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认识伊朗还是在历史书上骁勇善战的波斯,然后就是横亘空白,直到看到中国男足数次惨败于伊朗脚下才唤起我对这个古老民族的记忆。两年前迷恋起伊朗电影,那种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对生命个体的关怀让中国这些鼓吹宏大叙事的电影相形见绌,因为在我看来在宏大叙事下,个体生命都变得无足轻重,行为失去了历史自觉性。跟一朋友提起伊朗电影的时候,此位仁兄甚是惊讶:“伊朗有电影?”接着补充道:“即使有,也不会有妇女形象!”在他看来,哈塔米上台的改革面对着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激烈斗争,尽管原教旨主义在伊朗已经被弱化,但是由于其伊斯兰革命的发源地和政教合一的体制使其仍然是一个“动荡中的伊斯兰国家”。伊斯兰世界不同于西方,尽管宗教有世俗化的趋势,伊斯兰世界却没有对《古兰经》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解释,不过至少大多数人不再认为女性的阴蒂是“污秽”的,妇女们佩戴的面纱可以不再是单一的黑色。在伊朗电影中,以往通过孩子表达人性和亲情的力量,无论路途多艰险,结果总是孩子属于天堂。然而,对于妇女来说,传统的束缚给她们套上一个出于宗教精神的“生命的圆圈”,以真主的名义,女人折服在男权之下,任何越轨都是罪恶,女人没有天堂。
马克马巴夫工作室在2001年戛纳电影节凭借记录片风格的《坎大哈》借着9.11之后的国际形势捧得金棕榈奖。剧中一位已通过难民身份移居加拿大的阿富汗女记者纳法斯收到受困于阿富汗的妹妹的来信,信中讲她不堪忍受的生活而且打算在日蚀前自杀。纳法斯为了营救妹妹,在通往坎大哈的路上目睹了阿富汗破败的现实和人民的灾难……片中的女人必须把面孔遮掩在面纱后面,不能单独行动,面对武装势力的搜查硬要说自己是谁谁的妻子,甚至在看病是还要与医生隔着黑布通过小孔交流。
此前,马克马巴夫工作室出品过一部《女人三部曲》(2000年),导演是这个工作室培养的伊朗仅有的10名女导演之一玛芝娜·麦什吉尼,此片直到今年初才被西方电影界重视。影片由三段组成,分别是女性的童年、青春和老年。第一个故事,小姑娘哈瓦在9岁生日那天,被妈妈和外婆告知“从今天起你就是女人了,必须遮住脸庞,不能随便与男孩玩耍”。懵懵懂懂的哈瓦还不明白作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就在恍惚中伴着一点点缩短的手杖的影子,哈瓦和小伙伴哈桑开心地玩耍,享受着自己一生中作为女孩的最后一小时……第二个故事,一群穿着传统黑袍的伊朗妇女在海岸上进行自行车比赛。其中阿胡骑车飞驰,身后她的丈夫骑马追赶而来,要求她退出比赛,因为这太“有伤风化”;阿胡对他依然置之不理,于是丈夫与之解除婚约,还带着村里的众多长老,随后连阿胡的两个哥哥也加入了这个野蛮的抓捕队。最后,阿胡的自行车被抢走,她借了一辆继续比赛。她赢得了自己的权利,却失去了终生的依靠。第三个故事,年迈的胡拉,走出机场雇了一帮脚夫采购她年轻时梦想的所有物品,摆在沙滩上,可是她却不知所措,载着它们漂在海上……此时,小姑娘哈瓦和女青年阿胡闲逛到海滩上,看见了那堆东西和正在发呆的老妇人胡拉——分别发生在三个女人身上的故事概括了伊朗父母的生活:童年在无知中失去了自由和独立,青年时轻狂的自我为了追求自由失去了终生的依靠,等到老年时可以自由支配生活,却不知如何面对。在这个闭合的圆圈里,要么按部就班地过着女人的生活,这是天经地义的,这种幸福是既来之则安之;要么为了自由失去了生活,这是为世俗所不容的,这种自由意味着背叛。那么在无形枷锁中的女人何时才能真正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影片没有发表任何议论,一切尽在不言中。
