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星驰以教授、文化名人、后现代大师等名头从南到北大学巡讲时,以为不过是新影片《功夫》的另一种推广,但当看到在四川是巴蜀鬼才魏明伦作陪,人大是知名教授提前影片饿补,如果不是真心当作一方神圣对待,那就是知识分子趴在地上拣钱。文人和大学的象牙塔要向票号的大户递橄榄枝示好借钱,而且还是讨教文化艺术的财富,不管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然,都是一种悲哀。现在的江湖和庙堂都乱了。
在江湖混久了的草根被拍上泥,涂上彩,众望之间端上高台,不管是会开光普照还是摔个粉碎,对周星驰来讲已经足够骄傲了,所以人家有资格淡定和默然。抛开话外,回到影片,这部被认为是星爷从江湖到庙堂的固位之作,是拿得出手的,至少对看过武侠的男观众来说,绝对值得一看。
首先值得一说的是影片的电脑特技,在好莱坞动作新潮流宠儿袁和平的帮助下,很多武打的场面已经走入国际化了,虽然有《少林足球》摧枯拉朽《武状元苏乞儿》天降一掌和《骇客帝国2》以一敌百,吴宇森《侠盗高飞》子弹时间的影片的段落模仿,难得的是,《功夫》都能在其基础上加点小改动,转化成自身的特点,而且随时随地没忘了加上周星驰影片特点的搞笑,如踩脚趾、借鹰一越、英雄形象现眼,尤其是有很多想象的值得别人模仿的开创,如六指琴魔一段勘比金庸《笑傲江湖》里梅庄江南四友黄钟公的七弦无形剑气,那种超乎文字的影像描述,赏心悦目,心荡神飘。还有就是在应用高科技的同时,没有忘了武的变化和侠的精义。高手之间过招的那种“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和绝处逢生的保命绝学的变化,夸张了的招数令人惊奇。在武打方面,高手的天外有天,层出不穷,是既向传统武侠作品的传承,又挖掘新意和不落俗套;再有就是主题统一,侠之大者,出手于危乱之中,收手在平常之内,武术的高低跟侠义是两回事,如果没有一个扶危解困、济世助人的心肠,即使有再高的本事,也只能成为败类或疯子,这样明目张胆的直接惩恶扬善的电影主题,已经失传很久了。这种结合体现了香港电影人的自信和对高科技的不服输。好像曾经一度有共识,中国电影搞高科技永远玩不过好莱坞,只有傻瓜和败家子才在这方面砸钱。从模仿的《风云》、《华英雄》,探索的徐克的《蜀山传》、《黑侠2》,到结合的王晶的《老夫子》,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功夫》,香港电影高科技提升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值得一题的是配角的选择,可以说演员都是为了角色而来的,从这一点上看,称得上群星璀璨。虽然仍然能看到重复的影子,但也可能是一种故意,虽然宣传中都是大唱女主角“星女郎”,但实际上在影片中给这位主角的戏份少但公平;虽然最后的英雄还是要回到周星驰这个”偶像派”身上,但整体看下来还是以群戏为主,小人物的草民英雄情节占整个故事的主体,而且有各自特点的如漫画人物般的喜剧效果,可以称之为“泛无厘头”化。尤其是“包租婆”=“小龙女”这一角色,会像朱德庸漫画里的岳母一样,成为给人留有深刻印象的符号性人物。
按照喜剧明星陈佩斯高抬观众的观点“对演员和导演来讲,观众是什么?观众是对手”来反看,我个人觉得《功夫》这个对手是今年电影雅俗共赏的最强。我期待的影片中都有了,超出期待的也有,整部影片就像周星驰在影片结尾段展露没有经过电脑处理过的人过四十仍有值得夸耀的肌肉一样,几乎少有赘肉的展现出来。而且,周星驰用自己的名声把观众招进来,虽然作为主角他在影片里的绝对吸引力小了,但整体的力量加强了,还能让大多数人满意着离开,这才是真正需要本事和心思的。应该说这是一部群星拱照的从香港出发的用心之作,而且很多影像是专为走进影院的大屏幕而作的。不管是继续江湖之远,还是希求庙堂之高,用心就能得到回报。真的希望香港电影就像影片中破茧重生的蝴蝶一样,《功夫》能够成功的带起新一轮香港武侠片的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