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卓瑶于1954年出生在中国澳门(Macao),后赴香港接受中学以及大学的高等教育。香港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到英国攻读电影,就读于伦敦国立电影学院。在纽约工作一段时间后回香港任香港电台编导。其处女作是1982拍摄的短片《外国的月亮圆吗?》(They Say The Moon Is Fuller Here),此片一鸣惊人,表现出罗卓瑶早年的创作才能。1988年,罗卓瑶首次执导长片《我爱太空人》(The Other Half),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编剧方令正后来成为了罗卓瑶的丈夫。之后,两人配合默契,至今共拍出了7部夫编妻导的电影作品。1995年,二人移民到澳大利亚,目前定居于墨尔本。她认为每一部电影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旅行,自己都会被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罗卓瑶不喜欢通过对话来传递信息,她更喜欢运用意象与音乐。她无法忍受公式化的电影,更倾心于有着迷人与惑人的复杂性的作品,提倡依靠人物与主题来引导影片的制作,而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她将剧本的写作看成一种智力的、精神的和情感的经历。
1992年,罗卓瑶迎来了导演生涯的第一个高峰,《秋月》(Autumn Moon)一举夺得洛伽诺电影节金豹奖。该片讲述了一个非法移民在纽约的悲剧故事,带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和凄美。它通过细小但能引人共鸣的琐事探讨移民的现实与传统在个人和文化层面上尖锐冲突。一些最简单的影像具备了最强大的震撼力:小女孩被告知她所心爱的麦当劳并不属于她的民族时的悲伤,老妇人为子孙后代喃喃自语的祈愿,至今还能刺痛移民族的内心。这里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他们浓厚的乡愁,更是在寻找一种意味深长的过去和广阔未知的将来之间的平衡。
随着《秋月》的成功,罗卓瑶在第二年又推出获得金马奖的《诱僧》(Temptation of a Monk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影片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带入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石彦生因为宫廷政变而被迫做了和尚,本来他就不是出于本心,所以对尘世恋恋不忘。而一见钟情的公主红萼为了他付出了微薄的生命,石彦生万念俱灰,以为终于可以了尽尘缘,放下战乱纷争的俗世做个清心的和尚。可是造化偏偏弄人,谁知道石彦生又遇到了和红萼同样相貌的寡妇青娈,于是抵不住来自他自己心底的诱惑,放弃了发誓要修行的念头。罗卓瑶的《诱僧》展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犹豫不决、恋恋不舍与自欺欺人的人生状态,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看似静心坐禅,心无旁骛,其实在反复告诫自己什么都不要去时候,却已经开始在想了。因为诱惑出于本心,而人往往不肯面对罢了。靠定力克服一切,以为这样就超脱了尘世的情感,心就不再会动了,其实“风停,云静,是人心在动”。罗卓瑶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告诫观众:诱惑,不是来自于他人,是来自于我心。另外,影片的画面如史诗般的宏大与壮美,特别体现在令人目眩的战争场景。当然,该片并不完美,有时情节显得节奏缓慢与拖沓,而故事最终的结局又无疾而终,使人一头雾水。
