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史总是好像与我们隔了一层纱,显得扑朔迷离……可是当你找到了真相,你确信那就是你想要的吗? |
|
提起路易十六与皇后玛丽,熟悉历史——尤其是只熟悉革命史的同学们——脑海里都会蹦出“荒淫无度”这个词来。亡国君后嘛,自然得为一个帝国的坍塌而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时候,这种责任会超出他们本人的责任范围。
其实,历史上的路易十六,并不像人们想当然的那样不堪。至少,他既不专政也不暴戾,私生活方面更是四大皆空,酒色财气都不看在眼里。在克服财政危机方面,也积极想办法做了些事情,例如亲自削减了皇家许多专制而挥霍的开支。但是,正如同捶背捏脚对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毫无作用一样,洁身自好的路易十六,也根本无力挽回一个王朝衰败的命运。 更何况,这位“末代皇帝”也算不上啥明君,他虽然不堕落,但也不怎么精明。凡事优柔寡断,性格木讷腼腆,基本上没什么政治才能。在为人处世方面,他还不如皇后玛丽安托瓦内(Marie-Antoinette d’Autriche),也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了。
要论在历史上的声名狼藉,玛丽皇后比她老公有过之而无不及。关于她的挥霍无度、庸俗无知,曾经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传闻:当听说法国农民在挨饿时,此女却天真地说:“没有面包,那就改吃蛋糕嘛”。此事被引为千古笑谈。
事实上,这个笑话却证明了背负骂名的“晕轮效应”:既然你已经被打到,不妨多加一些荒唐在你身上;因为从来就没有任何历史证据,表明玛丽同学曾说过这样或类似的话。该女子或许幼稚庸俗,但还不是个傻瓜笨蛋。
而这一点,正是导演科波拉女士拍摄此片的初始意图。面对这样一个被大众历史定性了的人物,人们看似了解,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以讹传讹,即使有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个形象也都是与历史上真实的玛丽大有出入的。但是,科波拉又从未想替玛丽翻案,从未想过自己所描绘的玛丽就是“最真实”的玛丽。她所做的,只是提供给人们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位历史名人;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提供一个平常被人忽视了的窗口,来了解玛丽作为“人”的一面。
当本片在欧洲电影节亮相时,曾引起不少争议,因为科波拉演绎这个故事的手法非常现代,而且是非常明显的现代。最明显的是以电子乐为主的配乐,以及记录化的手提摄像。对于时代剧来说,这种表现方式不能不说很大胆。可能有部分人士觉得不太适应,他们可能会认为这个现代玛丽很难被安插到熟悉的历史中去。
但在个人看来,科波拉对这一表现方式的选择,有效体现了她执导本片的意图。正如前面说到,她要发掘出玛丽不为人所知的一面——作为普通人的、人人都能理解的一面。为此,她不惜刻意在表现方式上割裂与传统历史剧的联系,以一种更为活泼的、同时又更为含蓄的方式来演绎历史。当观众看到本片时,首先会有种强烈的新鲜感,与一般历史剧将人拉入当时情境不同,本片手法有将人“拽出历史”的作用。什么王朝背影,什么大革命,最多像是背景里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嘈杂声。在科波拉特意营造的电影时空内,本片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多幕舞台剧。
不过,科波拉的场景转换技巧,又最大限度地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得本片看起来既有戏剧般可以品味的风韵,又如最清新简约的电影那样自然。这其中所蕴含的巧妙的对比,实在值得细细欣赏。
虽然在氛围设定上,本片让人脱离历史;但在服装和场景设计上,影片又如同所有大型历史题材电影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呈现给观众一顿豪华的视觉大餐。且不说那珠光宝气的凡尔赛宫设置、起居用品,单是片中玛丽皇后一天一换的精美礼服、一天数换的艳丽鞋子、片刻不停的精致点心……就足够让穷苦人家出身的俺眼花缭乱了。即使是如今全球首富比尔盖兹他家闺女,恐怕也从未见过如此华美的东西。因为这些日常用品的奢华级别,是只属于一个时代的。科波拉在这里明显是通过这种集中化的展示,一方面回应历史上奢华无度的皇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烘托玛丽的小女儿家心态。
本片在色调方面,也有与其他以真实为基准的时代剧有鲜明的差别。尽管玛丽在片中所轮换的衣服各有各的精美,但事后闭上眼睛回味的话,粉红色系会逐渐凸显出来,占据记忆中的主导地位。科波拉的这一选择,是别有用心的。因为粉红色系在全色谱中,是表示非常稚嫩青春的颜色,一般为少女所喜爱。反过来,一向崇尚高贵、典雅、大气的皇家宫廷,是须远离这一色系的。因此,在一个同样华丽的表象下面,科波拉其实走了一条与传统历史剧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得上“反叛”的路。这样一来,观众会有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久而久之,场景与服装设计上的花招,就会逐渐映射到心理,从而产生出对片中人物的新发现与新感悟。
