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世界》是贾樟柯从“地下”升起的首部公映片,延续他一贯的风格而且表达更加流畅,这篇评论主要点出了影片的思想内容,逃离世界其实是逃不离! |
|
贾樟柯是执着而悲天悯人的,他只愿意把他的目光放在底层人们的真实生活上。贾樟柯的世界是一个破烂不堪的世界,是一个风雨飘摇的世界。如果说人人都有争取幸福的愿望的话,那么,那里的人们也许更加执着,因为他们的世界更小,选择更少,比别人更为不幸。 《世界》是贪心的,它在90分钟内传达了太多,也表达了太多,它把现代中国的底层最大限度地展示给人们,包括看不到也不愿看到底层的其他中国人。来自各地的一些人到了北京的“世界公园”,这里就成了他们的全部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个世界的赝品,以仿制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为自己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它造得滑稽可笑。但人们煞有介事地去参观,欣赏,好像到了国外,好像这就够了。但它的意义不在于这里,而在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在怎样地追求着他们的幸福的。
让我们看一看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吧。片中展示了许多场所,让人伤感而又难堪。破旧的医院,破旧的旅馆,破旧的车站和破旧的会堂,破旧的会堂上还挂着破旧的中共开会的标语。我们可能啼笑皆非,但这一切既没有夸大又不矫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这本来是我们的世界。在这个破旧世界中的我们,厌倦了这里却又没有信仰,所以我们迷信国外,中国人对中国以外地方的信任和向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这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廖女士是个裁缝,她的工作就是仿制各种世界名牌服饰一一假冒名牌,跟世界公园一样,赝品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而且是源于前面的一大特色。她来自于著名的温州,她们那里的人都想出国,好像国外就是天堂,国外就是幸福。最终她果然走了,对于其它连飞机都没有乘过的人来说,她肯定会得到幸福。此外还有性观念,现代的中国人也有性解放了,因为性可以在婚姻之前进行,但这只是一种程序的提前,它的实质涵义却依旧保守,因为女性在感情中想通过保持贞洁来保护自己,并把它当作是一种资本,失去了就会损失巨大。这本身依然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性,一种男女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又有现代的卡拉OK文化,男男女女,大款小姐,勾引诱惑,这一幕,在各个大城小镇上演,也是当今中国的一大特色。贾樟柯用电影执行了过去莎士比亚口中的戏剧功能一一他把电影变成了生活的镜子。 但即使是这样,脱离不了这个世界的他们,依旧会尽力去过好他们的生活。贾樟柯试图通过世界告诉人们,即使这个世界是这样地面目可憎,里面人们的悲欢却是一样的,它们甚至不需要通过言语来沟通。安娜与小桃,二个各自说着各自的语言,并且从来不试图借助手势或任何东西去让对方理解自己,但她们的确在交流,只通过一种情绪,她们却能理解对方。老牛对女友的追问永远如一,“你去哪了?”,“然后呢?”,“再然后呢?”对于爱情的态度,他始终执着,永不退缩。他是世界里唯一得到了幸福的人。无休止的追问,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世界》是一部散文式电影,所以在情绪的传达和节奏的控制上,贾樟柯有他的选择。他喜欢用长镜头交待场景,人和物,并喜用长镜头表达情绪。在世界中,他不止一次用到了男女主人公在路上,在车中的场景。在特定的情节背景下,那种在途中的沉默变化多端,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同时还带来一种飘泊的荒凉感。短信,也是他格外注意的一个细节。短信的含蓄妙不可言,每次在男女主人公接到短信时,贾樟柯都用动画效果来表现那一刻的情绪,像表现一个梦境,既有美的憧憬,也有沉痛的打击,但都是对那一刻的潜意识的捕捉和突显。这种尝试价值深远,国外的电影在这点上起步更早,也成熟更早。而在表演等其它方面,贾樟柯延袭了他一贯的风格,就是保持生活的原生态,以类似纪录电影的形式强化生活的真实感。
《世界》想表达很多。那是一个世界,也是一个角落,但是不管这些,他们只想逃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