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华语电影 > 正文

父爱的深沉——The.Return.回归

2005-03-15 01:00:13    网易娱乐 

编者按:“这是一部真挚、接近形而上的作品”、“走进一个更深远、更激昂的层次,远远超乎它表面所预示的”、“导演首部作品即充满吊诡和寓意,给予观众接近两小时的情感波动,以及一个令人错愕的高潮”,众多美誉对于这部2003年度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回归》而言,显得是那么溢情但是又不为过。

导演:安德烈·祖亚金瑟夫/Andrey Zvyagintsev
编剧:乌拉基米尔·莫里森科/Vladimir Moiseenko、
亚历山大·诺沃托斯基/Alexandre Novototsky
主演:伊万·伯布隆哈沃夫/Ivan Dobronravov, 饰伊万,
乌拉基米尔·卡林/Vladimir Garin,饰安德烈,
康斯坦丁·拉福霍南科/Konstantin Lavronenko,饰父亲
摄影:Mikhail Kritchman
出品国:俄罗斯
语言:俄罗斯语
片长:105分钟
上映日期:2003年9月2日(威尼斯)
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处女作金狮奖

剧情梗概:

伊万和安德烈与母亲在俄罗斯北部一个小镇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离家十多年的父亲突然归来,打破了两兄弟的和谐生活。他们既对这个陌生的父亲充满怀疑和好奇,又对当年他突然抛开母亲而耿耿于怀。第二天,父亲带着他们去到一个地方找寻一些东西。在路上,小伊万开始表现出对父亲的不满,认为他们没有父亲的生活也过得很愉快。他们来到一个大湖,父亲带领两个孩子做了一艘小船,驾船来到一座神秘的小岛上。父亲和两个孩子分开,两个孩子出去捉鱼,父亲去找些东西,孩子们回到与父亲约会的地方时已经非常晚了,父亲大发雷霆,愤怒地责备哥哥安德烈,伊万哭着爬上一座高高的废弃的铁架上。父亲怕他发生危险也追了上去,结果父亲失足坠亡。两个孩子把父亲的尸体运回湖岸,就在他们启动汽车,打算把父亲的尸体装进去时,父亲的尸体连同那条小船慢慢地沉下湖心……

评论:

这是一部具有典型的俄罗斯式的神秘、幽暗但令人感动的故事,一部关于成长、父子和回忆的电影。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给出的评语是:“一部关于爱、失去和成年的难以描述但无法拒绝的电影”,祖亚金瑟夫在这部电影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情感气氛和奇异的审美情绪,并在叙事和摄影上完美地表达了这种情绪,堪称电影佳品。故事以父亲的“归来”开始,但是许多悬念并没有随着叙事的展开而得到答案,比如父亲这么多年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母亲为什么从未说起父亲还活着?父子三人去的那座小岛是哪里?他要找什么?那个铁盒子里装着什么?甚至,他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父亲?……导演一直使关于故事的若干要害放在被“悬搁”的状态,情节线上许多重要的逻辑环节都交代得不清楚,他甚至是有意识地放弃这些问题的纠缠,而直接展开自己想讲的故事,也是电影里第一时间发生的故事。“悬念”恰到好处地使电影进入了某种神秘的气氛并成为当下故事的背景,因为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影片中两个孩子一直想追问的问题。

兄弟两个对父亲的归来有不同的态度,9岁的小伊万对生活中突然出现的父亲有抵触,他认为父亲当年抛弃妈妈和他们是不对的,父亲仅仅是生命中一个必要角色,但不是他们生活中的必要部分,他在路上生气地对父亲说:“我们没有你的时候生活得也很幸福”,“反正你已经抛弃我们十多年了,我们不怕再次被你抛弃”。大一点的安德烈则对父亲的存在充满了崇敬和信服,他非常想与高大的父亲站在一起,服从他的命令,愿意跟随父亲去做一些成年人做的事情。

父亲一直比较沉默,但他有着只有父亲才有的专横和严厉。他对两个孩子的态度也不一样,他能够容忍年幼的伊万那些唐突和任性,他们在餐馆吃饭,伊万不同意,故意不吃饭,顶撞父亲,但是父亲没有说什么。在路上,伊万在汽车里再次顶撞父亲时,父亲把他丢在公路上的一座桥上,与哥哥安德烈开车离去。突然下起大雨,可怜的伊万蹲在桥上瑟缩发抖,父亲又回到桥上接回了伊万。父亲对安德烈却异常严厉,当汽车陷进泥里,父亲指挥两个孩子将汽车拖出来,安德烈只有一点小事没有做好,父亲竟抓他的头撞向汽车。最后在小岛上,两个孩子回来晚了,实际上是由于伊万不愿意回去与父亲呆在一起,但是父亲却咆哮着责打安德烈。