科波拉所塑造的玛丽皇后新形象,说白了其实挺简单,用一句时髦的话儿来说,就是“这个皇后不太熟”。科波拉想要暗示大家的,是不管玛丽生了多少个孩子,不管她被处斩时已近不惑,终其在法国皇室的一生,她始终是个不通世务的小女孩而已。 可能历史学家们要搬出成吨的证据,来说明玛丽皇后并非科波拉眼中的孩子,但同样的证据,也可以用来说明玛丽的幼稚。例如,历史上的玛丽对其丈夫影像很大,甚至能左右很多政务。如果我们换作以小姑娘心理来考虑的话,也照样说得通:哪个小姑娘不爱慕虚荣呢,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亲近的人,也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吧。
更何况,玛丽比任何人都有理由做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且不说她嫁给路易十六时才十四岁,即使在那之前的十几年里,她作为母亲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里萨最小的一个女儿,也是备受溺爱的。溺爱的一个表现,就是她几乎没受过真正的教育,对艺术与文化方面所知甚少。这点对于皇室子弟来说,可谓罕见。因此,可以说作为皇后的玛丽,还是最无忧无虑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点,是她没有从母亲那里学到作为“国母”应有的责任与姿态,她还想继续无忧无虑的生活。再加上皇宫生活与外界的隔绝,而她老公路易十六同学本身又是个软弱腼腆的主,这一切综合起来,没一点能促使玛丽成熟;恰恰相反,它们共同构成了保护性的温室,使得玛丽的天真与幼稚愈演愈烈。
当然,被放大的幼稚并非意味着玛丽的宫廷生活就是一帆风顺。法国皇室的诸多规矩、同样不懂事的老公、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都让初来乍到的玛丽既好笑又惶恐。在法、奥两国关系微妙的时代,似乎更多的人在暗暗排斥这个“奥地利小女人”。这其中对玛丽折磨最大的,莫过于“子嗣风波”了:虽然母后不断来信,叮嘱“有后”才会“位固”,奈何每晚那位枕边人都是一副纯洁儿童的模样,让可怜的玛丽孕育得出孩子?毕竟女孩子生理上成熟得早些,玛丽有时也主动诱惑一把小路易,可路易的反应让玛丽感觉自己是在猥亵儿童……
影片中对这段的描写极为妙趣横生。科波拉用简洁干练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模式,既婉约又巧妙地构筑起一幕幕对比鲜明的画面。这其中的对白并不多,但前后镜头连贯起来的意义,以及单一镜头所产生的诙谐效果,已经足够让观众领悟到个中趣味而哈哈大笑。
尽管有如此贯彻通篇的笑意,而且有那么夸张明丽的色调,本片整体却一点也不俗气;相反,个人感觉比《迷失东京》还清新脱俗。后者的当代设定,观众容易有代入感,因而更容易感受到那份陌生城市中相知而后分离的温暖与遗憾。《绝代艳后》的古代设定+现代表现手法,有可能会使观众产生错位感觉,但难得的是,随着影片节奏不急不缓地跟进,随着玛丽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进入观众内心,即使我们还是一直在微笑着,仍然有丝丝缕缕淡淡的惆怅开始在心头缠绕,直到临近尾声时,惆怅突然显现,不安骤然抽紧,历史的真实终于打破银幕与影院两层空间的幻想,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个中妙处,还需每个观众自己回味。即使在结尾这样伤感的时刻,科波拉仍然将镜头不动声色地对准了依然充满稚气的玛丽的艳丽脸庞,只不过,那份艳丽像天边的晚霞一样,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层层暮色了。根本不用多余的旁白,这样简单却微妙的镜头,已经将编导的意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入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田。
可以说,科波拉在本片中以她出色的镜头语言,最大限度地激发起观众对玛丽这个角色的认同;即使是深受革命史多年教诲的同志们,也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玛丽的喜乐哀愁里;以至于到影片结尾时,明明是“人民”的胜利和“权贵”们的落荒而逃,可即使是最无产阶级的观众也很难产生明显的欣喜。相反,大家由衷地为玛丽感到可惜——或者说,为科波拉眼中的玛丽而伤感:她实在是一位生错了地方也生错了时代的女孩。换作现代,玛丽的生活肯定不能如许丰富多彩,但她至少会无忧无虑快乐得多吧。不过,纵使是在不断积淀、期待这种感伤所烘托的悲剧感,科波拉并没有过分用力,一切都处理得很淡然,结果反而很奇怪的有了隽永的滋味。
历数今年看过的电影,还真的很难找到一部在养眼、养心两个方面同时匹敌《绝代艳后》的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科波拉女士的技巧又是如此圆熟到不着痕迹的地步,端地令人爱不释“眼”。因此在我心目中,本片也和《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一起,并列为今年最值得反复观看的妙趣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