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华语电影 > 正文

《云水谣》:爱情与史诗的双重沦陷…

2007-01-13 20:23:55    错错错/DVD收藏夹

编者按:《云水谣》让我们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最最纯洁最最真挚的地方,对于爱情,完美是永恒的主题……

细心扫描2006年度中国电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电影表达空间与时间走向两极。一方面时空越来越狭隘、窄小,如果说《无穷动》是除夕前后一个大院里的女人“四重唱"的话,那么《梦想照进现实》就像是一个晚上一个房间里的男女“对口相声"。另一方面时空越来越广阔、宏大,《茉莉花开》、《理发师》、《芳香之旅》的架构横跨数十年,尹力导演的《云水谣》也搭上了大架构影片的年度末班车,被宣传为“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中国电影的宣传已成了欺骗观众、厚颜吹牛的同义词,一部毫无民族文化特色、充满对好莱坞低级模仿的《魔比斯环》被吹棒为中国“动画版的《指环王》",一部小打小闹的小品之作《新街口》更是贯以“中国版的《美国往事》"。这些响亮的宣传口号在拿国外经典为自己脸上贴金时,影片本身的素质又狠狠打了制作和宣传方一个响亮的耳光,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不成熟的笑话。《云水谣》也是不甘落示弱,捧出被代代影迷视为爱情经典的《乱世佳人》作自己的“伴娘",良好的自我感觉也不过是再一次应证了中国电影的宣传暨吹牛的特点。

作为中国电影主旋律导演阵营中的干将,尹力是比较大气的一位,选择张克辉的小说《寻找》拍摄也是情理中事。乍一看,《云水谣》与《乱世佳人》有几份相似,跨越数十年动荡历史的悱恻爱情,属于爱情史诗片的范畴。但是,中国不是好莱坞,尹力不是维克多.弗莱明,陈坤不是克拉克.盖博,徐若瑄不是费雯.丽,《云水谣》徒有《乱世佳人》的模样,却没有后者的内容与涵养,结果是爱情和史诗不幸地双双沦陷了。

《云水谣》以电影叙事中常见的小说类倒叙和插叙展开。拿小说讲故事的影片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叙述人翻开一部既成小说,然后随着小说的内容推进,讲完故事后合上小说;一类是与编写小说的过程同步,边“写"边讲,当故事结束时贯以书名。很显然,《云水谣》属于后者,片名择取剧中主角王碧云和陈秋水名字中的末字结合而成,“谣"即民谣,有一份传奇故事的意思。

影片讲述的爱情非常纯洁,可以说是一段至死不渝的痴恋。这让我自然想起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琼瑶爱情电影,“两秦两林"(秦汉、秦祥林,林风娇、林青霞;很巧,秦汉客串饰演王父一角)等一干帅男靓女演绎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形成庞大的爱情乌托邦。纯情的男女之爱是人类向往美好的天性,这是琼瑶电影得以风行大热的根本原因。《云水谣》打的正是这张“纯情牌",初衷是好的,但“出牌"的手法显得极为俗套与单一。

影片伊始,爱情就迎面而来,陈秋水做家教时,与王碧云相识相恋,因为政治事件陈秋水逃离台湾到达大陆。两人分别之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构成影片的骨干。此后,双方的“痴等"成了表达爱情进而煽情的唯一路数。并且为了突出“痴等"的力量,导演为两人各加上一个同样痴情的追求者:薛子路和王金娣。这样的设计不知不觉地将剧中人物的性格限定得十分雷同:个个都是痴情种。“你痴我也痴"的故事使得剧情极其单薄,看四位主要角色中的任何一位,差别都不大,不就是一个痴字嘛。由此可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云水谣》比《张思德》倒退了一大步。《张思德》虽然是一部旗帜鲜明的主旋律电影,但吴军扮演的张思德摆脱了样板戏中“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是憨厚得有点傻里傻气、会骂人、会生气的普通人,这样形象才具有亲合力,才能打动观众。

尹力通过轮番在内地和台湾两地切换来组织主人公“痴等"的过程,一会是陈秋水抗美援朝、到西藏工作的故事,一会是王碧云独自等待的故事。对于分散两地的恋人,切换表现手法是常规套路,原本无可厚非情,但是导演仅仅满足于两地之间的简单“换频",没有更进一步地设法让两者产生真正的联系。于是,“王碧云的故事"和“陈秋水的故事"就像两个以“痴等"为轴心的“同心圆",两个人的故事除了“痴等"外完全被分割开来。如果说,王碧云的等待化作为部分行动,表现在照顾徐母、四处打听徐秋水下落的话,那么,徐秋水的等待就完全沦为奔走各地干工作上,他并没有以实际的行动去设法“找寻"王碧云,后者完全消失在他真实的生活之中。这样的等待产生的感染力非常有限。

影片的摄影比较流畅,部分段落极具好莱坞式的动感和质感,一些外景拍摄得颇为唯美。同时,影片也表露出导演卖弄技巧、刻意追求诗意的毛病。王碧云偷偷离家跑到乡下的陈秋水家,陈母有意即刻遣回王碧云,只因没有火车才允诺暂留。接下来的是一段在小桥流水的村镇里唯美的连贯的无声镜头,表现了年轻人之间温馨、浪漫、美妙的恋情,这明显是出于加强两人情感的需要。但是在这段戏里,两人去了很多地方、参加了很多活动而且身上的衣服也换了好多次,绝非一日两日方能完成,这与陈母暂留的考虑和王母对陈秋水的不接受都产生了矛盾。还有一段是王碧云和陈秋水拥抱时,导演在深情的音乐下运用了一段中距离的侧面俯拍旋转镜头,这同样是追求唯美的误区。当两个相爱的年青人重逢时,为什么不用特写的镜头通过人物表情来展现复杂的内心世界,反而用旋转的镜头屏蔽了人物的内心。这些表明,尹力之于爱情电影充其量是二流导演。

