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电影百科 > 正文

香港电影未来=超市货架上的黑咖啡?

2005-12-02 02:03:11    周颖端 /CUP

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比如说数学的世界,一切都是确定的,就算像圆周率(3.1415926……)虽然在小数点后100万位还继续没完没了,理论上,那依然是一个确实的数值。
  
但现实世界就复杂得多。像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港产片不再吸引人进戏院?
  
作为一个土生士长的香港人,我像许多人一样,在看了多年以后,港产片的吸引力愈来愈小,为什么?
  
所以,这天我跑去问问施南生(Nansun)小姐,这位从80年代至今一直是业内最有魄力的搞手和决策人,目前她的身份分别是:1、寰亚电影公司的资深顾问:2、电影工作室的管家婆。精通多国语言且能言善辩的Nansun,她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是关于另一个问题:香港电影=?
  
之前,那不过是单纯的地区性小娱乐。
  
70年代香港电影=李小龙。他那快狠准的“李三脚”不单令所有男子汉的睾丸素上升,也令身处文革烽火战线外的中国人爱国情愫油然而生,也令世界见识了“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电影世界。
  
80年代香港电影=娱乐。一班接受外国电影文化洗礼的“新浪潮”导演出现,他们的作品虽然在票房上不卖座,但却给之后的香港电影带来一套全新的电影语言。从这时开始,香港电影结合了“制片厂”制度,开始迈向一个纯商业的娱乐制作模式,这些以“极度娱乐”挂帅的香港电影,经过发行片商的努力介绍,最初在欧美的一些art house当cult film播放,慢慢他们开始认识了这是种主流的纯娱乐,于是,有线和卫星电视上都见到港产片,也出现在他们街角的影带店里,这时候,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在李小龙之后,港产片慢慢在国际间熬出头了。
  
90年代,香港电影=超市架上的商品。由于香港电影是东南亚的卖座保证,诱发出以发行商主导的“片花”模式,本来以“创作主导”的制片厂制度开始崩溃,变成“发行主导”完全改变了整个电影业的生态环境。
  
电影再也不是创意工业,电影已经沦为大量生产下的商品,就像超市架上的货品。Nansun说了个笑话:如果咖啡此时才出现,根据片商的思维逻辑,这个世界根本不会有咖啡。因为这种又黑又涩的东西一定没人买。当《东方不败》成功,片商人人拿《东方不败》卖埠,一年内,林青霞可以拍了16部都是《东方不败》!
  
在这种“依样画葫芦”的“片花”制度下,拍电影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黑社会;在大量滥拍制作下,原来的电影商制片厂都意兴阑珊。同时候,香港出色的电影人才都被挖角到荷里活去,像周润发、袁和平……电影业陷入了人才青黄不接的时期,而又因为没有健全的制度,融资上有困难,所以整个90年代的香港电影就在短短数年内垮掉了。
  
回归前, Nansun的电影工作室已经开始和内地合作拍片,Nansun说,香港电影的未来都在中国。虽然内地还未对香港开禁,一部港产片要打入国内市场,往往要和世界各地片厂“打崩头”争一年只有20部的播放额;而和国内单位合拍虽然没有数量上的限制,但因为有不同的审核制度,所以目前港产片还未得尝这个有可观增长及庞大的电影市场。但长远来看,不论是人才、制作和收益,中国都是一块黄金实地。
  
至于目前,Nansun认为香港电影从80年代开始发展完善的相关服务和经验,例如和国际接轨的法律、会计系统等,都可以是一条出路,同时她深信香港电影业昔日赖以成功的创意和品味,在未来一定可以在国内开拓另一番光景。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