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李小龙代表着中国功夫片走向世界,他的成功让人们引以为自豪。 |
|
李小龙于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旧金山的唐人街,父亲是粤剧名伶李海泉。1971年,李小龙返回香港,与香港嘉禾影业公司签约,开始拍摄他个人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该片上映之后的盛况堪称香港电影史之最。同年10月,李小龙又回到香港拍摄第二部影片《精武门》,这时他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大明星。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出演《精武门》,在片中他快如闪电的腾空飞跃动作,引起更大的轰动。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作品是《猛龙过江》,上映之后他的声望再度扶摇直上。
在《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中,他成功塑造了四类经历、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一个是质朴的乡下青年,像白纸一样纯洁;一个是大城市的个性青年,有想法有主见,爱憎强烈;一个是乡下的“油皮”,但是正直仗义,个性开朗;一个是中年大师,气质卓然,不怒自威。李小龙成功地把握各自的内心特点,把这4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演绎得极为成功。
接着,李小龙着手拍摄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死亡游戏》,并请他的徒弟、美国职业篮球明星贾巴尔助阵。在开镜拍摄之际,美国华纳公司向他提出拍摄《龙争虎斗》的计划,这标志着他已从香港影坛级的明星,蹿跃成世界级的国际影星。李小龙因此中止《死亡游戏》的拍摄,接下华纳公司的计划。
1973年7月20日晚上,李小龙正忙于拍摄《死亡游戏》期间意外地突然去世,留下妻子琳达和长子李国豪、长女李香凝。在他逝世后不久,《龙争虎斗》公诸于世,世界各地顿时掀起一阵空前的李小龙热潮。这是一部让好莱坞真正对中国功夫发生兴趣的电影。在片中,罗高拔出场即以一记凌空碎木向李小龙示威,李小龙冷冷地说:“木板是不会还手的”,这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隐忍的自信。这句台词多少年后被陈嘉上在《精武英雄》中引用,以示向李小龙致敬。
李小龙的成功秘诀在于将武功与电影结合起来,让美国人认识到一个新的类型片:功夫片。他这样凭着一身功夫,在目瞪口呆的美国人面前一路打进好莱坞。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了替中国武术争一口气,决定把中国功夫搬上银幕,为中国武术争取光荣。”为了这一句话,李小龙用尽了生命中所有的激情与能量。
一身惊世真功夫
李小龙的功夫并非暴力,而是“我武维扬”的精神,这使他超越了民族也超越了这个时代。他在艰难的环境和恶劣的条件下,凭着一腔热血和执着的精神把中国功夫升华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在世界武坛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朋友和追随者包括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世界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罗高拔,菲律宾棍王伊鲁山度等等世界武林高手。
李小龙有心向外界显示中国武术的优越。留美期间他举办的武术观摩会,把观众吓得目瞪口呆。他只手一举或飞起一脚,便能弄断每块厚两寸、八块相连的木板;即使吊在半空的木板,也能给他踢烂。李小龙说过:“我首先是一位武术家,其次才是演员。”他那拳破铁皮、脚起树断的真功夫,让世人见识了中华技击的真正奥妙。和他同时期的武林高手共同的感觉是李小龙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并能够事先察觉对手意图,即使是和对手同时出击也是他先击中对方。银幕上,李小龙由出拳到收拳往往只需六格画面,仅相当于l/4秒。
论武功地位,他独创的截拳道突破了套路形式的桎梏,开实用搏击之先河;论技击功力,他的短距离重拳,他的寸劲,天下无人能及。李小龙的无敌寸拳,是从中国传统咏春拳的“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高级的杀手锏技艺。李小龙的“寸拳”所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超过45公斤的人击出相当一段距离。
