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影音剧社 > 华语电影 > 正文

不同的民族,一样的亲情——令人怀念的《东京物语》

2004-11-12 21:17:13    红龙寒冰 DVD不完全手册

编者按:小津安二郎的光影世界之动人之处正在于他将普通家庭人情世态那种亲和温润不动声色地展现出来。他的《东京物语》“铅华落尽见真淳”,因此获得了全世界观众的认可,1958年,该片获得了伦敦影展的萨德兰奖。

对于黑泽明,对于岩井俊二,对于……我总有着一种无比尊敬无比崇拜之情,因为他们的电影,因为他们的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永恒的主题和带给我们的深思。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小津安二郎,包括他的《秋刀鱼之味》,包括他的《麦秋》……以及这部看似沉闷乏味的《东京物语》。

看久了色彩鲜艳画面优美,拍摄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成熟的现代都市片;看多了场面宏大声效逼真的好莱坞大制作;也看久了有着美腿酥胸或高贵典雅或性感撩人的美女明星和帅哥酷男们的倾情演绎,偶尔重温一下《东京物语》这部仿佛漫不经心反映家庭与亲情的黑白电影,就好象闷热的夏天忽然刮起了一阵凉风,吹走了人们身上汗气与燥热;降了一场珍贵的甘霖,滋润着久旱的大地和人们的心灵。使人别有一番感触与感动。

被那个似乎只会“嗯”、“是”、“啊”、“哦”头发花白行动迟缓的老人所感动;

被老太太那肥胖躯体内隐藏的善良所感动;

被那失去丈夫8年,为自己经常夜里曾想过自己的未来而不记得丈夫感到有罪的纪子所感动;

被战后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事业的艰辛打拼所逐渐被人们疏远遗忘,却为老人内心强烈渴求而弥显珍贵的亲情所感动… …

简单的情节,黑白的色彩,渐进的节奏,承载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理解,太多的渴求和太多的温情,而最多的却还是那深深的失落!

一对居于东京之外遥远小城尾道的平山周吉老夫妇,自知人生短暂时日无多,而对远在东京的子女们的思念却与日俱增,使得所剩无几的岁月显得愈发的漫长。这样一种对人生的回味与感悟伴随着对子女的日益思念,驱使这对老夫妇决定在有生之年做最初也是最后一次的长途旅行,去看看子女们在东京的生活,是否一如外人所说——也是他们心中所想的那么美好。普天下之父母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呢?

周吉夫妇首先抵达的便是大儿子幸一的家。女儿志子和二儿媳纪子也到幸一家来一同接待看望父母。热情的儿媳体贴的女儿、两个未曾见面的孙子,这一切都使老人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与亲情的温暖。而初到东京的夫妇如同所有的从乡下到城里看望子女的父母们一样,充满对亲情的渴望,却又礼貌谨慎地说着每一句话,处理着每一件事,而目的只是为了不给孩子们添麻烦,不想因自己的到来而打乱孩子们的生活。多么单纯又多么善良的父母!

原本计划星期天的一次陪父母在东京转一转看一看的休闲旅行也因幸一的出诊而终止。从未见过面的孙子们对老人的陌生与排斥,在老人善良的内心里不知会有怎样的感触?就连小时听话乖顺的幸一也变得中规中矩,对父母也少了一份他们所企盼的热情。

周吉夫妇决定到女儿家再住些时日。看似孝顺体贴的志子其实却是最不愿意接待父母的,更不用说吃在家里住在家里了。但女儿却聪明地联合大哥每人出3000块钱送父母到海边的旅馆去住几天,那里风景优美,还有温泉可洗。然而仅住了一个晚上,经过了铮铮的吉他声和彻夜不眠的歌声的“洗礼”后,老人知晓了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地,是青年人的乐园,是不属于过惯了安静恬淡的乡下生活的他们的。