《女人三部曲》很容易让人想起贾法·潘纳西的《生命的圆圈》。,这部在伊朗遭禁的影片依然从社会世俗的角度刻画女性的命运。七个都市边缘的伊朗女性,从白天到黑夜,交接与完成了一个宿命的圆圈。出狱的女犯和未婚先孕的女人一样被家庭和社会所排斥,孤立无援的他们最终不得不重复着从哪来回哪去的命运轮回,对生活失去希望。
如果说上述几部影片仅在宗教和社会层面讨论女性命运的话,荣获三项大奖的《面纱背后》则把女性置于伊斯兰革命的历史背景下,融入了宏大叙事中个体生命的颗粒感。由于影片的政治成分,女导演塔米尼·米兰妮被伊斯兰革命法庭判处监禁,罪名是“鼓吹亵渎真主的运动”,她的作品被认为是“反革命的”,直到弗朗西斯·科波拉等世界著名导演联名上书以25000美元保释。此事让伊朗总统哈塔米感到遗憾,他悲哀地说:“有技能的伊朗人都移民了,因为他们确信会被审判。”剧情是倒叙式的,法莱什特结婚17年了,丈夫卡斯罗是位法官,从什拉兹派到特兰处理一位即将被流放的女政治犯的案子。她写了长长的信给路途中的丈夫,上面记录了她的过去。法莱什特来自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在德黑兰读大学时赶上伊斯兰革命,当时年近18岁的她渴望了解伊斯兰社会的大变革和妇女的自由解放。她加入女子共产主义社团,但她们激进的行动惹来很多麻烦。其间,她被久经世故的知名知识分子加维尼优雅的举止所吸引,可是加维尼隐瞒了已经结婚的事实,但她妻子向法莱什特诉说自己痛苦的婚姻,原来法莱什特长相酷似她姐姐,而她姐姐正是加维尼爱慕的女人……法莱什特离开了加维尼,与法官结婚,20年后两人在见面时已是无言以对。与先前的女性题材电影相比,《面纱背后》的女主角的生活是幸福的,她有知识、有才华、还有美满的家庭,可见社会在进步,开明人士意识到应该改善女性的尴尬处境,导演通过她折射出的已不单单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更在通过纷乱的大学生活流露出女性解放的“自觉意识”。
惯于拍摄儿童题材影片地马芝迪也由美国的米拉迈克斯公司出品了一部女性电影《巴伦》。故事以1989年苏军撤离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了女伴男装的巴伦(莱梅特)含辛茹苦地支持家庭过程中感人的一幕,贾纳夫蟀断了腿,工作便由“儿子莱梅特”顶替,包工头拉提夫发现莱梅特是巴伦假扮的,为她的品格所感动,倾尽全力帮助她一家人。当纳贾夫带着一家人回阿富汗的时候,拉提夫赶去送行,他明白自己与巴伦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界线。在那离别的一刻,巴伦感到了拉提夫充满爱意的目光,她抬起头,缓缓地摘下了面纱……此片的故事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是为数不多的结局温馨的女性电影之一。
观看近年来伊朗女性电影,可以发现尽管严格的审查制度给艺术家带来很大局限性甚至是危险性,但是他们正在探索一条向世界展示女性真实生活的途径,真诚来源于真实,而不是为西方提供一个“凝视”的机会,而且他们在出于人性和进步意义的注视中,提出女性解放的可行性问题。文化是制度之母,但是,文化没有束缚任何一个人追求改善自己的命运,束缚的只是他们愿意承受变迁的风险和好处的机会,对于这些女性而言——自由不会在等待中降临,尊严要靠自觉行动来争取。 |