1994年,罗卓瑶与另外三个女导演,来自美国的莉齐·勃尔登(Lizzie Borden)、德国的莫尼卡·楚特(Monika Treut)以及巴西的安娜·玛丽亚·玛格汉斯(Ana Maria Magalhaes)合作导演了一个由四部短片合成的影集《情色地图》(Let's Talk About Sex),分别取景于汉堡、洛杉矶、里约热内卢和香港。罗卓瑶导演了其中的《馄饨》(Wonton Soup)。《馄饨》探讨的是文化上的鸿沟(包括性爱文化)。女主角是个住在香港的中国女孩,而男主角是个住在澳大利亚的华裔。正如他叔叔所说的,他就像一根香蕉,外面是黄的,而里面却是白的。最后他不得不感叹着:“我永远也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我来的地方。”
自从移居澳大利亚,罗卓瑶发现在当时还是没能有一个有代表性的移民文学或移民影片在澳洲的主流文化中得到承认。于是她开始构思一部影片,使得澳洲社会对新移民家庭的酸甜苦辣有所认识,那就是1996拍摄的《浮生》(Floating Life )。影片探讨的是华人游民的文化归属感及文化认同问题。而事实上,许多人在生活中对归属感都有一种仿徨、不安、焦虑与失落。影片算是她和丈夫对澳洲这一定居地和新移民生活的最新诠释。片中大姐随德国丈夫远嫁德国,在享受小家庭甜蜜的同时却始终解决不了“无归属感”的心结;二姐先移民到澳洲,丈夫在三年后才能与她会合,对人的信赖与宽容被照顾两个小弟与父母的重担所压垮,不堪忍受生活与环境压力的她变得极端地神经质;幸亏后来骨肉相连的亲情才使几尽崩溃的二姐得到感化。原先因不愿拋弃对金钱的追求而一度留滞香港的大哥也到澳洲与家人团聚。罗卓瑶和方令正以幽默喜剧式的手法处理了一些情节,将移民适应环境的问题和经验以正面的方式呈现出来。影片在澳洲拍摄,演员由移民到澳洲的人组成,大部份都说广东话──这就是新移民的世界,在一个英语语系的国家说着自己的语言,努力地为语言、习俗、文化等等问题挣扎,生活中充满了危机、挑战与酸甜苦辣。最终,《浮生》获得了洛伽诺电影节银豹奖,可谓实至名归。
时至2000年,罗卓瑶完成了作品《遇上1967的女神 》(The Goddess Of 1967)《遇上1967的女神 》是罗卓瑶完全脱离香港泥土的一部作品,被称为“爱在别乡的故事”,日藉男子柳屋在网上订购了一部1967年的雪铁龙(型号DS,即女神),到澳洲取货时被告知车主已死,失明少女迪雅扎带他穿越澳洲找寻车主。两颗不相识的心就驾驶着这辆雪铁龙踏上了一段寻车与找寻自我的双重旅程。中间加插一段有关“女神”的设计原理和历史背景的实录短片是罗卓瑶作品里影象内容最水乳交融的一次尝试。独特的胶片漂色技术为澳洲的天地添上超现实色彩,正好跟主角脑海中迷幻神奇的精神荒原互相呼应。每一个野外大全景的镜头都融入澳洲乡间的超凡之美,人物所关注之事和他们所穿越的大陆相比之下显得非常渺小。 人物朝圣的性质更多而旅行的性质较少。罗卓瑶重视的是一种气氛的营造,她集中注意力于盲女迪雅扎成长经历,尽管观众看来结构上显得凌乱和拖沓,但导演自认为这是一种“马赛克”似的故事讲述,她将显着不同的人物、地点以及无法比较的文化意义放在一起,对于转变、错位、和孤立等抱有强烈兴趣。故事的主题是关于做人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当人处于变迁,移居、孤立和悲剧的时候的感受。“什么让他们哭,什么让他们笑,什么让他们跳舞,什么让他们有欲望”都是导演极力想探索的。 雪铁龙是“家庭的车”,它如同一个垂直的时间之旅的机器,联系着好几代人。在好几个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他们开着这辆车,伴随着奇怪的超现实的感觉,如同飘浮一般。迪雅扎的失明更是一种有意安排的隐喻,今日都是她从前的延续。而女神假定过去是一把打开未来的钥匙。每一个人在他们朝向未来的旅程中都是盲目的,除非他们和过去取得妥协。 柳屋对于物质的终极拥有最后转变成和迪雅扎精神的深度关联。结尾处他们驶向更遥远的地方暗示着这两颗已经有了契合,开始了新的旅行。 “非动非静,非能感到,非不能觉察。非有物,非无物,神秘、矛盾、模糊的状态是我于这部电影想捕捉的神韵”,罗卓瑶自己如是说。
罗卓瑶导演的主要作品目录:
1985年《外国的月亮是否圆些?》They Say The Moon Is Fuller Here 1988年《我爱太空人》 the Other Half 1990年《爱在别乡的季节》Farewell China 1992年《秋月》Autumn Moon 1993年《诱僧》You Seng 1994年《西楚霸王》Great Conqueror's Concubine, The 1996年《浮生》Floating Life 2000年《遇上1967的女神 》Goddess of 1967,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