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题记: 什么事情什么人改变了你的命运,什么事情什么人使你成为现在的你,你默默无语的过去,却是我最深沉的回忆…… ――――黄舒骏 |
|
爱情从来无法设计,她是映心而在的童话,当你的心上写满思念,你就应该说出你的感受,我个人认为《生日快乐》的结尾是知性女子张艾嘉的,她对于爱情的设计是基于女性立场的,我曾经和我们华宇电影公司的同仁们很认真地讨论过男性立场和女性立场在爱情电影里的差异,男性视野和女性立场之间会让同一题材的影片走向千差万别,在这个意义上张艾嘉的剪刀等于剪去了男性的强硬。
我们变得很忙,来不及思考和顾忌别人感受,许多人蜷缩在自我的空间心甘情愿成为沙发土豆,据在《生日快乐》博客上留言的糖糖说在11月22日媒体见面会上针对有人质疑过在现在快餐文化和大片泛滥的时代,《生日快乐》这种爱情文艺片还会不会有市场的问题刘若英做了如下回答:要看我们在这个时代里,还想不想被感动。 糖糖说:实际上,大部分时间,我们不能怪罪于这个时代
痞子王朔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有人的地方就有着左中右。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和人心信任的年头,真切的感动确实不易。
昨夜,在南方湿漉漉的晚秋我写下如下感言:
生命总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像张艾嘉在《20 30 40》里无尽的伤怀,许多人不是不再感动,而是生活的压力下他们无暇感动,就像2000年《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辞一样,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淋漓尽致的宣泄比假面的欢乐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泪水可以降压,泪水会让我们涤尽心理的蒙尘,生命需要在感动里找到自己的原真!
《生日快乐》里的小米和小南其实浓缩了这个时代的虚幻性和不安,时代的“常识”让许多人在对于感情的真伪产生疑惑,特别是帅哥和邻家少女的配搭往往被人视作动荡的因素。外形和心灵之间有着多少联系?生命真的会在以貌取人中一再错过吗?
心在哪里?当代人在速配之后的慢慢长夜里再也没有了相互温暖的经历?这是时代的过责还是心灵的误区?
凄婉和落寞只能让心更加偏执和绝望,其实,信任是一种力量,当我们独处在风雨里,我们就勇敢去寻找一把生命中的红伞,天长地久的意义在与你每分每秒和对方共同的营造,当我们犹豫的时候缘分就会与你擦肩而过,永恒不是一个结果,而是行进中接近甜蜜爱情的希望,爱情就是一场傻傻的信任,信任你的爱人会为你采摘月亮,信任你的爱人会在白发苍苍的一刻和你共看晚霞!
等待和期盼在于男性看来它是岁月的利刃,它会在结果之后成为灵魂的隐痛,就像在张爱玲的世界里胡兰成君起了相当的作用,爱情是现代社会生命制造脱俗(除了你义无反顾走出家或者遁世)的机会,这关及爱情的意义,她必然受着婚姻责任的制约,但她更是心灵对于自己的约守!
我问过马楚成导演如果作为小南他会如何选择,我下周去香港也会问张艾嘉她这样设计是否真正体现了小南男性的立场,而对于为人父母的曾志伟我会问更加尖锐的问题,古帅哥曾经对传媒公开表述他的爱情观:为了爱情他愿意等上十年或者更久。
艺人其实更需要一个可以经历时间考验的爱情,性的欢愉和爱情的凝望是全然不同的感觉,守望对于回眸而言是美丽的,行动对于一生的意义是行进里的无悔,无悔让心坦然,结果真的是上帝的奇迹,爱情能做的是纯净,或者是试图去接近纯净,就算是欲望本身也应该是纯粹和坦诚的。
如果我是小南,我会做出迥然不同的答案,我非常明白这些知性女子的想法,在那些悠长凄冷的午夜,她们不仅想在等待里寻求心灵的落地,她们更希望男人能实实在在冲破一切樊篱和束缚紧紧拥抱泰德灵魂和身体。
而卑微的时代,男人甚至比女性更羸弱,他们在经济对等的原则里因为社会原则而畏缩自己本应无所顾忌的爱情,他们甚至不知道,当爱情的火焰在女性的眼瞳里燃烧,你就是世界的全部。
知性,有时失去的是奇迹和浪漫,在青春荡漾的年华,大胆表白自己的情感,错与对不是主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在你没有世故之前让爱情淫浸你的身心,以后,让以后回答吧!
这不是不负责任和逃避,唯一理由是:爱情不是一场设计。
我看了刘若英《Happy Birthday》我觉得她在里面所传达的不确定更加多一些,张艾嘉对于小南走向的内容添加是成熟女子爱情观里女性立场的体现,这种添加是为了古天乐转型才设计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