基于近现代的中国多灾多难,中国导演在表现爱情时往往喜欢将镜头对着苦难历史,让爱情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譬如《情人结》、《理发师》、《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等。《云水谣》同样将纯洁的爱情置于台湾二.二八事件、抗美援朝、援建西藏等动荡变幻的历史大环境中。在中国,稍有名气的导演,一旦拍摄与历史有关的题材,都有能力动用部队力量送上几段场气势恢弘的大场面,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大片的气质。《云水谣》中抗美援朝时的文艺表演和胜利之后的欢送场面,就显示出历史的大气和拍摄调度的不易。遗憾的是影片对于历史与主人公在爱情电影中的关系把握不深,人物与历史基本游离,致使大历史显得华而不实。因为,影片构建的“两地相思和苦等"的核心故事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可以展开,而且,人物虽是历史之中,却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作为和事迹。对此,国外的爱情史诗影片可以作为“参照物"。大卫.里恩执导的《日瓦格医生》将主人公与历史合二为一,人物的故事完全融入到历史的发展之中,例如,主人公被军队强行带走从事战地救治工作,主人公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与婚姻皆由历史促成,等等。

由于导演为了全力表现主人公的“痴情",致使人物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性格转换(只是痴情),进而剧情显得毫无张力(仅剩苦等),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这一点上,约翰.卡伦导演的新作《面纱》有资格成为尹力和《云水谣》学习参考的标本。在该片中,爱情经历背叛――迷失――救赎――回归的过程,人物形象随着爱情的不断变化而逐渐丰满。尤其是该片营造出的乱世构成的叙事背景,不单是兵荒马乱的战争时代与民族冲突,也是自然灾难带来的霍乱肆虐,正是这两方面的“乱",成了男女主角之间迷失的爱情得以回归的土壤。

“中国版的《乱世佳人》"与“美国版的《乱世佳人》"的内在的差距也就是《云水谣》与《日瓦格医生》、《面纱》之间的差距:故事平淡无奇,缺少跌宕起伏的高潮;人物性格单调,形象没有任何的转变;剧情与历史脱节,刻意追求宏大场面;迷恋唯美画面,爱情在现实与诗意中变味;男女主角为“等"而“等",分开之后没有“交集"。

在细节设置上,王金娣改名王碧云虽然基本上是“民谣"中才可能出现的事,但与结尾王碧云和陈秋水的墓碑上的文字相合,有一种宿命感,可算是一处妙笔。父亲陈秋水与儿子陈昆仑都由陈坤出演,且儿子为了区别父亲“戴上"一把大胡子。由同一个演员扮演一对父子在中国影视极为常见,比如《天狗》的结尾。这从侧面也表明中国导演手法的老套与缺乏创意。事实上,只要故事讲到位了,情感渲染足够了,谁来扮演陈昆仑效果都一样。此外,在人物感情的萌发阶段,导演除了比较清晰地表现了陈秋水对于王碧云的吸引力之外,陈秋水对王碧云的爱、薛子路对于王碧云的爱、王金娣对于陈秋水的爱都是泛泛交待,没有过多的铺垫和陈说,让人在突兀之中一直疑问: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之间如此“痴等"?

表演方面,值得表扬的是归亚蕾,最后那一个张嘴含泪的表情“做"的非常精准和不易。李冰冰饰演的王金娣比较有跳跃感,有快乐的一面,也有悲伤的一面。陈坤演惯了青春偶像剧,演年轻的陈秋水和陈昆仑自然是驾轻就熟,演奔波的陈秋水则完全没有经历风雨的历史感,《云水谣》和《理发师》都证明了他不是演绎饱含历史沧桑角色的最佳人选。久违的徐若瑄末能带来任何惊喜,也是缘于单一的形象没有给她过多的发挥空间。至于那个痴迷王碧云的薛子路,则如京戏中的“丑角"一样,成为脸普化的牺牲品。

《云水谣》是一部表现纯洁、真挚爱情的影片,符合大众对美好爱情向往的心理需求。同时,影片带着一副历史的枷锁,追求史诗的大片气魄。单调的剧情和宏大的格局使影片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

所以说,如果要体验一回纯洁的爱情,与其选择《云水谣》还不观看《爱的是你》(田壮壮监制、许书绮导演),片中没有任何的历史包袱,讲校园里两个亲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孩的简单故事,画面干净流畅,主要演员靓丽、帅气,为爱情电影带来久违的清新气息。如果要体验一次乱世的爱情,与其选择《云水谣》还不如重温《乱世佳人》,片中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有饱满鲜活的人物形象,有足够慑人的场面,有激情澎湃的表演。据说,《云水谣》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如果真有此事的话,中国电影人还真应该从这种虚假的热闹与繁荣中冷静下来,去仔细分析《云水谣》与《乱世佳人》之间的差距,中国电影才可能出现货真价实的爱情史诗经典。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