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美国好莱坞战争电影中,很少有涉及大西洋战场的,大都放在了一路高歌猛进的欧洲战场。而听闻《父辈的旗帜》的故事以及相关背景后,觉得是个好题材,影片的主旨也是颂扬普通战士而非个人英雄主义,就好像影片宣传语中所说的“Every Soldier Stands Beside A Hero",再加上战争片由于科技手段的进步拍得难看也实非易事,所以胃口陡然间就被调了起来。
看后却大失所望,影片的立意很好,但是并没有驾驭得好,让人感觉不温不火,大而不当。
首先说战争戏,抢滩登陆的战争场面还是有一定看头的,毕竟子弹横飞还是很热闹的。也许是老斯的《拯救大兵瑞恩》奠定了现代战争场面的拍摄手法,无论是色调上,还是拍摄方式上,两者如出一辙。不过细比较起来,场面调度上,老斯还是要更胜一筹。记得诺曼底登陆场面中,从一开始无数个近景与特写的凌厉剪切一下子就把人带到场景之中去,在不断变化的跟拍中把战场上能够体现出的各种残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到登陆收尾阶段,一个大的远景航拍,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父辈的旗帜》中的表现略显呆板,除了一个日本兵的视角的穿插能够制造紧张外,对于美军士兵的表现则大都是群体表现,众多美国士兵并排躺在战壕里,最多穿插几个坦克和战舰被炸的场面,而团队战术场面镜头变化也不够丰富,残酷性的体现差了很多。还是老斯更有灵气,更有想象力一些,这种表现手法还是拍摄老牛仔对殴好一些,对于瞬息万变的战争场面并不适用。
故事的表达显得冗长了一些,不够紧凑,不断闪回的插叙手法也容易让人困惑。士兵们拒绝承认自己是英雄,这是反英雄主义,伊斯特伍德的本意也应该是拒绝煽情,但是一方面来说他对士兵们的个性表现也过于拖沓和单调了,以致于那个印地安士兵总是哭哭啼啼的,也变成了一种煽情,这种情绪可以理解,但是表达方式不好,就让人难以有共鸣。
对于日军的刻画几乎没有,可以说是龙套中的龙套,几乎没有正脸,还以为能反映一下日军的顽强与残忍那,还以为能反映一下文化冲突,至少把小日本打得很惨也解气。但是从开头美军登陆被打得晕头转向后就直接跳到了结尾升旗,穿插了无数个士兵牺牲的场景,是要表达残酷和对士兵的冲击,但是还是僵硬了许多,尤其是那个印地安人升旗的时候一回头,马上闪回,牺牲一个,也看不清是谁,连续几次,就跟插播广告一样。
还是那句话,主题是值得肯定的,可是各条线索都抓的很散,不能有机地形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故事。比如关于领导下达三天结束战斗的命令让指挥官觉得荒谬,为了满足领导的私欲换掉山上的国旗,商人们想利用士兵们发财,对于印地安人的歧视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支线,抓的好会使电影更有趣,而且也能够从一个侧面烘托主题。这样也总比频繁地描写士兵酗酒,四处作秀好些吧。
影片要表现残酷对士兵内心的冲击。残酷来自于什么呢,一来自于过于战争过于乐观的估计与准备不充分,二来自于日本士兵的顽强与武士道精神,这两点都没有表达的很好,只是用很多牺牲和残肢来表达残酷,这是最笨的方法,缺乏侧面烘托,而且没有以上两点的刻画,士兵内心所收到的冲击也显得缺乏说服力。这就像是一条硬性广告,赤裸裸地摆在面前,让你没太多感觉,甚至可能会觉得有点不舒服。
看得出是没少花钱,也费了不少力气,还跑到冰岛去拍摄,但是让很多人失望了,姐妹篇《硫黄岛来信》很能让人期待么?千万别在大而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