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台湾新电影运动二十年过去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曾经并肩努力、为之付出的步履维艰。 |
|
在新电影运动出现之前,台湾电影已经到了所谓的“国片死亡”境地,而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成功出现,给台湾的电影业和当时默默无闻的一群年轻电影人带来了曙光。台湾新电影运动,就如同电影史上其他的电影运动———意大利新现实、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一样,在主题、形式各方面,发展出另一种可能性。
1982年由台湾“中影”出品的、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联合执导的集锦式电影《光阴的故事》拉开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序幕,台湾电影史的一片灿烂就此孕育而出。
背景:80年代初期台湾影业低迷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影片市场仅有少数几种类型影片上映,琼瑶电影也失去了文艺片宗主的地位,电影已走入困境,三家公营制片厂配合当局政策摄制的《辛亥双十》、《大湖英烈》、《战争前夕》等片,耗费巨资,财务亏空严重。《大湖英烈》耗资四千万元,卖座不到五百万元,而另外一部耗资五千万、宣称要囊括金马奖的《苦恋》惨败,连广告费都没收回。
到了1982、1983年台产电影票房逐渐陷入谷底,业界几陷半休业状态。银幕上不是老套的爱情文艺片便是流于教条的军教片,再或是假社会写实片,在这种情况下,“中影”打破按资排辈的旧片场制,起用年轻作家小野、吴念真组成“二人小组”负责选报题材,并审核或参与别人创作的题材,这是战后成长的一代第一次有机会进入电影体制的决策层,对新电影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982年夏,杨德昌、张毅、柯一正、陶德辰各执导一段,共同拍摄了四段式影片《光阴的故事》。当时,杨德昌、柯一正、陶德辰都是从美国留学归来,张毅从事小说创作,这四个人都是从未拍过商业剧情片的新手,低成本拍摄从而减少商业回收压力、在题材上开掘了“成长与历史”的主题以及清新的纪实影像都是这部影片带来的开拓性意义。
内容:《光阴的故事》分段表现成长四阶段
这部集锦式电影由《小龙头》、《指望》、《跳蛙》和《报上名来》四段构成,影片时代背景是渐进的,分别表现了“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这成长的四个阶段,四位年轻导演描写出各自对周围世界的感觉。杨德昌执导的《指望》是全片中技巧最成熟、艺术造诣最高的一段。13岁的少女小芬暗恋房客大学生,满怀美好幻想的时候无意撞见姐姐和大学生之间的恋情,单恋只留在她心间伴她成长。《指望》将少女对于异性的梦想描述得格外真诚而细致。
陶德辰导演的《小龙头》描写一个乏人关心的孩子小毛终日沉迷于幻想世界。导演拍出了童真情趣,同时也写出了父母与儿女的隔膜。《跳蛙》由柯一正执导,影片以大学生为主题,以自由、奔放的笔调描写一个大学生想干件轰轰烈烈的大事,结果像青蛙一样不安闲、不停地跳动,却找不到自己确定的目标。影片还借此批判了现代生活中许多荒谬的现象。《报上名来》由张毅导演,讲迁到新居后的一个早晨,年轻夫妻大卫和芬兰上班时遇到的夸张故事,在描述成年的无奈的同时也指出了台北日趋繁华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环境:香港、台湾、内地新电影“三环交会”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电影”的潮汐不约而同生发于两岸三地的电影界。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著名电影评论家黄式宪解释,“‘新电影’形成三‘环’交会的状况。首先是1979年后‘香港电影新浪潮’扮演了前卫的角色,这次温和的、改良式的‘电影革命’为内地和台湾电影向现代转型提供了实践参照。”
“台湾新电影”与“香港新电影”是不同的两种气质。黄式宪认为“以电影与民族文化根脉传承而言,香港属于无根飘萍,而台湾则根基深厚、传统扎实。台湾工业体制也与香港不同,承担文宣使命的剧情片为龙头,商业片为主流,兼及一些艺术片,‘新电影’主要着力于电影文化品格的提升。以侯孝贤、杨德昌为旗手的新一代电影,是对李行、白景瑞‘健康写实’的告别,也是对沉溺功夫和爱情的商业类型的决裂“。
稍晚于港台的内地“第五代”群体出现在1984年后,黄式宪认为,“有意思的是侯孝贤、陈凯歌等同代电影,通过不同方式沿着不同弧线实现了‘殊途同归’,产生出一种一拍即合的文化整合力。”
■关键词 台湾新电影
按一般的认定,台湾新电影是指发生在1982年到1987年左右、全面提升台湾电影文化品格、使台湾电影获得世界影坛认可的一场电影运动。
这场电影运动以《光阴的故事》为开端,四位年轻导演得到机会,拍出区别于当时“政宣”和“言情”主流的作品。此后,一批锐意创新的导演先后推出《儿子的大玩偶》、《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油麻菜籽》、《冬冬的假期》、《玉卿嫂》等片,一股新鲜空气带来巨大的冲击,逐渐形成“革新”的潮流。“新电影”的导演主要有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万仁、陈坤厚、张毅、万仁、林青介等,编剧主要包括吴念真、小野、朱天文等。
■人物 杨德昌和他的三个阶段
杨德昌生于1947年,上大学期间学习控制工程,后到美国学习电脑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回到台湾,1982年张艾嘉受“香港新浪潮”影响筹拍电视剧《十一个女人》,其中杨德昌执导“浮萍”一段,同年执导《光阴的故事》中的《指望》。
据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介绍,杨德昌的电影作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台北三部曲”《海滩的一天》(1983)、《青梅竹马》(1985)、《恐怖分子》(1986),相当于侯孝贤同步的“成长电影”;之后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它回到了“台北三部曲”的“前故事”,类似于“前传”,此片代表他进入了自己电影事业的高峰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杨德昌尝试“新台北三部曲”,轨迹很清晰,《独立时代》(1994)和《一一》(2000),展示的是“白领阶层”、新城市人的游戏规则,中间的《麻将》(1996)是边缘化的新人类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