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一直觉得,可能我永远都做不了一个出色的影评人。我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也不够冷酷平静,长期以来,我总是在大屏幕的银亮白布和台下黑暗的私人领域之间灰色的行走。很多时候我洒下热泪,很多时候我心疼欲碎,我的文字缺乏穿透力,尽管有的时候在表面上看起来还相当光鲜。 陪《我们俩》一起走到了尽头,我仍然没有把持住那些可笑的冷静,我发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很少被爱情电影所感动,但此类亲情题材,却常常是一击致命。真不愧合了一句话:“爱情让人忘记时间,可时间也让人忘记爱情。”现下,在爱情题材里,我只是想再看一遍陈可辛1991年的双城故事。别的,都没什么兴趣。 我记得我爸跟我说过,他半夜十点以后最怕电话声响起来,如果不是我的电子家书,那十有八九是奶奶或者外婆出了什么意外,他紧接着的那声叹息令我记忆犹新,再过十年,他也到了睡梦中需要几次被打断起床上厕所的年纪了。每一次看亲情题材的电影时,我都想起几次在北京、在家乡再见到他的样子,笑得依旧关切,头发又多染了几根。 《我们俩》的环境其实极其的简单,一个古旧的平房小院,甚至不是传统电影中四平八稳的典型四合院格局,一个84岁的老太太,一个20出头的女孩子,后者租下了前者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间。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200多万,台词和布景都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中国电影很奇怪的正在往极简和极繁的道路上走,唯有中间层的大量商业电影和B级片迟迟不见长进。 导演马俪文前些阵子被sohu拉去开了个blog,上面有很多关于我们俩的文字,她说这是根据她自己以前真实的求学经历拍出来的。宫哲在上面也写了一篇,像小学生日记,质朴,流畅,灵动,和这个女孩子在电影里的气质一模一样。这个中央音乐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在食堂门口偶然被选中,东京电影节上一说话就脸红,青涩的让人喜欢。她的影后呼声原本很高,可最后这顶大帽子落在了“奶奶”身上:84岁的金雅琴眼神不好,耳朵有点儿背,在拍电影的过程中还摔了一跤,可她让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 在电影里这两位都是本色演出。一个饱经沧桑对世情洞若观火的老太太,在接受一个大大咧咧却又单纯勤快的孩子进入她的世界时,从抗拒到不舍,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直到生命的尽头。如果电影不经过化妆,也许还能在老太太的眼里看到没抹干净的污垢;而那个年轻的不能再年轻的小女生,甚至还有点婴儿肥, 这老太太其实是第一次拍电影,之前她已经从人艺退休多年。但她洪亮的口音泄漏了这个线索----其实我想,若不是专业演员,像老谋子一样调动群众来演这部戏,是不是会让它更加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呢?不管怎样,金雅琴用一种近似完美的舞台功力,精湛的传达出了这部电影难以言明的细腻,从台词到感情的细腻,东方式的蕴含了生命轮回风生水起的细腻。 在生命的两头对话,一直是电影里一个永恒的主题,从轮回的开始直接对接上轮回的尽头,面对着巨大的交流障碍,但一旦完成了,就是一次双方向彼此的回归。从饱经沧桑到单纯情感的回归,以及从横冲直撞到尊重生命的回归。在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里,他也是通过人的成长,外加上四季更替,描绘出生命和自然运行的轨迹。《我们俩》基本上也做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在画面上,不如前者来得精致隽永。 小女孩和老太太一样,都倔强的无以复加,所不同的是,后者在人老珠黄的四合院生活里,被困在孤独的黑暗之中,得不到理解的出口,所以,小女孩对于老太太来说,意义显然要比老太太对于小女孩要大得多,最终的谅解,也是老太太从封锁走向冰封的主动式过程。这个过程,除了表情外,极其鲜活的台词功不可没,那味道,就像胡同里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老太太,老到,幽默,有嚼头。 这部电影的深入人心再一次证明,在我们生命里,一定有些什么是恒久不变的,从呱呱落地到老朽病死。只是,这种单纯的感情,常常在此后岁月的不断变动中被磨砺和消减,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单纯的场景单纯的人面前,才能寻回这种朴素的本真。于是,在一群带着极大的单纯的电影热情的人们一年多的努力后,在平安大道附近的一个废弃四合院里,一个小型的人世间徐徐展开,娓娓道来,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这同样是女性的电影,却跳出了女性风格的框架,它的情节琐碎而简约,格局之大却让我想起很多昔日影响我们的艺术精品。三联的何不,说得很有趣,也很耐人寻味:“省略是《我们俩》里面最值得赞赏的地方。理所当然会发生、不必再费事交代的情节,很干脆地跳过。国内年轻导演里面,能够这样干脆省略、不低估观众的智力的并不多。”《我们俩》以对电影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在一片喧嚣中一骑绝尘。 电影的配乐,是窦唯的手笔,清淡,古朴。就如这电影在心底划过的痕迹,掀起点点涟漪,让你低低的鼻酸掉泪,不管怎样,随着84岁的老人走完生命的历程,所有的大喜大悲,也不过是浮云一场了。 |