故事就这样在模糊而敏感的气氛中继续着,突然,父亲一下子死了,纯属意外,情节急转直下,所有的设问都失去了意义,在这座神秘的孤岛上,只剩下了两个孩子和父亲高大僵直的尸体。对影像综合叙事功能的挖掘和对剧情逻辑中次要因素的大胆放弃,显示出这个年轻导演在掌控叙事方面的才华和强烈的自信,影片的意义一下子从单纯的叙事中跳了出来,面对的是对父子情感的反思。

安德烈·祖亚金瑟夫1964年生于俄罗斯,毕业于莫斯科国家戏剧艺术大学,之后曾在多部俄罗斯独立戏剧作品中扮演角色。他从2000年开始执导电视短片,先后拍摄了电视短片《布西多/Busido》和《晦暗与抉择/Obscure and Choice》等。《回归》是祖亚金瑟夫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在第6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拿走了两座金狮奖。

《回归》的外景取自俄罗斯北部的森林多湖地区,摄影师米尔卡耶·克里奇曼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在威尼斯他一言不发的低调性格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片大部分采用了单线条简单构图,祖亚金瑟夫让克里奇曼做出一些超出常规的运镜线路,其中几组压迫感极强的垂直俯拍镜头使人物与其活动背景产生了极强的疏离效果,加上时而秀丽清朗,时而粗犷野蛮的天气,让北俄罗斯清冷的湖面和布满阴云的天空变得神秘、晦暗。小伙伴们戏水的水坝和高高的伫立在湖中的架台,母亲居住的石头老屋,水面和荒地之间夹着的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河堤,整面白墙下依着的一把孤独的椅子,影片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这种摄影风格。透视感极强的构图显示出人与环境的关系,虽然用彩色胶片,但主人公深色衣服和以黑灰色调的背景,简约而压抑,层次分明,造成一种新鲜、奇异的视觉效果,与整个故事扑朔迷离的情节和悲剧基调配合的非常完美。有些画面看出导演对塔可夫斯基的重新演示,比如早晨醒来的母亲穿着长裙静静地逆光方向站在撒满晨光屋子里,尤其是进行到60分钟之后,我们似乎在回顾41年前也拿走金狮奖的塔可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父子三人划着小船驶在幽暗、平静的湖面上,完全模仿《伊万的童年》中最后伊万和科豪林上尉三个人驾着小船在晨色中穿越沼泽的画面。

《回归》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对父子关系的个体情感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作者用了一个罕见的寓言结构给这个话题赋予了重新思考的角度。当父亲归来时,伊万和安德烈跑到仓库,他们从箱子里找到一本陈旧的圣经,在亚伯拉罕祭献独生子依萨克这段旧约故事的插图间,拿出他们和父亲唯一一张的合影,电影剧情设计也是像创世纪一样以七天为七个单元逐渐展开(但却是从周日开始到周六结束),饱含宗教色彩的启示意义。父亲对于两个孩子的生命经验来说只存在过7天,但却好像永远地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父亲是一个孩子永远的心结,当影片中的父亲抓起哥哥的脑袋撞向汽车时,我们想到卡夫卡被他高大的父亲揪到阳台上罚站,那个高高的掩映在阴云中的铁架则令人想起《伊万的童年》中那口神秘的深井。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两极徘徊的角色,他曾是家里一个高大的影子,也是我们无所依时一个深深结实的怀抱。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父亲的台词就是沉默,他也许在一个远离生活甚至遥不可及的地方,但他存在着就象征一种力量,即使他的生命可以脆弱的像一株草,却能在瞬间使一个男人还原成不经世事的孩子。《回归》中曾有对男孩隐秘的“轼父”心理的暗示,比如伊万的愿望中,总是试图从生活中“除掉”这个在他生命中多余的父亲,但是,当父亲的尸体突然沉下湖底时,两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喊到:“爸爸!爸爸!”父亲永远地走了,他们长大了。

俄罗斯文化给人一种永远不愿意放弃精神性意义的感觉,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和别尔嘉科夫的哲学,她似乎在欧陆本土上反复被刷新的形式革命总保持着一定的形而上意义的距离,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