沐浴在朝霞中的老夫妇坐在海岸上,娓娓的交谈着,思索着,感慨着!晨蔼下的海面轻轻地荡着粼粼的波光,就连那拂面的海风也都是微微的无力的。海面这一幕美丽静谧如诗如画的景致,与夜间的吵闹和喧哗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如此的不和谐。而就在老人们决定离开这里时,老太太的突然晕眩以致很长时间竟站不起来,也向我们暗示着老人为何如此迫切地想看望自己的子女。

女儿面对着意外早归的父母,表现出了极端莫名的惊诧和强烈的不满,借口晚上邻居聚会伦到自己做东把父母拒绝出了家门。无家可归的老人只好让老太太去找单身的二儿媳纪子,周吉也只能去探望故友喝酒来打发寂寞漫长的黑夜。而在等纪子下班的那一幕,坐在地上的老人面对着苍老的街道破旧的房屋,真切地感受到儿女虽多却无家可归的深深的失落与久久的无奈。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辛酸和同情。而纪子的生活其实是艰辛的贫穷的,工作也是劳苦的繁重的。夜之将深,人仍未归。周吉只好先去找分别多年的旧友了。

三位老朋友在一起忘情地喝着酒,而友谊也就象那醇香的陈酿,随着坛封的开启而开始四处弥漫。而对人生的感慨,对年轻人没有理想的无奈,对战争中失去儿子的伤心……终于让他们压抑心中已久的情感得到了宣泄。谁幸福?谁不幸?其实战后的百姓都是不幸的,战争带来的不幸永远都是属于善良的人民和穷苦大众的。三人中,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的儿子,另一个的儿子职务是小组长但对外却号称部长,爱慕虚荣不求上进,令其父颇为不满。而老周吉在战争中失去了老二,为人所称道与羡慕的医学博士老大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村医罢了,老三是铁路公司的一职工。大家都认为多子多福的周吉是最幸福的,孩子们也是最有出息的。然而之前也一直这么以为的周吉在亲眼看到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之后,个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在此之前,周吉的言行举止都是善良予人痛藏心底,而在这里在这无家可归的晚上,却爆发了,喝的酩酊大醉,最后还把朋友带回了女儿家。这突如其来却又顺理成章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老演员的演技,读懂了什么是经典。能称得上经典除却岁月的久远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之外,还要靠演员精湛的演技来丰富来表现一个故事一个细节。而片中原节子、笠智众和东山荣子的演技都是令人拍手称道的,尤其是原节子,我不知道如果换了别人还有谁能够把那个平山周吉演得如此让人感动让人赞叹。

而说到细节,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我很难忘的,就是当听老人说要到自己家里来时,女婿问用什么来招待老人,志子说:“他们不用吃那么贵的东西”,最终还是女婿偷偷地拿了一块糕点给了岳母。为什么有时候生女却还不如半个儿子的女婿来得孝顺一些?更有亲情味一些?而说到孝顺当然要属二儿媳纪子最为孝顺,请假陪老人们在东京玩了一天,在婆婆临走时还给了婆婆一些零用钱,其实纪子是最不富裕的(也许不该用“不富裕”,应该是“贫穷”),就连招待公婆的酒、酒杯和胡椒面都是问邻居借来的。

由于老太太身体不适,无奈只好中途下了火车到小儿子敬三那里住了几天,再一次地暗示了老人的不久于世。但是身为医生的长子却也没有注意到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而小儿子的那句“莫等坟前空尽孝”也竟成了自己一生永难忘却的伤痛记忆。

片尾,老太太还是走了,走上了那条人们最后都要走的路,离开了所有的亲人。

然而对与之一起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平山周吉来说,老伴的离去就好象完整的躯体被无情地锯走了一半,使得所剩无几却又漫长的岁月显得更加漫长,无着无落的心更加空荡。对着那永恒的窗户一坐就是一整天,从清晨到夕阳。夕阳虽美,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尽的黑暗!不知苍老与孤独还要伴随平山周吉多久?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