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童梦奇缘》
看陈德森导演,刘德华、莫文蔚、黄日华等主演的《童梦奇缘》,是上月底的事情——看完后跟别人聊起时,我说,这部电影我只能用诚恳这个词来形容。
然后,我解释,除了诚恳,这部电影没有第二个优点让我们走缬霸汗劭戳恕?br> 影片的剧情,借用最新一期《看电影》(第28期)里的话是:“自从妈妈自杀后,郁郁寡欢的小光到十二岁就一直没有长高过,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爸爸的错,因此对爸爸及后母很仇视。小光幻想能一夜之间变成成年人并独立生活。一天,他在公园里遇上了一个神经质的流浪汉,流浪汉神秘地自称提炼了一种能快速成长的药水。小光急不可待地喝下了药水,发现自己身体开始发生了奇妙地变化。药水令他真的变成了大人,而且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去追求美丽地老师MissLee。但是药水地效力实在太强了,小光的年龄以每天十岁的速度疯长着,可是他的内心却依然是十二岁的小孩,所以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小光也在此时发现了妈妈自杀的真相,他想重回到十二岁的样子,并回到父母身边,可是那个流浪汉却不知去向……”
《看电影》的剧情简介跟电影的公映版本有一点点出入,即小光是无意中摔倒弄破了瓶子并弄伤了手而使得瓶子里的药水渗入体内而迅速长大的。
影片的卖点主要就是刘德华如何的扮演一个以每天十岁速度长大但心智还停留在十二岁的小大人,但这也成为了影片中的失败的地方——影片的前小半努力刻画了小光的种种跟父亲后母之间的“战争”,刻画了他内心里的那种长期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母爱后(注意:是自己所需要的母爱。因为在影片里,无论是父亲还是后母都是很爱他给他关心的,但他一直生活在亲生母亲自杀的阴影里,自己走不开这种心结)的暴戾,但一夜长大后再也看不到他的暴戾了,只剩下他的仗义,还有,一夜之间,他也非常的成熟懂事了,缺少铺垫。
也许,是因为影片太短了,只有一个半小时,而且前面半小时都花在年少时的小光的身上了。而从十二岁到七十多岁,也就只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人生就如浮光掠影般过去了。而很多的剧情,都是留下了一个个的有始无终的空白。
在看的时候,突然想到的是梁朝伟、梁家辉主演的《难兄难弟》,特别是看到刘德华跟黄日华在游戏店门前聊天的那一段时。 在《难兄难弟》中,梁朝伟也不能理解父亲的那种慷慨,不能理解父亲的很多很多,也就跟父亲闹了很大矛盾……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他回到了三四十年前的父母亲年轻的时候,他跟父亲一起生活,看着年轻时的父亲母亲,感受着那种生活的气息……在生活的磨难当中,他渐渐的明白了父亲母亲,也渐渐明白了生活的磨难,而也在一个巧合的机会里,他回到了现在…… 可以说,《难兄难弟》跟《童梦奇缘》有着很大的相似,只是前者的故事是儿子回到过去和年轻时的父母一起生活,而后者是孩子突然的长大而渐渐以成人的眼光看成人的世界。 相对于《难兄难弟》中的自然,《童梦奇缘》显得有些造作不自然。 而《童梦奇缘》的最大优点也是唯一优点吧,就是真诚的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与大人之间的童话式寓言——好好的珍惜目前人。
2004年的香港电影进入了一个冰河状态,如何的寻找一个突破口,让香港电影走出困境,这是2005年香港电影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很多的电影都走商业路线,以图能够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如《头文字D》,《七剑》,《神话》等,这是无可厚非的。
而《童梦奇缘》还是坚持了一种文艺片的小众化的路线(当年的《难兄难弟》是走喜剧路线的),坚持着讲一个并不是很讨好的故事,尽管这故事现在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里的现实问题。而演员的表演也很卖力,为了角色本身也做了不少努力,如刘德华的六小时化妆,如莫文蔚的自我形象的丑化等。 他们真诚的拍摄一部早就不能卖座的小众电影(陈德森导演在接受访问时就说到,很多投资人都不愿意投资拍摄这部作品,而是希望他导演一些卖座的动作片——他导演的《神偷谍影》曾取得不低的票房;而这类文艺片,应该是给陈可辛之类的导演去拍),他们坚持的讲述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故事,而这也注定了不可能创造出一个票房神话。
而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的这种真诚的状态。
真诚希望香港电影,再对票房神话望穿欲眼的同时,也多一点的真诚,讲述好一个故事,一个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思考的故事。 而这,也是香港电影数十年来的一个传统模式:社会阅读模式(它和娱乐模式一起被称为是香港电影的两大模式)。就像是李敖在上海复旦大学演讲中所提到的:希望我们在笑的同时,心里也留下一些真诚的泪水。
而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大概就是十多年前尔冬升导演的《新不了情》了,难怪刘德华说上一次最让他感动的文艺片是13年前的《新不了情》,而《再说一次我爱你》让他再次的有了当初的感动而即使亏本也要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