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亚瑟王》的出现再次证明了两件事,一、好莱坞根本不存在常胜将军的制片人神话,任谁都难免有败走麦城的时候,杰瑞.布鲁克海默当然也不例外;二、傍上历史人物绝非为史诗片买了保险,若讲不出好故事,观众一样不会买账。
这第一点的印证估计会让迪士尼公司决策层叫苦不迭并百思不得其解。制片人一样,连演员都一样(只是其中一位),故事也算得上讨巧,即便做不到雅俗共赏,至少可以沾点史诗片的光。为何《加勒比海盗》赢尽口碑和票房,而《亚瑟王》却输的凄惨无比?这部影片到底出什么事了?
我在观看《亚瑟王》的时候也出现了以上疑问,当然,我不是制片方,影片在市场和评论界的输赢不会给我造成切肤之痛,我只是感觉有些遗憾。《亚瑟王》所讲述的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主人公生平所遭遇的变故是如此的一波三折,并且与一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缠绕在一起。以这样的素材让观众内心产生共鸣应该不会太难,至少也应该超越《凯利党》的高度才是。但最后的事实却正好相反,《亚瑟王》的叙事之拙劣,桥段之老套,演员表演之单调足以使其成为劣质史诗片的最佳范本。作为一个观众而言,能坚持将其看完都算的上是一种胜利。
伟大领袖曾教导我们说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然而英雄的传说永远不乏深信不疑的追随者。亚瑟王就是这样一个介于历史与野史之间的传奇人物,其亦真亦幻的特质更加深了那种令人迷醉的魅力。本片着重刻画他从一个坚决维护罗马帝国的骑士慢慢向民族英雄蜕变的全过程,符合史诗片人物塑造的一贯手法。其间,人物对命运的抗争、对责任的反思贯穿于影片始终,成为最为重要的一条线索。可以说,《亚瑟王》的编导已经找到一条让本片通往成功的捷径,余下的工作就是如何令人信服的将其叙述出来。
请看看本片编导是怎么做的,他们首先将亚瑟王与他的手下定位于一群想退隐江湖从此不问世事的人,为了获得自由被迫接下最后一项使命。以常规的经验判断,所有最后一单买卖从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出所料,任务极其艰巨,需要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从这个故事的主线里你感觉不出有什么荒谬之处来,(以影片后半部分的故事架构来看,我甚至还嗅出几许《七武士》的味道,当然了,两部影片的主旨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没有可比之处。),可是,搭配这条主线的人物情感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漏洞百出,完全无法胜任辅佐故事主线的使命,甚至还拖累了整部影片。
首先是亚瑟王自己领受任务就不太情愿,他需要一边安抚自己的手下,一边指挥作战,内心的摇摆不定非常明显。其实,矛盾、复杂的心理描绘原本是塑造出多层次人物形象的杀手锏,若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提升影片的艺术品位,更能让实力派演员的表演产生如鱼得水般的畅快。(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如《拯救大兵瑞恩》,米勒上尉内心的困惑和挣扎完全无损于这个人物的形象,却赋予整部影片一种真实、质朴的人性光芒。)
然而,本片却始终以肤浅的骄傲来包装主人公亚瑟,编导甚至连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都没有融进角色的内心,而那对整个民族前途的忧患与他对自身使命豁然洞开的认知更是无从谈起。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的主人公遭遇由凯拉.奈特莉扮演的桂妮薇娅展开的心理攻势时,立马就会丢盔弃甲的原因。所以,请千万别浪漫的认为这是爱情升华后的必然结果。
亚瑟王这种性格里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一种脆弱的锋芒)原本是可以为影片增色的,也可以作为他人生抉择的导火索。然而,本片编导却掌控不好角色情感波动的尺度,不是将其完全遏制下来,在一场场争战杀伐中消弭的无影无踪,就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突兀的爆发。影片中有一段描写亚瑟王对幼年时候所遭遇不幸的回忆桥段,原本是为了烘托出角色身上的悲剧色彩,却夹在了一段争执的中间,显得极为刻意。而结尾处对遇难战友的哭诉和对自身的谴责更是做作的让人浑身不舒服,象是硬填塞进来的素材,全然不顾影片的需要与否。这场画蛇添足的戏轻易扼杀掉影片好不容易累积的悲壮气息,产生出一种滑稽可笑的效果。
观看《亚瑟王》会让你有机会对以前类似作品作一次总结性的回溯,强烈的对比反差还能让你重新调整对那些作品的总体评价。亚瑟王身批罗马将领的战袍冲入敌军左劈右砍的镜头将《角斗士》里的麦克西莫斯学了个十足十;而他的阵前动员怎么看都象是在对《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那段演讲致敬。影片最后他与对手一对一的决斗,以及结果对方的招数竟然和《爱国者》里的本杰明.马丁如出一辙......可见本片编导的确是借鉴了大量的同类型影片,不过,他们捕捉不到那些桥段的神韵,至多是停留在初级抄袭的水平上而已。
《亚瑟王》的动作设计者一定是对弓箭这个兵器情有独衷,所以他才会在整部作品里不遗余力的编排弓箭发射的镜头。从单兵作战、一箭毙命、到小分队狭路相逢的互射以及大型战役里排山倒海般的箭雨,全部充分展现,决无任何偏漏。(看罢本片,我才幡然醒悟,原来《英雄》里表现秦军万箭齐发的手法一点都不算张扬,与《亚瑟王》相比,还算收敛含蓄的呢。)甚至到了影片最后,他还要专门设计一个以“射火箭”的方式来庆贺亚瑟王成功的桥段。(或许他认为在这里射箭可以起到鸣礼炮的效果吧。)《十面埋伏》里不断重复的特效“飞刀时间”只给我卖弄的感觉,而《亚瑟王》的“弓箭癖”却多少含着点黔驴技穷的无奈。
从《亚瑟王》的整体结构来看,这“很象”是一部群像作品。当然了,它还没有极端到《高斯福庄园》那样的地步,不过影片里众多的角色共同“瓜分”主人公的戏份却是事实。再加上主演克里弗.欧文自身的实力不济,更促成了这种“诸侯割据”的艺术效果。(对男主角感兴趣的朋友我推荐你们看看他为宝马汽车公司拍的一套广告,里面有吴宇森的手笔,准保比看本片过瘾多了。)迅速窜红的女主角凯拉.奈特莉已经是多部待拍新片所抢夺的对象,她这种不断提升的知名度使得这部影片多了个看点。从非演技的领域来评价,她在本片中的扮相非常酷,酷到几乎跳脱出故事的需求而蜕变成纯粹的个人服装秀与彩绘秀。
演员集体表演的苍白无力使《亚瑟王》几乎找不出一处值得品味的细节来,这和《四根羽毛》的情况如此相似。都是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形象,都是一样的快意恩仇和争战杀伐,所造成的却是如此寡淡无味的艺术效果。或许,评判史诗片的成败得失不应该苛刻到以重现历史风云,感悟人生价值的高度,但就以一部娱乐片的标准来衡量,本片连及格线都没能越过。《特洛伊》至少还有些供人品评与消遣的要素,《亚瑟王》若还能给人一些思考,就只有对白白浪费两个小时的惋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