李小龙除了精通中国武术,还是一名用棍专家。他在《精武门》中的表演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精湛的双截棍术。到了拍《猛龙过江》的时候,他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了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加令人眼花缭乱。在遗作《死亡游戏》中他与菲律宾高手比试双截棍是全剧的精华所在:李小龙与伊鲁山度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让观众目不暇接。
李小龙抱有一种极实际的武术观:学功夫的目的,是要在实战中击败对手。为了把功夫拍得更好看,他一再求变。纵使他偏爱咏春派的下路踢法,但上路踢腿在银幕上也能虎虎生风。由于他的苦心钻研,这一招终于成了他自己的明星标记,即所谓“李三脚”。他三次转身踢脚,每一次转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那一条腿能够踢到一半然后决定该向高处或低处出击,快如闪电。在《唐山大兄》中,就有李小龙与6名歹徒搏斗的精彩镜头,可以看到李小龙连环三腿的威力。
他靠自己的每一个腾空、踢腿、出拳,征服了好莱坞,也征服了世界。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他从没用过一次替身,每一个镜头都是自己亲自表演。正因为如此,他的影片也改变了此后娱乐电影的面貌,令银幕打斗的魅力与感染力焕然一新。
■李小龙语录
●“让你的思维变成空白,无形无色,就跟水一样,如果把水放进一个杯子里,它会变成杯子的样子;把水放进瓶子里,它会变成瓶子的样子;把水放进茶壶里,它会变成茶壶的样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得跟水一样,我的朋友。“
●“个人风格不光是能区别每一个人,如果你没有风格,说‘哦,我身为一个普通人,我该如何完全地表达自我呢?’那样无法创造个人风格,因为个人风格是具体化行为,那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你挥出一拳时,现在我学会要稍稍前倾,你必须移动臀部,挥出一拳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让这一拳成为一种武器。”
●“对我来说,终极武术代表诚实地表达自我。现在要那么做很难,我是说要我去做表演很容易,装出趾高气扬的样子,然后觉得自己很酷,很厉害,我可以装出那种感觉来,你可以被它所蒙骗,我也能秀一些漂亮招式给你看,但诚实地表达自我,不欺骗自己,能够真正地表达出自己,要那么做非常的难。”
■怀念
“我记得我11岁时,第一次看动作片就是李小龙演的《精武门》,它捧红了举世无双的李小龙,而李小龙也让好莱坞电影界真正认识了香港”。
———李连杰
“他带动了整个功夫片热潮,他的脚法一出来,人家就说‘李三脚,好棒哦’……那时候人们都爱用‘小龙’的称呼,什么赖小龙、赵小龙之类,甚至我都被叫做‘李小龙第二’,看到海报上大大地写着‘李小龙’,走近一看旁边写着小小的‘第二:成龙’。”
———成龙
“李小龙这么年轻就死也是好的,老了就没有人爱看了,所以李小龙死得真好,我的脑袋里一直记得他说‘POWER,力量’,永远不会忘。”
———刘家良
“记得那时外景都拍完了,过了农历年休息以后,我自己在化装间里面化装,他从我身后走过去坐在我旁边对我说‘坚叔,我不会有你那么长命’,我说‘为什么,世侄?’他爸爸是我的朋友,我说你以前是靠武术吃饭的,所以要经常练武,你现在做电影,应该给自己时间休息,他说‘做电影只是我的副业而已’。”
———石坚(人称“坚叔”,香港老一辈武打明星,曾出演“黄飞鸿”系列影片并同李小龙合演其遗作《龙争虎斗》)
“他是一个非常坚持己见的人,而且你可以看到他是非常的自信。信心爆棚,他发明了一种自我存在,他不是在演戏,这个人一出来我就在想他怎么好像是别的星球上的人,不是地球人,这个感觉很强烈,他很特别,但怎么特别我说不出,反正就是和普通人有很大不同。”
———陈会毅(人称“B仔”,李小龙武术指导、好友,动作片导演)
“他出拳太快了,还没有反应就打到鼻子上了,但是因为快拍出来会看不出来,我们就用一个办法。比如应该是一秒钟24格,他的影片就要拍三十五六格,拍完后用正常速度放出来,这样才可以看到他拳势的走向。“
———杜惠东(嘉禾电影公司宣传部经理)
“印象非常深的是有一次他叫我一同去吃饭,他打电话给老板邹先生说让他送我们去吃饭,邹先生说正在开会,李小龙很有办法,他说‘那我就找六叔(邵逸夫)来接我们吧’,邹先生赶紧放下所有事情专程来接他。这可以看出当时李小龙的号召力,老板都不敢得罪他。看他吃饭简直令我惊讶极了,他把新鲜的牛肉榨汁喝下去,再配上生鲜蚝,很少喝水一律喝鲜榨橙汁,所以你可以看到李小龙身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脂肪,全是肌肉。”
———张耀宗(李小龙影片剪接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