗曼波兰斯基、阿巴斯、文温德斯、葛斯范桑、柯恩兄弟及华裔导演侯孝贤、蔡明亮、王家卫等。影片取名《Chacun son cinema(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其实可以说,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电影,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不同,导演想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所以有的短片让我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有的则能很清楚地明白导演想表达的内涵。给我印象较深的倒是中国大陆的两部短片。一部是张艺谋的《看电影》,展现了移动电影车在乡村巡回演出时当地民众的喜悦,片中以一个小男孩从兴奋迎接到不耐烦地等待为主线,而等到电影开演时小男孩早已经睡着了,戏剧性的首尾给人一种回味,人们会去思索与对比:现在城市人的生活远已不是这样,电影院、电脑、网络已改变了所有的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另一部是陈凯歌导演的《朱亨庄》,影片以1977年的四个孩子在偷偷使用手动放映机看卓别林的电影为开场,放映机突然停电了,他们还用自行车发电继续看,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为了电影三个孩子都卖力而又兴奋的蹬着自行车,电影的画面和声音温暖了每个人。突然管理员来了,孩子四处逃散,唯有一个盲人孩子还留在座位上,他对管理员说,“叔叔,能让我把电影看完吗?”接着画面就切换到2007年,在一个宽敞明亮的电影院里,这个盲人又走进装潢考究却空无一人的电影院,等待电影开场,体现了一个人对电影的挚爱。但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如同一个圆柱体,从上向下俯视就是圆形,从水平方向看就是方形。总的来说,两部片都从不同角度表达电影对人们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电影的热爱,但我所看到的是其蕴含的社会背景,即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城乡生活水平差异的现实,也只有了解中国这样的国情的人才能够充分理解这两部短片所反应的社会现实。

上述的两部短片所反应的内容在当代的许多中国大陆影片中并不特别,但如果放在全世界的视角上看,其独特性就显得异常的强烈。每一个观看该影片的人一定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与历史差异的冲击感。因为电影作为一种人文艺术形态,总是与它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而且也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强项。比如美国的科幻片、日本的动画片、香港的警匪片、台湾的言情片、大陆的抗战片,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电影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间必定有种密切相关性,不仅表现在影片的题材方面,也表现在影片的叙事主题方面。任何社会历史的变迁都会引起电影艺术领域的相应变化,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动荡的历史时期, 影片的叙事主题时常会与社会的文化主题相互重合或是相互映衬。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局势动荡,出现了以抗战为题材的进步电影;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革命历史主题决定了电影创作格局;文革时期则出现了比较特殊的电影形态,即突出和拔高英雄人物的“文革电影”;而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 引起了中国电影的巨变,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近30年,以人为本、社会经济生活变迁是这一时期的主要题材。新旧思想冲突、生活方式变革、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变化、城乡发展与改革开放成为电影选题主线,特别是在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变革加快,与之相伴的是出现了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电影群体,以及充满青春朝气与前卫意义的中国大陆电影新生代。因此,只要能读懂中国的电影主题变迁,就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变革。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