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文化独立是一种精神,如果这种精神搞错了方向,失却了本质,那就不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精神,而变成了政治的工具。 |
|
在全台湾为了“倒扁”还是“挺扁”纷纷扬扬的时候,金马奖居然也掺和到其中,还旗帜鲜明地站错了立场,这让我大跌眼镜。今年度(第43届)金马奖将全新定位,其中两个奖项“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奖”(又名“评审团大奖”)和“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又名“评审团特别奖”)更名为“福尔摩沙影片奖”和“福尔摩沙特别奖”。
“台湾”和“福尔摩沙”有什么区别,恐怕搞政治的人最为清楚。这个已经被完全绿色化的名词,恐怕连发明它的荷兰人都想不到。当年荷兰人没有做成的殖民、侵略,今天台湾人正在帮他完成。
其实“福尔摩沙”入侵台湾文化界和教育界,金马奖并非第一次了。台湾中学补充教材“认识台湾”中就有专门的章节:“十七世纪的福尔摩沙”,其中甚至认为“所谓本质的改变是‘台湾’这个概念超出原住民,含有更多别的成分,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今日我们印象中的‘台湾’。这才是我们所要讲的台湾的诞生。”此外,“国立故宫博物院”在2003年1月初举办“福尔摩沙:十七世纪的台湾、荷兰与东亚”展览,从海内外三十多家公私立博物馆和个人借来珍贵文物数百件,展示十七世纪台湾风貌的同时,也把“福尔摩沙”这个概念贯穿其中。让来看展览的人都知道,原来台湾的历史是用“福尔摩沙”写的。
关于“福尔摩沙”的问题,其实真正知道的台湾人并不多。1542年,葡萄牙人在一次航往日本的途中,经过一座地图上不存在的岛屿,船上的水手远望岛上苍郁的森林,忍不住惊呼“IlhaFormosa”,意思是“美丽之岛”。这个岛屿在西方世界就被标记为FORMOSA(福尔摩沙),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因此“福尔摩沙”这个词带有极其强烈的殖民色彩,1640年约翰·芬伯翁在进贡的地图中,还特地标明了《澎湖岛及福尔摩沙海岛图》。
如果真的要考究起来,“福尔摩沙”也不是台湾原住民的代名词。中国古文献中早就有“夷洲”、“琉球”的说法,而即便是荷兰殖民者,在早期也将台湾称作“北港”,而非“福尔摩沙”。不信请看1625年荷兰出版的,也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台湾轮廓地图,就将台湾称作Packan(北港)。为什么“台独”人士总爱以“福尔摩沙”而非“北港”作为台湾的代名词,恐怕多数原因还是前者更有异域色彩,更显与中国大陆的分割吧。
但是文化界人士,是传承台湾精神的一个群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他们在“台湾”的问题上都不能理清来龙去脉,那么怎么能指望他们延续台湾的精神、启蒙台湾的社会呢?
从历史上看,台湾影人是有着强烈批判精神的一个群体。当年侯孝贤以一部《悲情城市》,感动了台湾“朝野”,让人们从中看到了整个台湾为追求自由和民主所作的肉体牺牲和精神奉献。其实在之前和之后,也有许多台湾电影人,以独立思考为己任。这其中也包括不少舞台剧目的艺人,如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等。他们在《暗恋桃花源》等剧目中传递出的爱土爱乡和批判现实社会的意识,都教会台湾人逐渐长大。
艺术对于台湾社会,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启蒙。它启迪的是整个社会对自己的认识和对所处世界的看法。文化独立是一种精神,如果这种精神搞错了方向,失却了本质,那就不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精神,而变成了政治的工具。即便是要文化上“台独”,却不敢“有所作为”,而仅仅把电影奖的名字改成一个殖民地时期留下的名字,甚至都不具备文化上的“合法性”,当然也无从谈及“文化台独”的话语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