|
我一直觉得,可能我永远都做不了一个出色的影评人。我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也不够冷酷平静,长期以来,我总是在大屏幕的银亮白布和台下黑暗的私人领域之间灰色的行走。很多时候我洒下热泪,很多时候我心疼欲碎,我的文字缺乏穿透力,尽管有的时候在表面上看起来还相当光鲜。 陪《我们俩》一起走到了尽头,我仍然没有把持住那些可笑的冷静,我发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很少被爱情电影所感动,但此类亲情题材,却常常是一击致命。真不愧合了一句话:“爱情让人忘记时间,可时间也让人忘记爱情。”现下,在爱情题材里,我只是想再看一遍陈可辛1991年的双城故事。别的,都没什么兴趣。 我记得我爸跟我说过,他半夜十点以后最怕电话声响起来,如果不是我的电子家书,那十有八九是奶奶或者外婆出了什么意外,他紧接着的那声叹息令我记忆犹新,再过十年,他也到了睡梦中需要几次被打断起床上厕所的年纪了。每一次看亲情题材的电影时,我都想起几次在北京、在家乡再见到他的样子,笑得依旧关切,头发又多染了几根。 《我们俩》的环境其实极其的简单,一个古旧的平房小院,甚至不是传统电影中四平八稳的典型四合院格局,一个84岁的老太太,一个20出头的女孩子,后者租下了前者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间。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200多万,台词和布景都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中国电影很奇怪的正在往极简和极繁的道路上走,唯有中间层的大量商业电影和B级片迟迟不见长进。 导演马俪文前些阵子被sohu拉去开了个blog,上面有很多关于我们俩的文字,她说这是根据她自己以前真实的求学经历拍出来的。宫哲在上面也写了一篇,像小学生日记,质朴,流畅,灵动,和这个女孩子在电影里的气质一模一样。这个中央音乐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在食堂门口偶然被选中,东京电影节上一说话就脸红,青涩的让人喜欢。她的影后呼声原本很高,可最后这顶大帽子落在了“奶奶”身上:84岁的金雅琴眼神不好,耳朵有点儿背,在拍电影的过程中还摔了一跤,可她让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 在电影里这两位都是本色演出。一个饱经沧桑对世情洞若观火的老太太,在接受一个大大咧咧却又单纯勤快的孩子进入她的世界时,从抗拒到不舍,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直到生命的尽头。如果电影不经过化妆,也许还能在老太太的眼里看到没抹干净的污垢;而那个年轻的不能再年轻的小女生,甚至还有点婴儿肥, 这老太太其实是第一次拍电影,之前她已经从人艺退休多年。但她洪亮的口音泄漏了这个线索----其实我想,若不是专业演员,像老谋子一样调动群众来演这部戏,是不是会让它更加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呢?不管怎样,金雅琴用一种近似完美的舞台功力,精湛的传达出了这部电影难以言明的细腻,从台词到感情的细腻,东方式的蕴含了生命轮回风生水起的细腻。 在生命的两头对话,一直是电影里一个永恒的主题,从轮回的开始直接对接上轮回的尽头,面对着巨大的交流障碍,但一旦完成了,就是一次双方向彼此的回归。从饱经沧桑到单纯情感的回归,以及从横冲直撞到尊重生命的回归。在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里,他也是通过人的成长,外加上四季更替,描绘出生命和自然运行的轨迹。《我们俩》基本上也做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在画面上,不如前者来得精致隽永。 小女孩和老太太一样,都倔强的无以复加,所不同的是,后者在人老珠黄的四合院生活里,被困在孤独的黑暗之中,得不到理解的出口,所以,小女孩对于老太太来说,意义显然要比老太太对于小女孩要大得多,最终的谅解,也是老太太从封锁走向冰封的主动式过程。这个过程,除了表情外,极其鲜活的台词功不可没,那味道,就像胡同里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老太太,老到,幽默,有嚼头。 这部电影的深入人心再一次证明,在我们生命里,一定有些什么是恒久不变的,从呱呱落地到老朽病死。只是,这种单纯的感情,常常在此后岁月的不断变动中被磨砺和消减,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单纯的场景单纯的人面前,才能寻回这种朴素的本真。于是,在一群带着极大的单纯的电影热情的人们一年多的努力后,在平安大道附近的一个废弃四合院里,一个小型的人世间徐徐展开,娓娓道来,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这同样是女性的电影,却跳出了女性风格的框架,它的情节琐碎而简约,格局之大却让我想起很多昔日影响我们的艺术精品。三联的何不,说得很有趣,也很耐人寻味:“省略是《我们俩》里面最值得赞赏的地方。理所当然会发生、不必再费事交代的情节,很干脆地跳过。国内年轻导演里面,能够这样干脆省略、不低估观众的智力的并不多。”《我们俩》以对电影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在一片喧嚣中一骑绝尘。 电影的配乐,是窦唯的手笔,清淡,古朴。就如这电影在心底划过的痕迹,掀起点点涟漪,让你低低的鼻酸掉泪,不管怎样,随着84岁的老人走完生命的历程,所有的大喜大悲,也不过是浮云一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