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导演许秦豪借《八月照相馆》一片,营造了一个颇具东方风味的含蓄温婉的情感花园。《春逝》是这片土地上长出的另一朵奇葩。 |
|
《春逝》是一个很东方、很有味道的译名,流泻出一种难以言说的伤感。在这部影片里,春天里的一段情,缠绵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即使在短暂的青春岁月里,几个月也说不上太长;我想,许秦豪想表达的“逝去的青春”,应该是对青春的爱情感觉的一种怀念。当青春被一个人的眼神烫伤,那如鹿撞怀的心动、那飞蛾扑火的激情、那拥爱人入怀时的疼惜,都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然而,她又是那样的易碎易逝。人生中很多事我们可以找回、弥补甚至从头再来,可这份青春时的爱情感觉,在绝大多数人的生命里,却只能有一次。爱上那个人,不一定是初恋,但一定有每时都想笑出声的心情,而且一定还不知道那种爱情破碎和逝去时的痛不欲生。
大男孩李尚优对电台DJ韩恩素怀有的就是这样一份情感。风过竹梢、清晨落雪,还有潺潺的溪水欢快向前,尚优在这些美妙绝伦的声音里对恩素情愫暗生,青春的面庞和无邪的笑容让每个人都能会想起自己也曾有过那样的真诚和炽热。恩素渴望那美景中入画的年轻男人温暖自己冰冷的寂寞,她伸出双手把他带进了这场爱情,两个人享受着春天的一切。
然而,恩素的情感很快冷却了,或者说是她又把自己包裹起来的惯性使然,她冷淡深陷其中的尚优,选择和另一个男人开始另一种感情。尚优给她的纯净之恋虽然美好,她却始终没法把自己的沧桑与其对接。 “成人世界”的感情生活是“淡出淡入”,但可以在深夜里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她的尚优,爱一个人时只知道毫不犹豫地捧出心来给她看,他不可能化解她心上的厚茧,她又怎么让他明白在感情的追逐和放弃中有着那么多的“技巧”和自我保护的方法?相差太远的人,注定无奈的爱情。
尚优的奶奶是作为一个鲜明对照出现的,她深爱的男人背叛了他,她不能原谅情敌,却始终对那个男人不能忘怀。她知道他已死,却仍时常去他回家的车站等他,只为寄托那一生不变的爱与思念;尚优的爸爸也如是,难以忘怀已故的前妻。我们感叹这样天长地久的爱情,却无法阻止自己的感情在今天变成“速食面”,甚至无法再用从前的道德来要求爱情,只能是在某个夜晚,在别人的故事里追忆那逝去的真诚和热情。尚优一定也是遭此困惑,否则导演不会安排他与父亲倾谈、在奶奶怀里哭出了声——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他的伤,才能肯定他爱情的价值。
影片的感情基调从温到凉,但凉到每个人都回到了生活中我们波澜不惊的面孔的时候,许秦豪给了我们一个最热的结尾:尚优重又带着那记录了他们爱情的声音的录音机,来到阳光下的芦苇丛,夏风欲醉,他在一片安宁平和中打开录音机,慢慢沉浸在美妙纯净的声音里……
暌违多日的感动的感觉。风过芦苇丛,那天籁之音像只温柔的小手轻触心灵。这曾是爱情感觉的声音不再激荡人心,却带给尚优美丽的重生。尚优能够拒绝恩素,一个人触碰关于往昔的回忆,说明他真的渐渐释怀了。大男孩在这种感觉里破茧成蝶,微笑着让银幕前的我们明白爱情里那可贵的宽容与成长。
与其《八月照相馆》相似,许秦豪一反好莱坞追求矛盾最大化、在戏剧冲突最激烈时达到高潮的叙事风格,以东方人特有的内蓄、和谐之感将冲突慢慢淡化,不重叙事重感情,再加上唯美的画面和音乐,将一个关于宽容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近年的韩国爱情电影兼容欧洲电影的现实风格和日本电影的细腻唯美,在探讨爱情这一主题的时候,注重情感本身的起承转合和现代人作为个体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中国电影业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像近年来很有水准的《开往春天的地铁》,展现了爱情里的诸多概念,比如尊严、嫉妒、诱惑、时间等等,并采用欧洲式的对镜独白和心理探索方式,关注现代男女的情感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